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書俠
高三數學復習課,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課型。由于課本中的知識受邏輯結構,以及學生智力與能力的約束,很多知識只能分散在不同章節(jié)和習題中,使知識呈局限性和分散性。因此,高三數學復習課一般采用的是根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考綱的理解和經驗,對復習內容進行知識點的羅列整理、例題講解、變式鞏固、歸納小結的課堂模式;它具有知識系統性強,能突出復習重點和便于操作的優(yōu)點。學生進入高三階段,知識量和知識難度大幅度提升,尤其是數學復習課上習題量的大大增加,這使得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如何上好高三數學復習課成為高三一線教師最為關注的問題。
高三數學總復習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幫助考生對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數學知識進行歸類、整理、加工,使之規(guī)律化、網絡化;對知識點、考點、熱點進行思考、總結、處理。從而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為扎實、更為系統,具有實際應用的本領,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將學生獲得的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使學生做到:總復習全面化,普通的知識規(guī)律化,零碎的知識系統化。上好復習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連續(xù)幾年教高三數學,我感觸頗深。下面我從四方面談談自己在高三數學復習課教學中的反思與體會。
1.師生共同參與知識點的梳理
開始復習一章內容時,總要對該章的知識要點,包括對概念、公式、定理等進行疏理。以前,我總認為知識點的梳理就是老師在黑板上講,學生在下面記,因為老師總比學生熟練,這樣既節(jié)省時間,又能給學生呈現出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其實不然,這樣做一方面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只是一味被動接受,沒有機會動腦想一下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另一方面不但沒有節(jié)省時間反而浪費了時間。高三學生對所復習內容已有所了解,甚至有些同學已掌握得較好,只是知識網絡的某一處或幾處沒有澄清,所以只給學生補充上這一部分即可。因此,學生與老師必須清楚彼此需要什么,這就需要師生共同參與,共同梳理。先布置學生進行單獨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準備,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交流,分析哪些是本章必須掌握的知識要點和重點,對涉及的公式、定理的來龍去脈和對知識要點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由班級中的基礎較好的同學出來現身說法,再由其他同學補充,最后由老師加以點評補充。這樣,既充分復習了本章知識點,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學案導學,先做后講
以前,學生習慣于先聽老師講,再根據老師講的去練,這樣其實老師是在“灌”學生,需要的不需要的一起灌,學生毫無目的地聽課,練也是生搬硬套,照葫蘆畫瓢,大大降低了課堂效率,也容易使學生陷入題海。在我們學校,這種“先做后講”的教學方式已被老師們運用得心應手,也受益匪淺。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才是他們真正掌握的東西。按傳統的說法就是:師傅的任務在于度,徒弟的任務在于悟。高三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廢除“注入式”、“滿堂灌”的教法。復習課也不能由教師一人講解,更不能成為教師展示自己解題“高難動作”的“絕活表演”,而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主動積極地探索活動中實現創(chuàng)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智慧,提高數學素養(yǎng)。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任務是點撥、啟發(fā)、誘導、調控,而這些都應以學生為中心。復習課上有一個突出的矛盾,就是時間太緊,既要處理足量的題目,又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二者似乎很難兼顧。我們可采用“焦點訪談”法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因大多數題目是“入口寬,上手易”,但在連續(xù)探究的過程中,常在某一點或某幾點上擱淺受阻,這些點被稱為“焦點”,其余的則被稱為“外圍”。因此,我們大可不必在外圍處花精力去進行淺表性的啟發(fā)誘導?!昂娩撘迷诘度猩稀?,要在焦點處啟發(fā)學生探尋突破口,集中學生的智慧,讓學生的思維在關鍵處閃光,能力在要害處增長,弱點在隱蔽處暴露,意志在細微處磨礪,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
3.注重總結規(guī)律,加強基本思想方法的滲透和提煉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一種現象,講過的題學生仍然不會做。反思一下,原因是老師講這道題時僅僅把思路講通了,步驟板演了,卻沒有講為什么這樣做,也沒有總結題目所考查的知識和思想方法是什么,學生自然無法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應注意多總結,多提煉,常歸類,一道題的題眼在哪兒,這種條件下往往怎么做,一般要注意什么,做法上有什么規(guī)律,考查的是什么思想方法等要經常掛在嘴邊。這樣時間長了,學生的審題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另外,要特別強調基本思想方法,高三數學教學的一個典型特征是問題解決思路廣,方法多,學生容易追求巧解,但是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實用的范圍都比較小,簡單變動一個條件或一個結論,學生就會喪失解題能力,因此巧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理應首先追求解題的通法——基本思想方法。方法是關鍵,思維是核心,滲透科學方法,培養(yǎng)思維能力是貫穿數學教學全過程的首要任務。通過練習的評講過程,應該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對問題的化歸意識得到加強。訓練“多題一解”和“一題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羅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對比,從而揭示最簡或最佳的解法。
4.注重與學生溝通
高三學生,學習壓力重,情緒波動大。有些同學貪多求快,囫圇吞棗;有些同學急于求成,想一蹴而就;有些同學取得一點成績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及時了解與反饋,通過溝通和交流,互相激勵,讓學生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我們學校開展了“教師與學生談話”的活動,師生面對面真誠交流,相互溝通,相互了解,增進感情。這樣,一方面可以及時幫助學生改變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有助于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這項活動一直受到教師、學生及家長的好評。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經驗和體會。當然,學無止境,教無定法,何況時間在變,學生在變,我們應當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積累,努力上好高三數學復習課,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