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四月在巴黎,開著一輛舊雪鐵龍帶我們游車河的法國朋友提起了花神咖啡館:“許多中國文藝青年初到巴黎,就直奔花神咖啡館,因為據(jù)說這里是薩特等一干巴黎文化名人愛扎堆的地方?!泵曉谕?,我也干過這樣的傻事。其實花神咖啡價格比其他的咖啡館高了一倍,咖啡館的侍者服務態(tài)度和咖啡的口味,都實在一般。朋友一笑,說要帶我們?nèi)ッ膳良{斯公墓,因為公墓門口附近的一家名不經(jīng)傳的小咖啡館,才是薩特生前一個人最喜歡去的咖啡館。
薩特臨死時,情緒非常低落,旁邊的人安慰他:“你的哲學思想影響了一代人?!彼_特說,“我知道我的影響,可是,和死亡相比,它實在不足一提?!弊鳛橐幻鈬慰秃驼軐W的外行,我很難去考據(jù)這個故事的真假,不過,我想,要安慰彌留之際的薩特,更好的說法應該這樣:薩特先生,你的蒙帕納斯墓地就在你家旁邊,只隔一條小馬路,在那里你能夠看到你房間的窗口,墓地離你喜歡一個人待的咖啡館甚至比家更近,你依然可以使用你喜歡的那個單人座位,這里還不像花神咖啡館那樣嘈雜——至于要不要告訴他,“海貍”波伏娃以后還會和他埋葬在一起,我倒覺得要三思。
蒙帕納斯肯定比不上拉雪茲神父公墓的面積大,埋在這里的名人和傳說也不如后者多,在拉雪茲公墓,政治愛好者可以在巴黎公社紀念墻前留影,女粉絲可以把自己的紅唇印在王爾德的墓碑上,文藝青年甚至可以帶著iPhone的耳機在Piaf的墓前聽一曲,緬懷美好的20年代,運氣好的比如我,在拉雪茲公墓的那個中午,就遇到一個疑似黑幫大佬或者政治家的、場面宏大氣場內(nèi)斂的葬禮,幾個穿黑燕尾服的大漢遠遠就狠狠地盯著我們這些游客,非常有電影感。
相比之下,蒙帕納斯公墓更加親切,除了名人,你在墓碑上可以看到更多像“書店老板和出版人之墓”這樣更法國的字樣。另外,蒙帕納斯更像巴黎人,對失敗者和異鄉(xiāng)人更有惻隱之心。薩特和波伏娃的墓地不遠處,有一處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的家墓,墓碑上的銘刻已經(jīng)模糊,但能辨認的幾個詞句都有深不可測的悲傷——有時候,一個民族的英雄可能是另外一個民族的屠夫,巴黎的偉大之處,是平等、博愛,是接納那些故國遺民,收容他們的遺骨和靈魂,為那些未定的公案留一個入口。
"而在一個搖滾歌星的墓地邊,我甚至遇到一位祖籍浙江的劉先生和他的夫人的墓園,他的墓園用黑色大理石刻成,墓碑雕成中式屋檐樣式,墓碑上面刻著的是“沉疴百日魂歸猶望子孫賢,儉樸一生散手永拋家室累”,這句話可作為一代法國華僑的人生奮斗寫照。但這個差不多有4平方米的小墓園,證明他們的努力已有回報:在地皮昂貴的巴黎,他當年的決定和努力起碼為自己掙下了一塊家族墓地,和入土為安的選擇可能——薩科齊就算能夠連當三任法國總統(tǒng),壯起他的狗膽,也不夠中國的縣長有氣魄,敢把位于巴黎市中心黃金地段的公墓推平來招商引資吧?
"四月的巴黎,陽光溫馨空氣清澈,澎湃的激情和復雜的真相都已經(jīng)變成墓碑背陽處的青苔。薩特生前說,“他人就是地獄”;薩特生前又說,“人是一堆無用的熱情”,但每次去蒙帕納斯公墓散步,我都在他和波伏娃的墓碑上看到不間斷的鮮花和熱情,和鮮花相比,更讓人動容的是墓碑上壓著各種各樣的小東西,由來自全世界的崇拜者帶來:一小塊貝殼壓著一片羽毛、一張單程的巴黎地鐵票、各種寫著我完全看不懂的文字的紙片,只有一張小紙片,朋友翻譯給我聽了:
"""" 思想
"""" 比鮮血更有力量,
"""" 因為鮮血會凝固,
"""" 而思想不會 。
行走者語
蒙帕納斯公墓位于巴黎市中心,交通非常方便,搭巴黎4號線或者6號線的地鐵在Raspail站下, 出地鐵口沒多遠就是公墓的門口,不用買門票,進去前可以問門衛(wèi)要一張小地圖,也是免費的,上面有大部分埋葬在這里的名人墓地向導。左岸曾經(jīng)是藝術家的大本營,除了薩特和波伏娃,詩人波德萊爾、攝影家曼雷等人的墓地也在這里。
墓地外面北邊的大街,每逢周三和周六的上午,會有半天的臨時集市,賣菜也賣花,非常有氣氛,如果參觀完墓園出來遇見集市,你會有特別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