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午后的廣州,正是昏昏欲睡的時刻,東逸灣酒店的一間行政套房響起一個富有激情的聲音,“巴菲特”、“經(jīng)濟學理論”“投資分兩種,一種是為了利益,另一種是為了興趣”……在座者不由得恍惚起來:這是一堂經(jīng)濟學理論課程嗎?
“經(jīng)濟學基本原理比較有意思是在于它的邏輯性……”
這個聲音聽起來低沉至極,悶得就像從很低的地方傳出來的——如果你直面過說話這個人身高的話,就會明白造成這種音效的原理(有科學家認為,人的身高和聲帶的振動頻率成反比)。32歲的姚明四平八穩(wěn)地坐在沙發(fā)上,由于缺乏運動員時期的高強度訓練,他在這一年大概增重了二十斤左右,肚子上的脂肪有些羞怯地從薄薄的衣服里探出些輪廓。當午的太陽,通過他身后的大落地窗折射進來一片金色的光芒,桌上的水果和茶杯呈三對三陣型擺放,我們一走到樓梯口,酒店經(jīng)理親自率一眾服務員前來招呼,嘴角的弧線咧到了三分線外……考慮到坐在沙發(fā)上的那個人的噸位和氣勢,我們的到來更像是一次對某位金融界大亨的朝拜。
這是姚明退役以來,第一次接受媒體的專訪。談到過去的一年,他時而和風細雨,時而咄咄逼人,時而和顏悅色,時而又使出渾身解數(shù)談論他的慈善理念,作為一個多年以運動員身份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的人,看來這一年他已經(jīng)走出去很遠。
就在當天晚上,他還將出現(xiàn)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觀看斯坦克維奇杯中國隊對澳大利亞隊的比賽,并為自己即將到來的一個新角色——倫敦奧運會央視解說員作準備。
下一個理想
姚明是在2011年7月20日那天宣布退役的,我至今對那個時刻記憶猶新。當時我在甘肅的一家酒店,泡著茶水,隨手將電視切換到了體育頻道。央視體育頻道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拿出了各個機位,一眾王牌記者出動的架勢,人潮涌動,貴客云集,每一個鏡頭語言都訴說著熱鬧和依依不舍,猛一看還以為是某個外交大使的卸任儀式。
我一直在想,這個西裝革履、風度翩翩,愣是把一個國家電視臺搞成了姚頻道的男人,還是當年那個坐在電視機前看NBA的瘦削男孩嗎?
1994年NBA總決賽第一次在中國轉(zhuǎn)播,時年14歲的姚明在電視機前被吸引得目不轉(zhuǎn)睛,這是一場休斯敦火箭和紐約尼克斯的比賽,那算得上是他生命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關(guān)于籃球的“開蒙”。也是姚明第一次見識休斯敦火箭當家明星奧拉朱旺的“夢幻腳步”,或許,進入NBA的夢想和奧拉朱旺的身影,此時便一起埋進了他的心里。
18年后的今天,百度里面能夠搜出100,000,000個關(guān)于姚明的新聞,他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運動員,金融專家估計他的身價超過7億美金,姚之隊的發(fā)言人張弛說他們也作過相關(guān)的統(tǒng)計,“姚明在退役之后,關(guān)注點各方面有所下降,但是相對于同樣退役的運動員來說,還是要高出許多。
“不做運動員了,姚明現(xiàn)在至少還擺著四條路可以發(fā)展,一是上海男籃,二是姚基金,三是擔當上海公共外交使者,四是政協(xié)。”張弛說。
而按姚明自己的說法,“當你實現(xiàn)了第一個理想之后,就會有第二個理想出來,每個時期的理想不一樣,我那個時候的理想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現(xiàn)在有新的理想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兩年前的一天,郵箱里突然出現(xiàn)了一封署名“姚明”的電子郵件:
這幾天看了你在《中國新聞周刊》上面關(guān)于麻風島的故事,很佩服你。敢去許多人不敢去的地方。我想之所以大家存有偏見,還是有不了解的因素。當然,現(xiàn)在的社會多少有些人情淡薄,像你故事里面的那些島上的護理人員真不容易。
這讓我想起今年和基金會去四川的經(jīng)歷,那里還算不上太窮山惡水,但是想想自己的生活,真是一點抱怨的資格都沒有了,唯有努力工作。最給我觸動的是早上還在四川的山溝溝里面,周圍的人們穿著??姑且算整潔吧,半夜回到上海,中國最現(xiàn)代化的城市,星光燦爛。我用了14個小時。
中國還要用多少年來拉近這14個小時的旅途呢。
后來我才知道,這封郵件并非是“興之所至”,那個時候的姚明,已經(jīng)在計劃著自己的退路。繼買下上海東方大鯊魚之后,他已經(jīng)將“慈善”這個理想納入了他的重點規(guī)劃之中了。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姚明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會“姚基金”,率先捐出200萬美元用于災區(qū)學校的重建,同時,他又通過發(fā)起“姚基金慈善之旅”籃球賽,籌集了1355萬元人民幣,先后捐建了14所學校。
但是,就在這時,姚明卻停下了腳步,不再捐建新的學校,“我們目前的實力,慢慢把這14所做好,而不是急著擴充。(如果追求數(shù)量)我們今年14所了明年就得24所,后年50所,數(shù)字這個東西是沒有止境的,你能做到13億去?”
關(guān)于他的理念,姚明講了一個火箭前隊友弗朗西斯的故事:弗朗西斯出生在休斯敦一個不太好的社區(qū),他每年就會捐一萬美金,不管大小,也不多捐,如果有人也捐當然更好,目的就是把這個社區(qū)管好。逢年過節(jié)給孩子們買很多禮物,送溫暖。但如果在中國,很有可能就會有人說你怎么才捐這么些。姚明也跟著去陪孩子們玩過一次,錢是不多,但是他自己覺得很開心——“這個就做到了,不求外面對我的關(guān)注,我只求內(nèi)心的平靜。我認為這就是中國將來的目標?!?/p>
今年,“姚基金”的重點是組織籃球訓練營,來自全國各地欠發(fā)達地區(qū)的47所學校的孩子將參與其中?;饡楹⒆觽兲峁I(yè)的教練指導和必要的籃球設(shè)施,同時邀請他們參加訓練營和正規(guī)的籃球比賽。
“量力而行?!边@是姚明在采訪中,反復提及的一個詞語。
信念的能量
“我覺得他這么多年始終沒變的一點就是信念”,《體壇周報》副總編楊毅說。
而我當初認識的姚明,看上去就是個普通青年。
那是在1999-2000年賽季開始之前,在一個新聞發(fā)布會上,遠遠就看見一個消防梯似的個頭移動過來了,如果忽略身高造成的轟動,那是個扎在人堆里找不出的普通少年,鍋蓋頭,骨骼粗大,當我遞過名片的時候,甚至有一片淡淡的紅暈閃過他的臉頰。
《新聞晨報》記者陳敏是第一個采訪姚明的記者,當她接通姚明家里的電話時,姚明簡直驚訝至極:還會有人采訪我?雖然他個頭已經(jīng)是CBA聯(lián)賽之中最高,但那個時候的他并沒有被人看出太多的天賦,以至于有一次姚明的媽媽方鳳娣問他有沒有交女朋友的時候,他惆悵地回答:“像我這樣的“三無”人員,不去考慮那些?!?/p>
許多資深球迷對2000年最深的印象,自然就是“姚王(姚明、王治郅)對決”,也有人會偶爾提及,那個瘦得像柴禾一樣的姚明在籃下被擠得摔倒在地的砰砰之聲。而資深籃球記者劉驍至今還記得,當他代表一本名不見經(jīng)傳的雜志找姚明出來拍照片,無論他怎樣擺布,姚明都像個面團似的聽話。
而姚明在籃球上的遠大抱負,卻正是從2000年開始的。在當年的悉尼奧運會上,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體育媒體《體育畫報》賦予了中國隊王治郅、巴特爾和姚明“移動長城”的稱號,這也是姚明第一次見識到美國“夢三隊”的奧尼爾、奧拉朱旺、大衛(wèi)?羅賓遜以及立陶宛的著名中鋒薩博尼斯。
“其實他早就希望是能夠振臂一呼的,一開始他也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2000年悉尼奧運會是讓他改變最大的……他由此清楚自己能做到什么,從那個時候開始樹立了遠大的目標?!睏钜慊貞浾f。
2002那一年,姚明成為NBA首個缺席現(xiàn)場但當選的狀元秀,同年參加在美國印弟安納波利斯的世錦賽。其時隊里都是像胡衛(wèi)東、鞏曉彬、劉玉棟這一撥“黃金一代”的老隊員,“他那個時候已經(jīng)有了更多的能量,只是他的資歷還不夠,胡衛(wèi)東根本都不給他喂球……”
而姚明從未因此而抱怨,或是消極怠工。他的韜光養(yǎng)晦,恐怕也正是從NBA開始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的,“他是個很有天賦的球員”、“他是個很職業(yè)的人”、“這場比賽多虧了×××的帶領(lǐng)”……此起彼伏,他總是能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即使那個閃光點躲在特別顯眼的缺點后面,微乎其微。
他低調(diào)而又有策略性地征服了歷來張揚跋扈的美國人,以至于那些張嘴就來、愛放大炮的NBA球星,從最開始的奧尼爾到后來的阿泰斯特,包括“棒子”邦奇威爾斯這種傳說中的刺頭,竟然沒有一個人說過姚明的不是。
但是如果以為姚明就是個面面俱到、一團和氣的好好先生,許多人會跳出來反駁,告訴你他曾經(jīng)也是頭“怒吼的雄獅”。
2004年雅典奧運會,潰敗給西班牙后,姚明在走廊里面對記者的話筒表達了他對國家隊極度的失望后,回到更衣室里,他繼續(xù)對隊友們怒吼:“別老想著回去當球星,在這兒誰都得拼命。還以為是在地方隊,把自己當爺呢!把你們的架子都放下來,上去就得玩命啊。”
如今,他對當年那樣的處理方式頗有些后悔,“我那個時候還是太年輕??”不過如果時光倒流,昔日重現(xiàn),“也許我還是會再怒吼一次”。
再有就是2005年,中國男籃以87∶73力克西亞勁旅黎巴嫩隊,率先挺進亞錦賽四強。姚明在比賽中下顎被對方中鋒哈蒂布撞破。鮮血不停地滲出,面對熟視無睹的裁判,憤怒的小巨人一巴掌將手中粘滿的血拍在記錄臺的桌子上,留下了一個清晰的手印。
姚明的好朋友,央視解說于嘉認為這是他認識姚明十多年以來,最“爺們”的一次。
對于他的“臥薪嘗膽”,楊毅則說,“其實這才是他,他早就想發(fā)出聲音,從前是知道自己力量不足,就攢著憋著,直到伺機而動,”他覺得某種程度上姚明比較像劉備?!度龂萘x》的主角,人稱“劉皇叔”,一個懷有遠大抱負,為了達到自己理想不畏艱難,忍辱負重的人物。
于嘉則說姚明和他一樣都是理想主義者?!熬褪菈粝氘斨杏袀€烏托邦,而且認定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只要你努力。但是即使努力到最后發(fā)現(xiàn)沒有這個烏托邦,也不會認為自己的努力是白費的。”
完美和不完美
熱愛歷史小說,正是楊毅能夠成為姚明朋友的原因。
“姚明最重要的是喜歡看書,書是他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方式,他從來不看閑書,歷史書、經(jīng)濟學、商業(yè)理論的都看。他是個特別清楚自己將來目標的人?!痹跅钜阊壑?,姚明的成功與他的自我學習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
1999年,姚明還只不過是個上海隊的普通隊員,當楊毅第一次跨進姚明的宿舍,發(fā)現(xiàn)和其他隊員不同的是,他床上擺的都是《三國》之類的書時,他當時就覺得這個孩子與眾不同。
于嘉則是從2001年開始知道姚明喜歡讀書的,那一次姚明給他推薦了老舍的《我這一輩子》,此后多年,姚明陸續(xù)給于嘉推薦了不少的書。
而經(jīng)紀人章明基的形容則是:“姚明從來都不是普通的小男孩,包括他2002年進入NBA之前,他從來都是看得比別人遠、想得比別人多?!?/p>
姚明的幾個朋友,記者楊毅、于嘉,經(jīng)紀人沙伊峰,他們身上有個相似的特點:聰明——某種程度上,這似乎是他結(jié)交朋友的原則。
于嘉說,姚明不僅僅是喜歡看書,在生活中,他是個求知欲望極為強烈的人。2000年尤因從紐約轉(zhuǎn)會,姚明打電話來說沒想到尤因那么大的腕還會看重錢,于嘉糾正他,“不對,是因為紐約先負了尤因”。姚明沉默地掛了電話,十分鐘以后又打了過來,說他看了新聞,覺得于嘉說得對,然后開始繼續(xù)討論這件事情。
“那個時候的姚明還沒有我對NBA知道得多,但是像這種小事情,照理說他沒有必要了解得那么清楚……”于嘉告訴我說。
2009年買下上海隊之后,為了提高自己對“商界”的認知,姚明又開始大量閱讀商業(yè)方面的書籍,遇到任何不懂的問題,也積極地向懂行的人請教,于嘉的太太,從事金融工作的林早早就不止一次接到過這樣的電話,“他每次都特別謙虛低調(diào),恨不得就掏出筆來記錄的樣子?!?/p>
“心靈雞湯?是什么意思?”姚明又在對我問題中的一個詞發(fā)問,翻閱過去的采訪筆記,從“少數(shù)民族”的英語單詞,到“目瞪口呆”成語的來源,到軍事,到科技,只要有一個地方不是他百分之百了解的,他就會像一個求知的孩子一樣打破砂鍋問到底。
“能夠有為姚明工作的機會誰也不會放過”,張弛這樣說。他曾是新華社的記者,也曾經(jīng)在幾家知名公關(guān)公司擔任職業(yè)經(jīng)理人,現(xiàn)在是“姚之隊”的發(fā)言人,偶爾也充當著姚明的“秘書”,對于企業(yè)老板的魅力,他有很大發(fā)言權(quán),“姚明是個非常自律的人,這是我在所有成功的人身上看到的?!?/p>
即使他不是個身高2米26的大塊頭,即使他從不穿什么搶眼的奢侈品,現(xiàn)如今的他看上去也有著讓人難忘的自信——他語調(diào)平緩,但講到重點處富有激情,他擅長用那些調(diào)侃而貼切的比喻(比如他說“聯(lián)賽是國家隊的媽”)偶爾也會用些聲東擊西的小手段,當他說出大段大段冗長的演講,那種話語里的幽默,和連綿的磅礴氣勢,足以將記者擊倒,但他的答話并不是毫無邏輯,他只是在談笑間,不知不覺地掌握了話語的主動性,將話題引向了他需要講、他想講的那一部分。
像這樣隊友口中的帶頭大哥,球迷心目中的籃球巨星,下屬眼中的模范老板,朋友卻屈指可數(shù)。
楊毅說:“因為周圍向他靠攏的人實在太多了,以他的地位,他很難去輕信別人,每天都有人努力接近他,向他展示最好的一面,想和他合作……”
談到友誼,自然不會忘記姚明接手上海東方俱樂部之后,和當年的隊友,兄弟劉煒“反目”的事情。故事很簡單,劉煒希望和姚明談合同,而姚明告訴他,讓你的經(jīng)紀人來和我的經(jīng)紀人談。
很多人都說“兩個人都沒有錯,只是姚之隊在用NBA的方式管理CBA?!?/p>
據(jù)上海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隊員告訴記者,風波之后,有一次在場館的球員通道里,姚明和沙伊峰兩個人迎面遇上,直到幾乎擦肩而過的時候姚明才說了一句“我的聯(lián)系方式變了,你去問劉煒”。
但是姚明并不是“孤家寡人”,他是那種典型的上海好男人,和父母關(guān)系親近,又心甘情愿將家庭事務管理權(quán)交給了媳婦——和他一樣有著相似運動員經(jīng)歷的葉莉。女兒姚沁蕾出生以后,他的msn簽名經(jīng)常都是和孩子有關(guān)的內(nèi)容,他也醉心于不斷地將女兒照片傳給朋友,夸耀“謝天謝地,孩子長得像媽媽”這種“幼稚”的舉止。
朋友們倒也并不覺得他是“完美”。比如他在朋友眼中節(jié)儉得至“摳門”的地步,當年已經(jīng)年收入上千萬美金的時候,他仍然會記得把每一筆開銷都記在一個小本子上,而且他似乎很不情愿為自己添置點什么闊氣的裝備,即使朋友多方建議,他也較勁地置之不理。
楊毅說,在生活中姚明也有“不近人情”的一面:如果有什么他自己堅持的原則,那個時候和他怎么都說不通。比如他有一個多年的隊友,有一次希望邀請他幫一個小學內(nèi)部說幾句話,鼓勵下孩子們,他打死不愿意,并解釋說如果我替你們錄了,也會有別人找我,那就沒完沒了了——“實際上只是學校內(nèi)部的,不會在電視上播,兩個人就這個事掰了兩個小時,最后還是不了了之?!?/p>
生命中不只有籃球
“剛退下來的時候,有些不適應,還做過夢在場上打比賽,忘記對手是誰了,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那么一兩次,看見男籃打比賽,一瞬間還能突然地覺得,我才32歲,就已經(jīng)不在那個場地了……”
錄音筆安靜地躺在那里,即使是姚明說到對過去的留戀,并且不免為此有些感嘆的時候,它也忠實地記錄下了穿插其中的若干段爽朗的笑聲——它們迅猛而突兀,就像是中鋒們不那么拿手的搶斷。
早從2009年那次的手術(shù)開始,很多人傳說姚明也會退隱江湖??墒潜M管姚明承認,他有“無數(shù)機會”開始自己的投資,開始寫他的回憶錄,享受他的人生,他依然堅持說,他從未想過要離開那個看起來很美、坐上去卻并不舒服的位子。
關(guān)于這個話題的最后一次長談,是2009年在北京一個酒店的咖啡廳,他推心置腹地談起了讓自己崩潰的痛苦:“我感到,去年4月份時,我快要崩潰了。我跟火箭隊說要回去一次,經(jīng)紀人也站在我這邊,幫我說服火箭隊,火箭隊當然有點擔心,因為怕我的腳有反復?;貋碇缶涂粗嗅t(yī),經(jīng)紀人就說,姚明就是在籠子里被關(guān)得太久了?!比缓笪铱峙掠肋h都記得在那個豪華酒店的咖啡廳,他拄著那根像是殘疾人用的拐杖,鐵制的大鞋在地板上拖出刺啦啦的聲音,他一字一頓地說:“生活中不是只有籃球的……”
這,恐怕算是他在NBA之后遇到過的最大困難。
于嘉說他真正意義上第一次佩服姚明,就是在2000年上海隊總決賽1比3輸給八一的那一次,當時所有的記者全都跑到八一的場地那邊了,他卻看著姚明往場地另一邊兒走,然后抱著他媽媽。他媽媽那天生日么。我問他說什么了,他也沒跟我隱瞞,他說不好意思,我沒給儂帶個冠軍回來。然后他媽就抱著他說,沒事,沒事。她說,“你打成這樣,已經(jīng)足夠了”。
“我當時就覺得,他真心知道在他心里什么最重要?!庇诩蔚目偨Y(jié)讓我想起姚明初進NBA時接受采訪時的一個回答,當時有記者問他:“如果你在打一場NBA總決賽,葉莉需要你回來,不回來就失去她了,你怎么選?”姚明說:“回來?!?/p>
更何況,姚明并不覺得自己的NBA生涯有什么遺憾。
“不一定是總冠軍戒指,我沒有太糾結(jié)于這個。我能夠想象,拿總冠軍的時候,腦子會突然閃現(xiàn)奮斗的多少片斷,懷念的是過去而不是現(xiàn)在,這些過去你都是經(jīng)歷過的,你只不過為了一個結(jié)局?!?/p>
眼前的他還四平八穩(wěn)地坐在那里,只是作為他的談話對象,你得時刻打起精神,稍一分神有可能迅速成為他的打擊對象,上一刻和顏悅色的對話頃刻之間已經(jīng)轉(zhuǎn)化成 “冷嘲熱諷”——這倒是和在球場上一樣,不倍加小心的對手,隨時有可能被他逮著空給上一個雷霆之式的暴扣。
姚明退役的這一年,中國男籃闖過了亞運會,拿下了斯坦克維奇杯,王治郅的表現(xiàn)依然像個追風少年一樣生猛,易建聯(lián)的球技和肌肉一樣穩(wěn)定,盡管外界帶著種種的問號和質(zhì)疑,但球迷終究還是慢慢習慣了這支“無姚”的中國隊,而記者們也終于不會再拿“沒有姚明,中國隊以后怎么辦?”這類的問題來煩鮑勃?鄧華德(中國男籃國家隊主教練)了。
7月9日,倫敦奧運籃球落選賽結(jié)束,從落選賽中殺出重圍的歐洲老牌勁旅俄羅斯被分到中國所在的B組,加上西班牙、澳大利亞、巴西、英國等對手,中國隊出線的形勢一下子變得非常嚴峻。
但是姚明不愿意就中國隊的前景進行預測,他的運動員生涯參加過三次奧運會,還分別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擔任過旗手。于嘉說姚明惟一的遺憾就是在北京奧運會上沒能戰(zhàn)勝西班牙隊。
“拿不拿NBA總冠軍,對他倒是扯淡。他并不把這個放在他的職業(yè)生涯中的一些遺憾事情中。他參加三屆奧運會,一次第十,兩次第八,沒能再突破一步,這肯定算是個遺憾吧?!?/p>
最近一次接受媒體的采訪時,籃管中心的領(lǐng)導語焉不祥地表達了對中國男籃奧運前景的預測,無論是籃管中心還是中國男籃的主帥鮑勃?鄧華德,從未談及過他們的具體目標,先是說“中國男籃屬于世界三流”,接著又在奧運會男籃分組揭曉后對外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打好每一場比賽,把比賽過程完成好,打出自己應有的特點。”
沒有了姚明這個“理想主義”的高談闊論和“振臂一呼”,中國隊或多或少還是不一樣了。
另一扇門徐徐開啟
他淡定地坐在那里,一邊轉(zhuǎn)動眼珠斟字酌句,一邊還不忘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時就把眼神越過我的頭頂,提示在我身后布光的攝影記者:“哥們,我個頭太高,你演示的那個地方我站不住……”
大約十年前,休斯敦的更衣室里,另一個角落的弗朗西斯一個箭步躥上來拿走我手上的《sports illustrated》(體育畫報),姚明笑著說“看到了吧,這就是打籃球的特點,視野開闊,高瞻遠矚……”
2011年7月20日,姚明在退役儀式上的演講稿里有這樣一句話:”一扇門已經(jīng)關(guān)上,而另一扇門卻正在徐徐開啟,而門外有嶄新的生活正在等著我去認真品讀……”這一年來,他的身份是風險投資家、慈善家、葡萄酒商兼學生,還有政協(xié)委員和上海公共外交使者。
很奇怪的一個現(xiàn)象是,盡管面對任何一種事情,都能夠聽到兩種不同的聲音,盡管在他打球的時候,球迷分為“姚蜜”和“姚黑”,但在這一年里,幾乎所有的人都無一例外地贊同姚明正在開始自己的“新旅程”。
2000年的時候,于嘉為《NBA時空》翻譯的第一篇稿子叫做《完美的人生需要完美的教育》,講述一名輟學的NBA球員到六十幾歲還去上學的故事,沒有想到的是,十幾年以后,這種類似的“洋插隊”出現(xiàn)在了自己朋友的身上。
去年的11月7日,姚明開始了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生活。姚明就讀的是上海交大安泰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的經(jīng)濟學類本科專業(yè),采用單獨授課和跟班上課相結(jié)合的方式,需要修讀完成教學計劃規(guī)定的150個學分。上學第一天,他在交大引發(fā)的轟動不亞于他當初成為NBA狀元的情景。
“他上完課后經(jīng)常跟我交流課業(yè)的內(nèi)容,其實真的不易呀。因為他還有大量別的事情要做,只能靠自己狂學了。當初他跟人說的時候,我都不相信,有幾個退役的運動員是正兒八經(jīng)堅持了下來的?他說我寫了4個小時,估計老師十分鐘就給看完了”——這是于嘉覺得在這一年當中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他甚至考慮 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去學點什么?
在天河體育館外,竟然遇到個穿著姚明球衣的球迷,是從湖南來廣東打工的小張。像許多姚明的死忠粉絲一樣,小張事前根本不知道姚明會來斯坦克維奇杯,卻依然想以自己的行頭表達對姚明的支持,“我相信以姚明的能力,不管將來做什么,都一定會很成功?!?/p>
資深籃球?qū)<倚鞚蓜t提前給姚明下了定義:“姚明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個成功的人了,并不一定要賺多少錢才能算成功,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一種成功?!?/p>
這次專訪之前,《南都周刊》和姚明進行了若干次溝通,顯然他們很愿意在這個封面報道中多考慮“慈善”的比例——這也是姚明這一年來最操心的事情之一。
去年的一天,姚明在甘肅為酒泉納什——姚基金特殊教育學校的正式落成剪彩。盡管早已對大場面司空見慣,但他還是敏銳地觀察到了紅地毯、列隊歡迎、領(lǐng)導致辭……他當場就表示,希望有一天,大家對慈善都已習以為常,不再這樣大操大辦,到那時,慈善這一概念便深入人心了。
前不久,姚明參加了摩根大通公司年會時的演講。演講的主題是個人慈善。他在演講稿里寫道:
2003年,SARS病毒肆虐,在上海當?shù)仉娨暸_和姚之隊的策動下,我們舉辦了一次電視互動直播節(jié)目。許多人加入到了這次活動中來。短短3小時的節(jié)目當中,還募集了500萬元人民幣的善款,用于疾病救治。
這件事情過后,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影響力,同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社會責任,畢竟“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此后的幾年里,我開始有意識地參與了一些慈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止一次地感到,做慈善不僅僅是一種付出,自己同時也會從中受益。這種益處首先是一種自我審視和反省……
周圍的人都說在退役這一年,姚明在他們眼里沒有任何變化。姚明的一個發(fā)小說“有時候簡直理解不了他賺了那么多錢,生活方式還是這樣簡樸”。姚明一家住在上海市區(qū)的一個公寓里,身上找不出一個名牌的logo,狗仔隊沒有拍到過一次他和某某明星的緋聞照片,甚至有一次還被人驚訝地發(fā)現(xiàn)“姚明的太太葉莉在上海的街頭騎著輛自行車去買菜,穿著極為簡樸,也就是T恤牛仔褲。
也有人向記者透露,姚明在北京養(yǎng)傷的時候也去過酒吧什么的地方,“不過”這位知情人士一再保證“沒有任何亂七八糟的事情,也就是包個大房間,和朋友在里面喝個酒”。
經(jīng)歷過現(xiàn)場的楊毅則說“那一次大姚想通了,從房間里走出去看熱鬧,不管不顧現(xiàn)場引起的轟動,當他再一轉(zhuǎn)身,包廂門口已經(jīng)人山人海了。但他沒有像以前那樣把自己藏起來的意思?!币γ鲗@種普通人生活的嘗試加了個注解,“我要過自己的人生”。
只是,這個“人生”的行程在這一年被安排得尤其密集,從讀書到管理上海隊到擔任上海公共外交協(xié)會職務到投資葡萄酒,看樣子是恨不得把時間按照分鐘來劃分,但他也并沒有因此為自己的生活提速。
在于嘉眼里,作為商人以后的姚明也終于“猶豫”了起來,穩(wěn)重了不少。從2009年接手上海東方俱樂部以來,每當球隊或者外援達不到球迷的期望值時,就會有人抱怨說姚明沒錢,上海東方俱樂部并沒有因為姓“姚”而立即賺錢,也沒有因為“姓姚”而招來了像林書豪這樣的重磅球員,但是姚明的重點在考慮如何使資源配置得最有效率。就像他一直強調(diào)的,他想打造的是“百年老店”。
他在更衣室里的“不怒自威”也傳染到了下屬那里,他們的表現(xiàn),保守點說是謹慎,夸張點則是如臨大敵。一直陪伴在姚明身旁的張弛,就像一個披著毛巾的替補隊員,總是一邊拿著個筆記本記錄,一邊隨時準備補充姚明不能確定的答案,姚基金的工作人員宋若思更是謹慎到不愿意接受電話采訪,一再強調(diào)一切以郵件溝通為準。
退役的這一年,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姚明越來越像個老板了,這句話指的不僅是他每場不落地觀看比賽,招商引資。一位隊員說,有一次在老少隊員都在的場合,有人還像從前那樣稱呼姚明的小名“大鬼”。姚明微微笑著說:“咱們兄弟之間,以后別稱呼我老板,但是這個稱呼,也算了吧……”
接受完采訪的那天晚上,姚明在張弛的陪同下去了廣州天河體育中心,觀看斯坦克維奇杯上中國隊的表現(xiàn)。他們特意等比賽開始后幾分鐘才進去的,即便如此,還是隨即就在安靜的場館引起了一陣騷動,許多人都第一時間地將視線從賽場上調(diào)轉(zhuǎn)了過去……就在這當兒,易建聯(lián)有了一顆精妙的投籃,籃球唰的一下擦過籃筐,旋即被人忘得一干二凈,就在幾秒鐘之前,這只球還是整幢體育館里最重要的東西。
“當你實現(xiàn)了第一個理想之后,就會有第二個理想出來,每個時期的理想不一樣,我那個時候的理想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現(xiàn)在有新的理想了?!?/p>
“他(姚明)上完課后經(jīng)常跟我交流課業(yè)的內(nèi)容,其實真的不易呀。因為他還有大量別的事情要做。他說我寫了4個小時,估計老師十分鐘就給看完了。”
退役一年大事記?2011年
7月20日
在上海舉行“明謝PARTY”,宣布退役,并稱要改變其上海男籃的經(jīng)營方式。
7月至8月
剛退役的姚明游走于各種名目的商業(yè)活動,還在上海電視臺的《頭腦風暴》、《達人秀》等節(jié)目中客串嘉賓。
8月18日晚
以上海男籃老板的身份首次參加聯(lián)賽委員會,不支持CBA比賽引進NBA外援。
9月15日至25日
擔任央視男籃亞錦賽的直播解說嘉賓,解說中國國家隊比賽。
9月20日
現(xiàn)身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出席以“匯聚力量,成就傳奇”為主題的中央電視臺2012年節(jié)目資源推介會。
9月22日
呼吁中國30名最富商界人士發(fā)起抵制魚翅交易的行動。
10月4日
在澳大利亞布魯姆舉辦的2011凱布爾海灘籃球邀請賽中,姚明、葉莉受邀參加,并出席了晚宴。
10月7日
姚明為中國網(wǎng)球公開賽助陣。
10月11日
出席第六屆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獎頒獎典禮并獲得了杰出貢獻獎,還引用蘋果CEO喬布斯的名言: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10月28日
參觀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大興鎮(zhèn)姚基金希望小學(第一間姚基金希望小學),與學校師生交流互動。
11月3日
上海東方大鯊魚籃球俱樂部與李寧公司聯(lián)合在上海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雙方正式建立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guān)系。
11月7日
正式進入上海交大學習。
11月16日
受邀參加SAP大會,做主題為“青年教育未來”的演講,講述自己上大學的體驗,稱大學第一堂數(shù)學課沒聽懂。
11月28日
宣布其那帕谷姚家族葡萄酒公司(Yao Family Wines)成立。
12月5日
在上海公共外交協(xié)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姚明增補為副會長,并被聘為榮譽大使。
12月28日
狀告“姚明一代”一案一審正式宣判,姚明勝訴獲賠30萬元。
退役一年大事記?2012年
1月
網(wǎng)上傳出姚明高數(shù)掛科,期末考試僅38分,此傳聞被姚明與其經(jīng)紀人否認。
1月7日
在2012年“藍天下的至愛”慈善晚會上,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授予姚明“上海慈善大使”稱號。
1月10日
被增選為上海市政協(xié)常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這是一個新的職責,他感覺壓力不小。
1月11日
出任熊貓大使,參與熊貓野化過渡研究。
1月17日
當選上海市體育總會第七屆委員會常委、副主席。
1月18日前后
參加上海春晚的節(jié)目錄制,以大學生的身份登上了春晚舞臺,化身成大廚,給大家奉獻了一道“籃球湯圓”美食。
1月27日
路透社爆出好萊塢電影人杰?科恩將與姚明聯(lián)手成立一個電影基金,姚明的“商業(yè)帝國”開始觸及電影制作行業(yè)。
2月18日
赴廣州參加CBA投資人聯(lián)席會議。在會議上姚明談到了關(guān)于外援的話題,表示引進外援需要適合球隊的實際情況。
2月22日
參加“它基金”的聯(lián)署簽名活動,表示支持取締活熊取膽業(yè)的活動。
3月2日
作為上海隊投資人的姚明在某高檔會所給全體隊員擺了一桌慶功宴,犒勞球隊本賽季超額完成任務。
3月21日
攜葉莉和女兒出現(xiàn)在火箭主場迎戰(zhàn)湖人的比賽中,這是他退役之后首次重返火箭隊的主場。
4月1日
博鰲亞洲論壇拉開帷幕,姚明作為代表參加了青年領(lǐng)袖圓桌會議。
4月6日
杜峰退役賽,姚明作為助理教練出現(xiàn),成為了巴特爾的助手。
4月19日
撰文紀念上海男籃奪冠十周年。
6月10日
和劉翔、孫雯等體育明星一起出席上海市首屆市民運動會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