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
小學英語教學應努力做好創(chuàng)新教育,不失時機地培養(yǎng)小學生有良好的英語思維和英語語感,達到學以致用,交際自如的目的。為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著重從以下四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一、賞識創(chuàng)情,以情導思
任何成功的教育都離不開一個“情”字,否則就成了無“情”的教育。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賞識。表明教師對學生的熱情與期待,會使學生產生信賴和積極向上的心理力量,能產生堅強的自信心,具有“皮格馬利翁效應”。因而,在英語課堂上,我盡可能做到:溫和一點,親切一點,輕松一點,形象一點,幽默一點。我盡量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提出不同看法,在人格上給學生平等的地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我對學生的學習注重過程評價,多以鼓勵為主。當學生回答不上時,我就會用激勵的話語“Try it again!”“It doesn''t matter!”讓學生感到“我真不錯”“我說英語真好”。讓每個孩子在英語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加強孩子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增加孩子們學習英語的動力。
二、精心擺景,以景拓思
心理學家在研究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問題時指出: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不會自然涌現,它取決于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況。在課堂上,我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表演,一起玩,精心設景。開創(chuàng)一種敢說英語,爭說英語,愛說英語的新局面。例如,在教學第四冊第5單元《Howmuchisit?》時,在學生掌握了有關購物用語的語言知識后,我把講臺布置成商店實景,讓學生進行購物對話表演。
T:Good morning.What can I do for you?
P:May I have a pair of slippers?
T:Yes,Here you are.
P:How much is it?
T:Five yuan.Any thing else?
P:May I have four apples?
T:Ok,oh red apples or green apples?
P:Red apples.
T:Good,Here you are.
P:How much are they?
T:Ten yuan.Please.
P:Here''s the money.
T:Thank you.
P:Thanks,Good bye.
通過運用學到的知識在真實情景中扮演角色進行對話,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三、巧妙設問,以疑激思
好的課堂提問,有利于師生交流;有利于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在教學26個英語字母時,我畫了棵美麗的蘋果樹,樹上有25個字母蘋果。這時可向學生提問:26個字母蘋果,哪一個被小調皮摘走了?這時學生會積極地思考,尋找26個字母的順序,總想最先找出少了哪一個。等同學們找到問題的答案后,我又馬上問:誰能把這個字母放入正確的單詞中?學生的大腦馬上又活躍起來了,爭先跑到黑板上寫下正確的單詞。然后試著問大家:“Is that right?”大家還給他一個笑臉“Yes.”課堂氣氛活躍,把學生帶入了知識的環(huán)境之中,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更促進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四、靈活唱歌,以曲增思
音樂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不分國界,以優(yōu)美的旋律征服每一個人的心。用唱歌的方式把學生領進學習英語的門檻,尤其適合小學英語教學。從《ABCsong》《Happy Birthday to you》到《Happy New Year》這些歌曲幾乎每一個兒童都能朗朗上口,音樂的魅力由此可見。在英語歌曲中學習單詞、詞組、句型和語法。既能減輕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又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新知識,更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我就鼓勵學生通過一些簡單、通俗、每個孩子都會唱的童謠,填入新學的句型。每個句型就唱一首英語歌曲,那么學生們就可以學會不少英語歌曲和句型了。
總之,一堂好的英語課,猶如一首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張馳有致,充滿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教學中要讓學生不斷具有創(chuàng)新的欲望,讓學生掌握獨立思考,自我體驗,深入探究,敏銳洞察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