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給外界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粗線條。實際上這也確實是山東人典型的性格特點(diǎn)之一。
山東人憨厚樸實。他們胸懷坦蕩,感情直露,天晴天陰,全掛在臉上。他們訥于言而敏于行,慣用實際行動來說話,看不起“嘴上功夫”??鬃釉唬骸扒裳?、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笨鬃邮巧綎|人,左丘明也是山東人。實際上不獨(dú)他們二位,山東人大都恥之。在他們看來,能說會道等同于花言巧語,甚至無異于騙子。
山東人素以節(jié)儉著稱。但是,山東人的節(jié)儉乃自我克儉,自己省吃儉用,對親朋鄰里又極為慷慨大方。諺云:“山東人好存糧,山西人好蓋房,河北人好穿衣裳?!鄙綎|人崇尚節(jié)儉,歷史上如此,今天亦然。
同時,山東人又特別重義輕利、豪爽仗義、助人為樂、先人后己,為朋友兩肋插刀。古代的秦瓊、宋江,現(xiàn)代的王廷江、韓金來等,都是仗義疏財之人。請客吃飯從不搞“AA制”,結(jié)賬爭先恐后。一瓢面供來賓,一杯酒端給客人喝。這都是在山東人日常生活中習(xí)以為常的事情。沂蒙紅嫂甚至用自己的奶水喂八路軍的傷員,這不是文藝作品中的加工編造,而是發(fā)生在革命老根據(jù)地臨沂的真實故事。
體魄強(qiáng)悍,粗獷剛烈,嗓門粗大,不善言辭,這是“山東好漢”給人的印象之一。小說家寫山東人,往往盡力刻畫山東人的這一面。瓦崗寨的程咬金、梁山泊的李逵,就成為典型的山東人的文學(xué)形象。這并非小說家虛構(gòu),即便是一樁與人為善之事,明明一片好心,可話從山東人嘴里說出來,就多了幾分粗獷,幾分火藥味。《故鄉(xiāng)的民性》一文中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外地人路過本鄉(xiāng),碰上大雪天氣,向一位老者詢問什么地方能找到旅館,老者搖頭不答。那人又向老者求宿,老者說:“你張口就找旅館,俺當(dāng)你嫌惡俺家里骯臟,容不得你這個貴客呢!”老者把客人安置在客房里,臉色冷冷地往里院去了,客人不敢再興求食之想,就餓著肚子睡了。一會兒,老者轉(zhuǎn)來,一看客人上了床,勃然大怒,罵道:“你怎么這么看不起人?當(dāng)俺一頓飯也管不起你?”客人抬頭一看,竟然擺下好幾樣菜肴,有酒有肉。大雪數(shù)日不停,老者天天酒肉招待。雪霽之日,客人不敢不告而別,留在客房里等老者出來。老者出來了,一看客人沒走,怪生氣地說:“怎么,你想叫俺養(yǎng)你一輩子么?”客人表示連日打擾,于心不安,想付給老者飯錢,老者大聲嚷著:“你從哪點(diǎn)兒看俺像個賣飯的?”客人急忙收回錢來,向老者道謝,老者更火了:“謝啥?幾頓飯也不能把俺吃窮嘍!”
山東人慎終追遠(yuǎn),家庭觀念重。春節(jié)、清明、中秋節(jié)必回家團(tuán)聚。除非天上下刀子,否則,那頓年夜飯是一定要陪父母吃的。
山東人特別愛家鄉(xiāng)。在歌曲《父老鄉(xiāng)親》中,“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山東老鄉(xiāng)、著名歌唱家彭麗媛唱出了所有山東人心中的濃濃鄉(xiāng)情。支邊去新疆幾十年的山東漢子,在采訪他們的攝像機(jī)面前,齊刷刷地跪倒,面對幾千里之外的齊魯大地,和著奪眶而出的眼淚,高喊一聲:“山東的父老鄉(xiāng)親,俺們給您拜年了!”這是他們思鄉(xiāng)之情的真實寫照。
(有刪節(jié))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也如此。但是因為地理和歷史原因,長期聚居在一個區(qū)域的人會形成非常有趣的“共性特征”,這就是“地方性格”。只有了解一個地方人的特有性格,才能在交往中自然地與對方打成一片,而不會因為“不知情”冒犯到對方。去查找一些相關(guān)資料,并且把你所知道的不同地區(qū)人的典型性格都寫出來,和同學(xué)們交流討論一下吧!也許你能從中學(xué)到很多知識、收獲很多樂趣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