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保險在國內發(fā)展舉步維艱,已成為行業(yè)內的共識,藏家針對自己的藝術品投保更是鮮有耳聞。藝術品保險為何會發(fā)展緩慢?“估價難”真的是罪魁禍首嗎?針對這些問題,本刊記者日前咨詢了中國人保財險文物藝術品高級客戶經理王曉東以及其他幾位保險界人士,聽聽他們怎么說。
問:目前針對個人藝術品保險的險種有哪些?如果投保具體怎樣操作呢?
答:目前保險公司針對藏家藏品投保主要有兩種方案。保險公司承接保單前對投保人的藏品有個預先估價,可以通過證書或發(fā)票等購買憑證來估算文物藝術品,一旦發(fā)生藏品損壞情況,就會按照購買憑證上給出的價格進行相應賠償。如果沒有相關的購買憑證,則會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藏品價值進行評估,最終確定賠償價格。而如果遇到水淹、磕碰等情況而導致藏品部分損壞的,保險公司會根據合同,以修復為原則尋找專業(yè)的修復機構對藏品進行修復。
其實國內針對藝術品保險的險種有很多。光在藝術品展覽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的保險品種就分為運輸險、展覽險等,在這些險種下還有更細致的劃分。但藝術品種類繁多,每一種藏品因特性不同而都有不同的投保方式,對藏家而言,這些險種都不太適用。
這么一看,個人藝術品收藏投保的險種確實不夠豐富。
問:一直以來,估價難、鑒定難是制約藝術品保險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這方面有沒有解決方案呢?
答:目前國內的藝術品投保估價確實存在問題。由于藝術品本身的特殊性,同一件藝術品由不同的估價人員估價,結果可能大不相同。保險公司是按照藝術品的估值來收取保費的,一般價值1億元的藝術品,保費是0.5%至1%,但委托方和保險公司如何能協(xié)商一個雙方滿意的價格是難點。如果有藏家為一件文物藝術品投保,現(xiàn)今最好的辦法就是由專業(yè)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其作出價值評估,保險公司根據評估的價值對客戶進行賠償等。
但是,目前中國內地沒有一家服務于商業(yè)的第三方鑒定機構。而想要請文博機構的專家來對投保的藝術品鑒定,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首先,國內文博機構都有自己的嚴格規(guī)定,例如不能參與商業(yè)的鑒定活動等。再次,就算保險公司花費大價錢請來專業(yè)的鑒定人員,給出的價格不一定和藏家心中的價格相符,在后期協(xié)商時還是存在眾多問題,保險公司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問:保險公司是否缺乏宣傳,以至于收藏者對此比較陌生?
答:目前國內整個文物藝術品保險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不少保險公司對于自己的保險產品宣傳不夠,從而導致收藏者對于藝術品保險投?;虿僮髦跎?,本就投保意識薄弱的藏家自然和保險公司之間形成了信息交流的鴻溝,對于藝術品保險的發(fā)展也是一個制約。信息交流越是不平衡,藏家對于藝術品保險的認識越片面。
目前,藏家對于自己收藏的藏品自然是愛護有加,然而對于給藏品投保的概念,仍然處于“無意識”階段。保險公司在工作過程中接觸到不少藏家,他們從來沒想過給自己的藏品投保。
同時由于藝術品估價難、鑒定難、理賠標準不詳盡等原因,保險公司自身也不愿多做宣傳,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問:在一些收藏者和藝術家看來,一旦藏品受損,就算賠再多的錢也于事無補。這種觀點會制約藝術品保險業(yè)的發(fā)展嗎?
答:在保險公司接觸的藏家客戶里,不少人認為自己的藏品是無價的,一旦損壞,就算賠再多錢也找不到第二個了。還有一些藏家認為自己的藏品價值不能光通過金錢來衡量,運用投保這種方式來衡量藏品價值太過功利化。這也是在國外為什么藝術家的藝術品往往都有藝術經紀人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對于藝術品保險的片面想法都是對藝術品保險業(yè)發(fā)展的制約。
文物藝術品擺置家中,基本上是憑借道德來約束。例如一件瓷器由于保管不當摔碎了,保險公司很難做出賠或不賠的決定,因為這并不屬于“不可抗因素下導致的損壞”。而站在藏家的角度,也認為既然我給藏品投了保,那么這就顯然在保險范圍內。雙方的立場不同,目前又沒有詳細的行業(yè)規(guī)則約束,很難達成共識。一件藏品丟失,保險公司自然愿意相信是藏家遭遇不快,希望能夠減少他的損失,但是仍然無法排除監(jiān)守自盜的可能性。因此針對藏家的藝術品保險,對于道德風險的考量成為制約保險公司發(fā)展個人藝術品保險業(yè)務的重要原因,所以不少保險公司即使有單子,也不愿冒著這樣的風險接下來。
問:目前能有什么方法吸引藏家為自己的藝術品投保嗎?
答:專業(yè)的倉儲保管人員介入或許是解決方法之一。保險公司更多地希望專業(yè)的倉儲保管業(yè)這種第三方機構介入,這樣既可以解決藏品保存不當的問題,還可以讓保險公司放心。一旦損毀,只要按照合同賠償就可以了。藝術家可以把自己的藝術品成批交給第三方保管。專業(yè)的倉儲機構會請專門的保管人員對藝術品進行保護,溫度、濕度等因素絕對控制得恰到好處,一般情況下藝術品不會有損壞。在藝術品的保管絕對專業(yè)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的賠償方面自然方便操作?,F(xiàn)在國內可以承擔此類倉儲保管工作的機構多為運輸公司。
但是,第三方倉儲機構介入的方法只能是一個過渡,因為對于不少喜愛把藏品擺在身邊鑒賞把玩的藏家來說,這個方法有些不現(xiàn)實。但如果針對以投資為目的的藏家或者有大量作品的藝術家來說,這確實是值得嘗試的一條路。
問:藏家花費大量的經費請專業(yè)人員保管他們的藝術品會不會成本太高?
答:藝術家和藏家們的經濟實力都較為可觀,而他們擁有的藝術品則是他們財產中重要的一部分,對于他們來說,給這些藝術品付出一定金額的專業(yè)保管費用,是可以承受的。相信隨著藝術品保管觀念的改變,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采用第三方介入的保管方式。
同時,一些藝術家在自己的工作室堆放了大量的藝術品,而藝術家則長期外出采風,這些藝術品常年累月無人照顧,損壞的現(xiàn)象屢有發(fā)生。存入倉儲機構進行保管,再對藝術品投保是明智的選擇。例如在今年北京7·21大雨事件中,不少宋莊藝術家的藝術品都遭了秧,如果他們能早考慮到這一點,將藏品進行倉儲保管,就不會在藝術品被毀后痛心疾首。這次事件后,應該會有很多藝術家考慮第三方介入替他們保管藝術品。
問:國外藝術品保險發(fā)展已十分完善,這對我們國內藝術品保險業(yè)有何借鑒嗎?
答:借鑒應該是在有一定行業(yè)基礎的前提下進行,目前國內整個藝術品保險的體系都沒有構架起來,這包括沒有相關法律條文、規(guī)章制度,沒有專業(yè)的第三方鑒定估價機構、倉儲機構,缺少藝術品經紀人從事專業(yè)的藝術品管理工作等等,還談不上借鑒,畢竟差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