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接手新班后,看著三十多張稚嫩的小臉,我信心十足。但和孩子們接觸幾天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在課堂上什么樣的坐姿都有,桌椅也擺放不整齊,桌上的物品堆得亂七八糟。這個年齡的孩子本應該會做的事情他們卻不會做,很多孩子不懂得關愛身邊的人,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怎樣改變這些孩子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偶然間,從大隊部給學生留的一項實踐作業(yè)中,我得到了啟發(fā)。重陽節(jié)時,大隊部讓每個學生給自己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送上一個自己親手做的小禮物,也可以幫他們做家務或者洗洗頭、洗洗腳、剪剪指甲,還可以為他們送上祝福的話語等等。第二天,我詢問了幾個孩子,他們都把這項作業(yè)完成得很好,這讓我很吃驚。
后來學校又相繼搞了很多次這樣的實踐活動,效果都很好。尤其是教師節(jié)那天早上,校園里飄滿了花的香氣,學校每個大隊委手里都拿著一束鮮花,當我剛剛走進校門的時候,所有同學都向我祝賀節(jié)日快樂,并送給我一朵紅色的康乃馨。此刻,接到花的我真的幸福得像花兒一樣綻開了笑臉,感受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光榮。
經(jīng)歷了這些之后,我想,作為班主任為什么不在班里也多搞一些類似的鍛煉學生能力的實踐活動呢?為此,我精心制定了培養(yǎng)計劃。首先我從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入手,讓他們每兩天洗一次紅領巾,讓父母教他們掃地,然后第二天我分小組對他們進行檢查評比,給做得最好的學生頒發(fā)小紅旗粘貼,以示鼓勵。雖然孩子們做的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畢竟這才剛剛開始,我對他們依然充滿了信心。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細心指導和實踐鍛煉,他們都練就了一身勞動本領。轉眼間,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現(xiàn)在我不在班級時孩子們也能把班級打掃得干干凈凈,物品擺放得整整齊齊。一次家長會上,幾位家長感激地對我說:“孩子自從上學后,在家里知道幫助我們掃地、撿桌子了,自己的事情也能夠自己做了,是學校鍛煉了孩子的能力?。 甭牭郊议L的一席話,我倍感欣慰。平時的生活中,孩子們對自己的勞動成果也格外珍惜,看著黑板一角飄動的衛(wèi)生流動紅旗他們個個臉上洋溢著燦爛的微笑。
班主任工作中,我還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文明、道德、禮儀教育。利用假期讓學生背誦《弟子規(guī)》一書,讓他們學會孝敬父母,誠信待人;給他們講解學校走廊展板上的“脈”文化,讓他們了解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我國古代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此外,學校還專門設計和印發(fā)了“家庭養(yǎng)成教育登上成功島”的笑臉表,請家長根據(jù)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認真地涂表,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孩子每天都爭取得到一個“紅笑臉”。這些活動大大促進了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覺得孩子們真的變了,變得讓我欣喜,讓我放心,我也深感到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今后我還會在這方面不斷探索,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健康的個性、人格和習慣。
(責任編輯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