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教學內(nèi)容:長春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九板塊第二課《劉姥姥二進榮國府》
教學目標:
1.品讀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場面寫具體的。
2.結(jié)合重點語句,推測人物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對名著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場面寫具體的。
教學難點:結(jié)合重點語句,推測人物的特點。
教學準備:ppt演示文稿。
設計理念:讀寫結(jié)合突顯學科特點,領(lǐng)悟仿說落實板塊目標,一課一得。
教學流程:整體感知——精品細讀——領(lǐng)悟升華——仿說仿寫——拓展延伸
課前談話:
同學們,我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是什么?(板書:閱讀、寫作、領(lǐng)悟),讀要讀懂內(nèi)容,寫要學習寫作技巧,并從中領(lǐng)悟作者的情感。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共同學習、欣賞和借鑒節(jié)選于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一個經(jīng)典片斷,讓我們跟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板書課題)。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知
齊讀課題,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剛才的問題。
你能用一個字概括課文內(nèi)容嗎?(板書:笑)課文就是圍繞笑進行的場面描寫。
文中寫了幾場笑?(兩場)重點寫了哪一場?(第一場)
設計意圖:從整體入手,感知主要內(nèi)容,直奔文章重點。
二、精品細讀
(一)精讀品析第一段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哪些人在笑?用筆圈畫出她們的名字。
按人物出場的先后順序說一說。
設計意圖:這一段描寫的人物眾多,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先梳理出哪些人在笑,哪些人不笑,為落實后面品析人物性格特點這一教學難點做好鋪墊。
2.這些人為什么而笑呢?(因為劉姥姥的話)
劉姥姥究竟有什么可笑之處?誰愿意讀一讀描寫劉姥姥的語句。指名讀文后回答問題。
(通過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和讓學生做動作,體會劉姥姥夸張的語言,詼諧的動作、神態(tài)十分可笑)
設計意圖:品味文本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初步感知劉姥姥幽默、風趣的性格特點。
3.看見可笑的劉姥姥,眾人有什么反應?(出示句子:眾人先還發(fā)怔,后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齊哈哈大笑起來。)指名讀句子。
什么是發(fā)怔?為什么發(fā)怔?“一想”在想什么?
小結(jié):這一句承上啟下,把笑的原因和結(jié)果都聯(lián)系起來,統(tǒng)領(lǐng)下文,從而展開對眾人笑態(tài)的細致描寫,安排多有層次!
4.眾人是怎么笑的呢?從每個人的笑態(tài)中我們能感受到人物怎樣的特點呢?
(1)學生研讀課文,同桌討論。
(2)反饋交流。
湘云:通過“噴”字看出她性格開朗、為人熱情、奔放。
小結(jié)讀書方法:你看!通過重點字詞就能品悟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這是一種很好的理解文本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繼續(xù)交流。
黛玉:通過換詞法理解“伏”(換成“扶”表達有什么不同?),體會黛玉體弱多病的特點。
小結(jié):一個“伏”字,就把弱不禁風的黛玉刻畫得淋漓盡致,可見作者選字用詞的精準。
寶玉、賈母:抓住“滾”“摟”二字來細細體會一個撒嬌、一個寵愛。
小結(jié):這一“滾”點明了寶玉在賈府無人能比的地位,而這一“摟”則揭示出祖孫倆人非同一般的親情和關(guān)系,筆墨之間,盡顯人物特點,這就是大師!
王夫人:一“指”隱含著什么?為什么不說話?(體會笑到了極致,或不便在賈母面前說破,感受王夫人端莊賢淑的特點。)
小結(jié):光指不說,含義深刻,這才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呢!
薛姨媽:抓住“也撐不住”,(原來一直是撐著的,為什么撐?是長輩,要有分寸)體會她矜持的特點。
探春:通過“合”體會她不拘小節(jié)、豪放的特點。
惜春:抓“揉”字體會她嬌氣的特點。
下人們:體會她們?yōu)槭裁匆岸恪薄叭獭??(想笑不敢笑,不能笑,不能在主子面前放肆,要時刻想著自己的職責:服侍好主子,從而體會下人們地位卑微可憐。)
小結(jié):“躲”“忍”之間,形象地揭示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作者對人物的刻畫真是入木三分?。?/p>
5.眾人笑得不可開交,有沒有沒笑的?(鳳姐、鴛鴦)
她們?yōu)槭裁床恍??你還從哪兒看出這是鳳姐是指使?(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理解“促狹鬼兒”的意思)透過“撐”你感受到什么?(有笑不能笑、撐住局面,讓劉姥姥繼續(xù)搞笑。)
小結(jié):圍繞“笑”的場面,這些不笑的人更意味深長,以靜襯動,作者表達情懷即深而不露又酣暢淋漓。
6.回顧這一部分:作者為什么先寫湘云,次寫黛玉?(形成鮮明對比)
為什么接下來寫寶玉、賈母?(賈府中有分量的人物)
接下來寫的是誰?(夫人們、小姐們、下人們)
小結(jié):這一段的人物安排有主有次,以靜襯動,層次井然,字里行間盡顯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點,選材是多么精妙??!
7.就讓我們把對人物特點的感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吧!(有感情的齊讀第一部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的字、詞去感悟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并體會到曹雪芹這位語言大師遣詞造句的精準、精妙,感悟經(jīng)典的精彩之處。
(二)精讀品析第二段。
1.第一場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第二場笑又是怎樣的呢?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讀后回答:笑的原因和結(jié)果是什么?
(1)理解“塞馕”一詞,體會劉姥姥語言的幽默。
(2)從“眼淚出來,忍不住”體會賈母開心地笑。
(3)抓住“捶”字體會琥珀作為下人的可憐,要服侍主子,沒時間笑,是忙中偷笑。
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對生活在底層人們的深切同情)
2.這一段為什么單寫賈母與琥珀?
小結(jié):賈母在賈府中的地位至高無上,她的笑極具代表性,而琥珀則是那些想笑不能盡情的笑,只能忙中偷笑的下人們的代表。如果說眾人大笑是“面”,那么主仆二人的笑就是一個精彩的“點”,“面”寫得詳細,“點”寫得簡略,以點帶面,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作者布局謀篇的本領(lǐng)實在是高明。
設計意圖:通過對賈母和琥珀笑與不笑的品悟,體會作者以點帶面,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ǎ鋵嵔虒W重點。
(三)體會表達情感。
過渡語:作者用栩栩如生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傳神的“群笑圖”,回顧課文,是誰引發(fā)了眾人的大笑?(劉姥姥)
1.對比品析劉姥姥與鳳姐的人物特點。
A.你認為劉姥姥是個什么樣的人?(幽默、詼諧、風趣)
明知鳳姐在戲弄她,拿她取樂,為什么她還要這樣做呢?(聰明、大智若愚,是她的生存之道,是她的高明之處)
B.你覺得鳳姐是個什么樣的人?(有心機,為達到討好賈母的目的,不惜捉弄劉姥姥,有笑不能笑,可悲)
2.體會作者怎樣的情懷?
小結(jié):對封建權(quán)貴的蔑視,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勞動人民是最快樂的。劉姥姥才是眾人笑的源泉,也是這篇文章的魂。
設計意圖:通過鳳姐、劉姥姥“一個背后策劃,一個甘心做笑料”的對比,體會這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并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落實教學重點。
三、領(lǐng)悟升華
結(jié)合板書師生互動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領(lǐng)悟到了什么?
總結(jié):通過閱讀,知道文章是圍繞“笑”來寫的,作者是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進行場面描寫,以精準的動詞來突出人物性格特點,人物刻畫生動傳神,做到以點帶面,詳略得當。而教材的編者在選編這一片斷時也是匠心獨運,煞費苦心,文章以賈母的一聲“請”開篇,又以賈母的話做結(jié)尾,使內(nèi)容更加完整,結(jié)構(gòu)更加嚴謹。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jié)文章的能力,讓學生從整體上感悟作者是如何把場面寫具體的,進一步領(lǐng)會作者用詞精準、用句精彩、結(jié)構(gòu)精致的寫作特點,從而對曹雪芹、對《紅樓夢》產(chǎn)生熱愛之情。
四、仿說訓練
文章只用寥寥數(shù)筆,就把笑的場面描寫得如此鮮活,人物形象刻畫得如此傳神,同學們想不想也像作者那樣寫一寫這幅“群笑圖”?請你以文中一個人物的身份,用第一人稱來描述這“笑”的場面。
這個片斷中除了抓動詞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更注重的是什么?(心理描寫)對,以第一人稱來寫,就要重視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和感受,這也是我們本單元習作訓練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