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假成熟真幼稚
一直以來,兒子都是個讓人操心的孩子。說起對兒子的教育,我后怕得要命!若不是及時調(diào)整教子思路,說不定我已經(jīng)把他毀了呢!
最早發(fā)現(xiàn)兒子出了問題,是在他上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的時候。
一天放學后,兒子把同學王軒帶到家里一起寫作業(yè)。我熱情招待王軒,并把我的書桌讓給王軒寫作業(yè),然后去準備水果。我把水果端給王軒,只見桌子上文具盒敞開著,里面赫然躺著一支漂亮的鋼筆,和兒子前些日子丟的那支一模一樣!
關(guān)于那支筆,說來話長。我的小叔子去美國出差,專門給兒子買的,樣式別致,價格不菲。兒子一見這筆就喜歡得不得了,嚷嚷著馬上要用。這么貴重的筆,還是等他上中學再用吧,我悄悄把筆收了起來。可是后來,鋼筆卻莫名其妙地丟了,我心疼了好幾天。
看著王軒的那支筆,我越看越覺得可疑,便問他在哪兒買的,王軒順口說:“韓子林(兒子的名字)送我的!”話剛說完,王軒伸了一下舌頭,“阿姨,您別說是我說的呀!韓子林說,不能告訴您……”
我氣得七竅生煙!明明知道我會不高興,竟瞞著我把那么貴重的東西送人,這孩子缺心眼兒啊!當著王軒的面,我不好發(fā)火,王軒走后,我把兒子叫到跟前,劈頭蓋臉一頓訓。兒子眼淚汪汪的,說:“媽媽,我知道我錯了……”我的火氣還在騰騰地往上躥:“你不讓王軒告訴我,不是明知道這事不該做嗎?為什么還要做?”兒子的眼淚吧嗒吧嗒掉下來,哽咽著說:“王軒不理我……我把鋼筆送給他,他就和我玩了……”
怎么會這樣?我的兒子竟會淪落到求著別人和他玩的地步!我的心揪成一團。
為了幫兒子結(jié)交到更多的朋友,我準備好吃的喝的,讓兒子把一幫同學請到家里來玩。不請還好,請了之后,我差點氣得吐血:李萌手腕上的夜明表,王平脖子上的象牙吊墜,何坤手里玩的奧特曼……一樣一樣都是兒子送的!回想一年來,兒子三天兩頭說丟東西,我還到處找,哪想到竟然被他偷偷送人了!而且,兒子在同學中間,和平時在家里判若兩人:玩游戲的時候,他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一定遵從別人的想法;吃水果的時候,盤子只有一個芒果,恰巧別人也想吃,他就算拿到手里了也會放下;屬于自己的東西,如果別人喜歡,他不管有多么舍不得,也一定不會拒絕……
兒子究竟怎么了?處處討好,委曲求全,他還是我的兒子嗎?
我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兒子能有今天,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很多被忽略了的小事突然間洶涌而來:兒子特別愿意和比他小的孩子玩,不愿意單獨睡,每天晚上必須讓我陪著。有時候,他說話辦事像個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經(jīng)常被人說:“這孩子真天真……”再看看和兒子同齡的那些孩子,人家在這個年紀,已經(jīng)做什么像什么,說什么什么好聽……
抓狂呀,兒子出了問題!
夾縫中長成了“亞熟兒”
有病治病,但是得找到病因,對癥施治??墒牵鞘裁丛蛟斐闪诉@種情況呢?我和老公都是大學畢業(yè)生,好歹也算是高知父母,怎么教育不出來一個好孩子呢?我不敢耽誤,趕緊去找兒童心理專家求治。兒童心理專家告訴我,兒子是典型的心智晚熟,也就是“亞熟兒”!造成晚熟的原因,除了先天因素以外,跟后天的養(yǎng)育有很大關(guān)系。
在心理醫(yī)生的指導下,我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
兒子在入學前,一直是奶奶帶的,一天有10個小時以上和奶奶在一起。奶奶沒什么文化,對孫子又處處包辦。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使兒子的心智發(fā)育比同齡孩子落后一大截。記得兒子剛上小學時,內(nèi)向得要命,天天怯怯的,根本不敢與別人交往。看見別人家的小孩兒那么聰明伶俐,而我的孩子卻像個呆瓜,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此沒少“下猛藥”。
我?guī)鹤訁⒓痈鞣N活動,命令他快速地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兒子懼怕和陌生人說話,嚇得直往我身后躲。我把兒子硬拖出來。兒子一看我的臉色,只能怯怯地到別人面前,一邊結(jié)結(jié)巴巴地打招呼,一邊用眼神惶恐地看著我,樣子十分糾結(jié),但是我從來不手軟。在強大的壓力下,兒子終于學會主動和人交流了,和越來越多的小朋友玩在一起。我暗喜,以為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沒想到,這竟成了誘因。兒子在和人交往的過程中,當別人提出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兒子也不敢拒絕,他害怕拒絕會引起爭執(zhí),別人會不理他,這樣他就會失去朋友,沒人和他玩,回到家里會被我責備一頓——因為我是一個“虎媽”,我讓他做的事他做不好,我不會輕易饒了他。為了讓我滿意,兒子只好去討好別人。憑經(jīng)驗,他知道送人東西可以博得別人好感,朋友多了回到家里還可以得到媽媽表揚,兩面都能討好,慢慢地他就喪失了原則和立場。
是我一手造成這種狀況的,而我還渾然不覺!并且,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還不止這些。
兒子上學后,學習非常吃力。就拿聽寫來說吧,我天天給他聽寫,聽寫了一遍又一遍,可再聽寫,兒子還會出錯。我氣急敗壞,罰他再寫,錯了再罰……兒子不長記性,還照樣出錯。我忍無可忍,出手打了他,可打完又心疼,兒子沒哭,我先哭了。我這一哭不要緊,兒子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哭得哇哇的。我心一軟,把他抱在懷里再一陣哄……
這樣教育的結(jié)果,兒子的思維變得混亂了,不知道錯在他自己,還是錯在媽媽。久而久之,兒子經(jīng)常顯得很不懂事。舉個例子來說吧,有一次兒子忘了記作業(yè),打電話問王軒,可是王軒告訴他的時候,漏了一項。老師批完作業(yè)后找到兒子,問他為什么不按時完成作業(yè)?兒子一下子把責任全都推到王軒身上,老師聽了哭笑不得,王軒知道后要和他掐架。
在包辦與高壓的夾縫中,兒子成了一個敏感、脆弱的小孩。很多時候,一句無足輕重的話語,或者在做事時受到一點挫折,就會使他感覺受到了莫大的打擊。兒子的表現(xiàn),用孩子的話說,真幼稚!用大人的話說,這孩子真天真。
我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我必須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子方式。
陪“亞熟兒”一起“倒時差”
從那以后,每天無論多忙,我都要抽時間陪兒子聊天,讓他隨時感受到來自親人的關(guān)懷;我收起壞脾氣,讓他消除戒備,敞開心扉,以便我?guī)椭U砟挲g和心理年齡的“時差”。
一天,我正上班,兒子打來電話,說張小寧喜歡他的格尺,問可不可以送給他。這種問題若是放在以前,我會給出“可以”或者“不可以”的直接答案,但現(xiàn)在不能這樣了,我不能把我的意識強加給他,把他當成我手里的木偶,于是我耐心地引導他自己思考:“兒子,那你覺得呢?”兒子在我的鼓勵下,說出心里話:“我當然不想送!他有爸爸媽媽,他可以自己買。但是,不送的話,我害怕張小寧生氣……”我不敢和兒子講大道理,害怕他聽完大道理,順著我的思路往下跑,再次回到老路上去,就問他:“張小寧生氣了會怎樣?”兒子想了想,“生氣了就不和我玩了唄!”“他不和你玩,還有沒有別人和你玩呢?”兒子說“有”。我說:“那好了,你自己決定吧?!?/p>
放學回來,兒子笑瞇瞇地告訴我,格尺沒給張小寧,不過張小寧沒生氣,仍舊和他一起玩。我親了親兒子的臉蛋:“兒子,太棒了!學會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說明你長大了、成熟了!”兒子的眼睛熠熠發(fā)光,我卻有點心酸:兒子習慣了聽我發(fā)號施令,這次是他自己做主,盡管只是一個小小的決定,竟給他帶來了那么大的成就感!
后來,兒子又陸續(xù)遇到好多事:運動會上,有個同學沒穿校服,怕老師批評,和兒子商量把校服脫下來給他穿;上美術(shù)課,同桌帶了水彩筆不舍得用,借兒子的用;一個淘氣的小男孩邀兒子一起去人家院子里偷摘無花果……兒子知道他們的要求不合理,都一一拒絕了。當兒子向我說起這些事時,我高興得直想流淚。
兒子終于學會了以健康的心態(tài)交朋友,他變得越來越有原則,越來越自信了,而我,只是轉(zhuǎn)變了教育方式——從發(fā)號施令,到把決定權(quán)交給他自己。我和兒子像蹺蹺板的兩頭,我事事干涉的時候,兒子成了麻煩簍子;我慢慢放手,兒子有了成長空間,一點點成熟。
為了幫兒子把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的“時差”進一步縮小,我想了很多辦法。
只要有空,我就帶兒子出去旅游。我以工作忙為借口,讓兒子準備旅游所要帶的東西。兒子的小腦袋不得不飛速旋轉(zhuǎn),吃、穿、用、住環(huán)節(jié)很多,要帶的東西也不少。起初一兩次,兒子手忙腳亂,丟東落西,但隨著旅行次數(shù)的增多,他慢慢地駕輕就熟了,想得比我還周到,心思也因此變得縝密了不少。并且,旅途中總會發(fā)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比如排隊買東西、劃傷了皮膚、遺失了東西……只要是兒子能做到的,我都交給他去處理。兒子像個小男子漢一樣,學會了處理突發(fā)問題。
轉(zhuǎn)變總在不知不覺中。兩年后,兒子再也不是那個在我懷里撒嬌、低三下四討好別人的“亞熟兒”了,再也不是那個在成熟和幼稚的“時間差”中狼狽喘息的病小孩兒了,他越來越陽光,越來越有主見。五年級開學時,憑借著出眾的組織能力,他以最高票當選班長,成了一個健康開朗的陽光少年。
【編輯:花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