聲音
小時候很羨慕智商高的人。為什么我不是愛因斯坦?為什么我的智商沒有遠遠高過大部分人?天可憐見,我比我爸和我媽都更希望我是個神童。結果,我們?nèi)齻€人都失望。如今我一點都不羨慕智商高的人,只羨慕情商高的人。智商高不一定快樂,情商高多好啊,寵辱不驚,笑罵由人,人生的煩惱至少去掉一半。
作家張小嫻談情商的價值。
中國的教育目標是“望子成龍”,標準是“成王敗寇”,方法是“死記硬背”,手段是“不斷施壓”,還美其名曰“壓力即動力”。至于孩子們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樂,沒人去想。最需要“以人為本”的領域,卻最不拿人當人,這真是一個奇跡!
學者易中天批評現(xiàn)代教育。
DOTA(一款網(wǎng)絡游戲)毀一生,網(wǎng)游窮三代,天天上自習,必成高富帥!
東北大學材料和冶金學院在校內(nèi)掛出如此霸氣的標語。
我堅持認為,醫(yī)生收病人錢、老師收學生錢、阿姨收孩子錢和火葬場收死人錢是四大缺德收錢。
原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王旭明說。
有著最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對未來不是充滿了恐懼,人們的心態(tài)才會趨于平和。
從1999年開始,日本生活調(diào)查公司每年都要對小學生們進行理想調(diào)查。最近一次調(diào)查顯示,最希望成為體育選手的小學男生比例最高,占26.7%。在小學女生中,比例最高的是希望成為蛋糕店店員,占到了32.2%。有專家如此評論。
世界上有一條大河特別波濤洶涌,淹死了許多人,叫聰明。許多人沒有在愚蠢的河流里淹死,都是在聰明的河里淹死。真正的聰明是愚公移山。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就像世界上本不存在才華這個詞。重復的事情不停地做,你就是專家,做重復的事特別專注,你就是大家。
作家劉震云論聰明。
現(xiàn)象
在合肥一家商場,某品牌的一個紀念限量版毛絨玩具標價是2000元,一件兒童羽絨服標價是7200元。這家品牌的工作人員說,一個小孩子如果穿戴的羽絨服、褲子、圍巾、襪子、手套、帽子都是他們家的產(chǎn)品,一身花費至少要2萬元。除了奢侈童裝之外,高檔的嬰兒床、床上用品價格也不菲。在一家知名的嬰童睡眠用品品牌店內(nèi),嬰兒床的標價高達12980元。手推車的價格也高得驚人,便宜的五六千元,最貴的高達14000元,相當于普通工薪階層幾個月的工資。
很多年輕的夫婦逛過這些兒童奢侈品店之后,紛紛搖頭直呼“太貴了,吃不消”,但是工作人員表示說,雖然價格很高,但還是有一定的市場。不少客人會在換季和打折優(yōu)惠活動時來買。另外有一些家長表示,現(xiàn)在許多父母購買兒童奢侈品時,抱有炫耀的消費心理,在互相攀比完房子、車子等奢侈消費品之后,越來越多富人開始在下一代消費品上較勁了。
(中國廣播網(wǎng))
變味兒的“家委會”
一位老師拿了一份她所在學校的家長委員會名單給我,上面注有家長和學生姓名、家長委員會的職務、單位職務等內(nèi)容。仔細看了這份名單,有三分之二是官員,且都是副處級以上官員,另外三分之一是老板。
據(jù)這位老師介紹,這些老板大多對本校有卓越貢獻。所謂“卓越貢獻”,就是給該校捐資、捐物不少。
我有一位同學,官至廳級,他女兒的學校曾經(jīng)邀請他擔任家長委員會的會長,他拒絕了。他說,家長委員會最好不要誰官大,擔任的職務就大,也不應是誰給學校捐的錢多、物多誰就職務大,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導向作用。但學校并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選了另一位官員去當會長。
其實,當今的家長委員會大多如此,成了官員和老板的“俱樂部”。一位校長也曾經(jīng)跟我說,家長委員會的排名很費神,排名完全克隆官場那一套尊卑順序,活脫脫是一個“官員聯(lián)誼會”。這些人得罪不起,有些官員連孩子沒有擔任班干部,也打電話來干預。
不可否認,有權有錢的家長確實能為學校提供便利。但是如果成立家長委員會只是指望官員和老板家長為學校捐資捐物,學校收費由官員和老板家長來助陣,學校活動有官員和老板家長來捧場,學校出事有官員家長來保駕,那么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不良影響,那些“官二代”、“富二代”就容易產(chǎn)生比其他孩子優(yōu)越的想法。
由于一些學校和老師對“官二代”、“富二代”的格外青睞,從而在學生中人為地形成了“貧富差別”、“官民差別”。比如有“富二代”指著教室里的空調(diào)對同學驕傲地說:“這是我家捐的!”同學們享受了他們家的空調(diào),自然就有一種好似欠他什么的感覺。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也是體現(xiàn)平等自由的場所,官氣、錢味彌漫的學校又怎能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
成立家長委員會是為了家長對學校教育有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通過這個平臺來行使集體教育參與權,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然而,當今的家長委員會卻適得其反,成了“權貴俱樂部”和“拼爹游戲場”。這樣令人擔憂的家長委員會,還不如不要。
(《長江日報》)
爭鳴
做最好的自己
4月9日,江蘇啟東市匯龍中學3000多名師生舉行升旗儀式。禮畢,在“如何樹立遠大理想”的主題演講中,高二學生江成博完全跳開老師審閱過的演講稿,以另一篇早已準備好的文章《做最好的自己》,抨擊了當前教育理念和方式的不合理。江成博同學的觀點不一定全對,考慮得也未必周全、成熟,但一個身處應試壓力下,并身披光環(huán)的學生能有這種勇氣和想法已屬難得。
讓我們看看江成博那天到底講了些什么。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我想說一段材料: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diào)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數(shù)第一,創(chuàng)造力排名倒數(shù)第五。真是讓人難以想象,這就是我們接受16年教育的結果。
我再請問各位同學,你們是否有自己的理想,而不是我們父母的,或者說,我們大家坐在教室里承受著變味的教育帶給我們的痛苦為的是什么?僅僅為了考一個好大學?為了一紙文憑?再然后呢?為了一個好工作?為了有好多好多錢?難道這些就是我們用整個青春作為代價所換來的?這不是生活,這僅僅只是生存!然而可悲的是,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即使付出了整個青春,也換不來這些庸俗的東西。
這就是我們的悲哀,因為沒有理想,別人這樣,我們也就這樣;因為沒有理想,我們沉默,我們屈服,我們麻木。
同學們,我想我們可以醒來了,問問你自己,你喜歡什么,你想從事什么,而不是父母讓我們喜歡什么,父母讓我們從事什么。
同學們,我并非排斥學習,而是希望我們大家可以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學習,學習自己想學的知識。我們是人,不是機器,就算是機器,也不是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的機器。這是一個多么簡單的道理,然而有多少人明白這個?
同學們,不要再去傾聽枯燥乏味的說教,也別試圖去補救無望的過失,別在愚昧庸俗的事上浪費生命,那些是我們這個時代病態(tài)的目標和虛假的理想,去過你美妙的生活吧,去做最好的自己!
我鼓起了勇氣,私自改變了原來要說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思考。
謝謝!我的講話完了。
(《成都晚報》)
資訊
香港超六成家長
考慮讓子女赴內(nèi)地升學
香港教育局一項網(wǎng)上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超過六成家長考慮讓子女北上讀大學,盼藉此增加對祖國文化的了解。北京和上海是最受歡迎的升學地點。
323位網(wǎng)民接受了調(diào)查。在學科或專業(yè)的選擇上,人文、商科和中醫(yī)各有70多人。至于選擇升學城市,四成八選北京,四成半選上海,而三成九選廣東,選其余省或市的分別不超過25人。
熟悉內(nèi)地高教的羅永祥指出:“內(nèi)地本科教育相當好,美國三分之一博士研究生來自北大清華,香港許多大學教授的本科學位就是內(nèi)地拿的。清華大學一年科研經(jīng)費是36億人民幣,遠高于全港八大資助大學的總和?!?/p>
(紅網(wǎng))
iPad成為兒童視力
第一殺手
一條題為“iPad成兒童視力第一殺手”的微博稱:“4歲寶寶近視200度,小朋友視力從1.0降到0.5,眼科診室外孩子排排坐……他們是‘iPad控’,切水果、讀童話、看動畫離不開iPad。他們遭遇了‘毒蘋果’!”這條微博近期引起了很多家長的關注。
“以前我一回到家,寶寶一定會撲上來喊‘媽媽’,自從我買了iPad以后,下班回家的時候,女兒迎到門口來喊的是‘玩游戲’?!钡痪萌厝貗尡惆l(fā)現(xiàn)女兒的視力急劇下降。
南京某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小宇,上學期末得了“三好學生”,喜出望外的小宇爸爸給孩子買了一臺iPad作為獎勵。整個寒假孩子除了吃飯睡覺,剩下的時間都抱著這個新鮮玩意兒,就連上廁所也要帶著,成了一個標準的“iPad控”。臨近開學時,小宇開始向媽媽念叨“眼睛疼”。到醫(yī)院檢查,小宇原先1.0的視力,一下降到了0.5。
“每年的寒暑假和小長假都是孩子視力下降最快的時期。”南京市兒童醫(yī)院眼科副主任醫(yī)師喬彤說,因為數(shù)碼電子產(chǎn)品有可以播放視頻、玩游戲等功能,孩子經(jīng)常會一個多小時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坝醚蹠r間過長,眼睛就會眨個不停。其實頻繁眨眼就是眼睛過度疲勞的一種表現(xiàn)?!眴掏f,如果在兒童階段養(yǎng)成了習慣性頻繁眨眼,后天矯正起來則十分困難?!昂⒆拥难矍虬l(fā)育到了十二三歲才會近似于成人,如果要最終發(fā)育穩(wěn)定,則需要到18~20歲以后。建議家長不要給年齡較小的孩子接觸iPad。一般家長們都告訴孩子,只能玩半小時,但往往是孩子和家長都很難做到,所以還不如從源頭遏制。”
教育部查處非法頒發(fā)
“洋文憑”
教育部日前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對涉外辦學廣告的動態(tài)監(jiān)管機制,對非法舉辦涉外辦學活動、非法頒發(fā)境外學位證書及其他學業(yè)文憑的,要會同工商、公安等相關部門及時依法查處。
(《工人日報》)
我國將建1000個大學生實踐基地
教育部日前下文,決定開展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工作,由教育部和財政部共同建設1000個實踐基地。每個基地的投入經(jīng)費不少于200萬元。
(《京華時報》)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