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
隨著對腫瘤演變過程了解程度的提高和臨床實踐經(jīng)驗的豐富,“腫瘤是一種慢性病”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們的共識。然而,不斷涌現(xiàn)抗癌新藥、新方法,一味追求“根治”的過度治療卻在臨床上屢見不鮮。國家中西醫(yī)結合腫瘤重點學科、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腫瘤科歐陽學農主任日前指出,惡性腫瘤的臨床治愈并不等于沒有癌細胞,也不意味著基因癌變的消除和癌的永不復發(fā)。,因此,對腫瘤細胞的“鎮(zhèn)壓”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適可而止,要讓健康的細胞、組織、器官休養(yǎng)生息,實現(xiàn)機體與腫瘤的“和平共處”,達到長期帶瘤生存的目的。
腫瘤是一種慢性病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等國際機構已經(jīng)把惡性腫瘤定義為一種慢性病。像糖尿病、冠心病等典型的慢性病,其治療特點是:大多數(shù)采取較為保守的治療措施,只有在疾病急性發(fā)作的情況下才使用比較猛烈的手段來控制其發(fā)展,目的是讓機體與之長期和諧相處,而不是像現(xiàn)在“生命不息,治療不止”。如果把“征服腫瘤”定義為不再有腫瘤或者腫瘤出現(xiàn)后可以一勞永逸地把它永遠消滅,都是不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在腫瘤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必須明確,腫瘤治療的目的是要讓患者活得更有質量,更有意義,生活質量不僅僅包括腫瘤的消退,還包括更重要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等的改善和恢復。因此,不僅僅是一心要把病灶除掉,還要將以“疾病為中心,最大限度地殺滅腫瘤細胞”的征服理念讓位給“以病人為核心,爭取最好生活質量”的和諧理念。
“腫瘤病人1/3是被治死的,1/3是嚇死的,1/3才是因疾病死亡的!”歐陽學農主任介紹,在我國,腫瘤治療存在著相當大的隨意性和不規(guī)范性。在大多數(shù)人的心目中,認為得了惡性腫瘤,只有手術切除或者放療、化療,才能將癌細胞殺死,才能康復——這也是大多數(shù)患者和家屬的希望。其實,惡性腫瘤患者病情錯綜復雜,對其治療應該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該采用哪種治療方法,需要根據(jù)病情來定,而并非像一般人想象得那么簡單。如果是早期,可以手術切除病灶,加上化療或者放療,有可能根治。如果是晚期已經(jīng)發(fā)生轉移的患者,便不適宜做手術。如果硬要手術,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會增加病人的痛苦,降低生存質量,浪費金錢,最后還是人財兩空。
惡性腫瘤多是人體內代謝失調引起的,如果致癌因素不清除,機體的生理和代謝沒有恢復正常,即使我們有能力把腫瘤完全徹底地消滅,但病人身體內仍然處于“宜癌”狀態(tài),最終難以逃脫惡性腫瘤再生或者復發(fā)的厄運。歐陽學農主任認為,惡性腫瘤的治療一定要從病因、病機人手,治療上要做到“以人為本”,要以最大限度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為終極目的。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應該針對病情,采取不同的對癥治療方法,以改善癥狀,減輕痛苦,讓患者與癌“和平共處”,從而達到延長壽命、提高生存質量的目的。
“腫瘤還在,錢沒有了,人也沒有了!”
“惡性腫瘤意味著死亡”的觀念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患者被診斷出惡性腫瘤,很難設想不去積極接受治療或醫(yī)生不會予以及時而強有力的治療。因而在追求治療效果時,醫(yī)患雙方可能共同存在“寧左勿右”的心理現(xiàn)象。在制訂治療方案時,往往過于注重對腫瘤的徹底殺滅或根治,采取的是“以暴制暴”、“以毒攻毒”的戰(zhàn)爭模式,從而導致療程過長、劑量過大或手術范圍的擴大化,結果往往是出現(xiàn)“腫瘤還在,錢沒有了,人也沒有了”的悲劇。
臨床上,手術只能切除肉眼可見的局部腫瘤,考慮到惡性腫瘤常常無明確的界限,以及易出現(xiàn)鄰近淋巴結的轉移,許多醫(yī)生認為,腫瘤的手術范圍應越大越好,有時甚至不惜切除一些重要器官,結果導致創(chuàng)傷加重,并發(fā)癥增多,甚至危及生命;化療為指數(shù)殺傷,缺乏選擇性,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造成損傷和破壞,會引起一系列毒副反應;而放療對癌細胞的殺滅也是有限的,對腫瘤周圍正常組織也有損傷,特別是不為人們所重視的遠期慢性損傷,對人體危害更大,且很難恢復;這些并發(fā)癥對患者身心造成的痛苦,遠遠超過了腫瘤本身。還有一些患者過度迷信中藥的抗癌作用,盲目地使用各種“秘方”和“偏方”來治療腫瘤,結果不僅增加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而且還延誤了腫瘤的最佳治療時機。
長期觀察發(fā)現(xiàn),并非所有的惡性腫瘤都是危害機體的主要因素和導致死亡的直接原因。臨床上,部分高齡惡性腫瘤患者在沒有采取手術、放療、化療等強烈干預措施的情況下,也能帶瘤生存較長時間,而最常見的是許多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在過度治療中加速死亡。當然,也存在少數(shù)醫(yī)生由于受利益的驅動,放棄傳統(tǒng)的治療手段而去追求技術尚不成熟、療效尚不確切、費用較高的新藥物、新方法。即使是經(jīng)典治療方案,亦熱衷于盡可能地使用新藥,擴大適應證,延長療程。這些都是不正常的現(xiàn)象。
回時,也有部分患者本人和家屬以及親友,治病、保命心切,不惜血本使用各種大量的價格不菲的進口藥、新藥、營養(yǎng)藥,甚至病急亂投醫(yī),胡亂下藥,造成過度治療,反而加重了病情。
“科學和諧”的腫瘤治療
有人認為,對晚期患者實行對癥治療、姑息病灶存在的治療方式,似乎不太人道。對此,歐陽學農主任認為,這時候的防守就是最積極的進攻。如果對病人過度治療,對晚期腫瘤患者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目前,西醫(yī)治療惡性腫瘤的方法,無非是手術、放療和化療,被稱為治療的“三板斧”,但卻不一定適合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臨床上常??梢砸姷?,惡性腫瘤病人的死亡不是因為腫瘤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過度的、積極的殺傷性治療所致。例如對高齡患者,治療就需要特別謹慎,因為很大一部分高齡患者通??梢浴皫О┥妗?,這時候如果強求手術、放療或化療,反而會促其病情惡化。
讓患者與癌“和平共處”,拋棄“以暴制暴”、“以毒攻毒”的過度治療模式,是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癌癥觀念的一種根本轉變,是以提高臨床獲益率為根本目的的。歐陽學農主任談到,當惡性腫瘤發(fā)展速度很快時,必須迅速采取上述“三板斧”的治療手段來解除腫瘤對人體的威脅,但一定要適可而止,盡量縮短時間與“打擊面”。在這個基礎上,采用分子靶向藥物、中藥等各種現(xiàn)代醫(yī)療科技方法和手段,“調控”并“穩(wěn)定”腫瘤細胞的活性。使惡性腫瘤像糖尿病、高血壓病一樣,患者與之長期和諧共存,將是惡性腫瘤最可行的治療方法。
“帶癌生存不是夢”!歐陽學農主任介紹說,首先是“信心第一”,病人的精神狀態(tài)直接決定病情惡化的進度;此外,科學合理的飲食十分重要,經(jīng)常吃瘦肉、淡水魚蝦、蔬菜、水果和一些高蛋白食物,忌食那些辛辣食品等,補品中也只服用那些平和的、滋陰的為佳。
(編輯 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