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捍衛(wèi)它?!?/p>
“我是這樣的人,如果你問我一個問題我不知道答案的話,我會直接告訴你‘我不知道’。但我向你保證:我知道怎樣找到答案,而且我一定會找出答案的?!?/p>
……
在影片《當幸福來敲門》中,父親這樣鼓勵兒子,同時也激勵自己。即便到他們最困難的時候——無家可歸,只能住在收容所,父親依然沒有放棄希望。窮困潦倒的他從最底層的推銷員做起,最后成為全美知名的金融投資家。他用自己的行動鼓勵兒子,也向兒子傳達:幸福自己會來敲門。
看,父親用他的言傳身教,讓兒子懂得了如何從挫折中站起來。在鼓勵他人時,言語誠懇最為關(guān)鍵。而更重要的是,作為鼓勵別人的人,自己首先要有對抗困難的勇氣,這樣才能讓對方信服。
“如果你違反了三條規(guī)定中的任何一條,你的得分就會被扣光:一、如果你哭;二、如果你想要見媽媽;三、如果你餓了,想要吃點心!想都別想!”
在影片《美麗人生》中,集中營里的父親為了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存有戰(zhàn)爭的陰影,便跟孩子做了一個贏取積分才能坐上真正坦克的游戲。父親用輕松而認真的口吻告訴兒子游戲規(guī)則,其實是為了鼓勵孩子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中堅強地生活下去。
“有些魚是人們抓不到的。那不是因為它們比其他的魚更加敏捷、壯碩,而是因為它們擁有別的特質(zhì)。”
在影片《大魚》中,年輕時的父親這樣評價自己。這是他鼓勵孩子成才、追求理想的一種獨特表達。等到兒子長大,重新經(jīng)歷父親走過的路時,他才體會到父親說的“人總有必須奮戰(zhàn)的那一刻,也有必須接受現(xiàn)實的那一刻。木已成舟,只有傻子會繼續(xù)奮戰(zhàn),而事實是,我一直都是個傻子”這段話的真諦。不一定要做得跟別人一樣好,做你自己,努力了,奮斗了,你就成功了。
鼓勵并不是一味地催促他人上進,鼓勵的時候要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尊重他人的立場,維護他人的個性。
李強報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演講比賽。剛開始的時候,他還信心十足地要拿到名次??墒?,隨著比賽的時間越來越近,李強開始打退堂鼓了。
李強對他的好朋友王祥說:“我不想?yún)⒓颖荣惲?,我怕上臺太緊張,一下子什么都說不出來了?!?/p>
假如你是王祥,你會對李強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