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少英
摘要: 小學英語教學評價是以人為本的、動態(tài)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評價體系主要體現(xiàn)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適時、正確、靈活、有效地運用評價方式,會對教學成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教學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
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離不開課堂、生活,也離不開教學評價。小學英語教學評價是以人為本的、動態(tài)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全面發(fā)展,使教師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評價體系主要體現(xiàn)主體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樣化。評價分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在英語教學中靈活、有效地應用各種評價方式,能極大地推動學生和教師的發(fā)展。
一、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所取得的成績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tài)度、策略等方面的發(fā)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合作精神。為了使評價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應建立開放寬松的評價氛圍和多元的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的有效應用有以下幾種。
(一)自我評價
小學生活潑,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只要欲望被激發(fā)出來,主動地去學,便能產生高效率。小學生領悟力和可塑性很強,可以通過自我評價,對自身的行為產生責任感,并以此為動力。學生的自我評價方式很多,比如建立“個人檔案”,學生做好表格,記錄每天的學習、表現(xiàn)情況,并收集好試卷、作品、小制作等,學生在此過程中能提高自我評價和自我管理意識。
學生的自我評價也表現(xiàn)在對心理的評價上。英語教學重在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全身心健康發(fā)展也是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放、寬松的氛圍中學生能愉快地學習,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對學習充滿上進心,與同學友愛相處,并以此為樂。
(二)小組評價
一滴水掉進海里,會取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一個學生融入集體中,會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小組也是一個小集體,小組之間的評價可以讓學生看到自己更多的優(yōu)點,聽取更多的意見,同時促進彼此的發(fā)展。小組評價方式有合作交流、手工合作等,在此進程中學生能增強競爭力,也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培養(yǎng)合作精神。
(三)教師評價
小學生正處在心理和智力飛速發(fā)展的階段,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特點,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另外還要考慮到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不能對學生苛求,應采用多元的評價方式。
1.贊美性評價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教師讓學生反復多次獲得成功,體驗成功的樂趣,就能引起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產生比較穩(wěn)固的學習動機。在教學中,教師多采用表揚和鼓勵,使用夸張的表情和熱情的語調對學生進行贊美性評價。譬如:在學生參與和完成課堂活動時,使用“Good. 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等贊美性語言。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不要馬上說:“No. Youre wrong.”而要鼓勵他們:“Try again. Dont give up. Please think it over.”然后可以面向全班問:“Who can help him/her?”這樣做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精神,更重要的是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留心下一個他能回答的問題,準備再次讓他“表現(xiàn)”,然后號召全班同學豎起大拇指對他說:“Good! Good! Very Good!”實踐證明:學生會從教師一句肯定性的語言,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滿意的手勢中得到激勵,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群體也能對個體學生取得的成績做出肯定的贊美和反映,激勵其提高。
2.綜合性評價
綜合評價就是擴展對學生的評價范圍,達到“東方不亮西方亮,最后方方都亮”的效果。如有的學生語言學習能力不強,但繪畫很好,教師可以在班里舉辦畫展,對畫畫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并鼓勵學生用英語多對自己的畫進行描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積極對學生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進行表揚,讓學生體驗成功。在教學中遵循靈活機動的評價方式,多給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讓學生處于輕松、愉悅、向上的教學環(huán)境中。
3.期望性評價
教育心理學中的“期望效應”表明,教師對學生的看法期望會貫穿于言行之中,影響學生的積極性,那些被教師期待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成績果真頗佳;而那些被認為只能取得較低成績的學生,成績也確實較低。由于學生會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發(fā)展,教師應堅持以找優(yōu)點為評價的出發(fā)點,突出正面的鼓勵性和期望性評價。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心靈,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善于鼓勵和表揚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更自信,更積極。
4.小測評價
教育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教師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僅用一張考卷或一次表現(xiàn)進行評價是很片面的。采用靈活多樣的測試方式,往往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如減少總結性考試,平時多開展形成性的小測,如單元測試、唱歌、描述圖片、講故事、作文等,產生“低起點、小步子、快反饋”的效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不斷提高。
二、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是檢測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fā)展程度的重要途徑,也是反映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終結性評價以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力爭科學地、全面地考查學生在經過一段學習后所具有的語言水平。測試應包括口語、聽力、筆試的綜合形式,全面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谡Z測試重點放在考查學生實際交際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方面上。聽力測試應著重檢測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的能力。筆試測試應增加具有語境的應用型試題,突破單純語音知識題和單純語法知識題的束縛。
總之,綜合評價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應相互促進。在各類評價活動中,學生是積極的參與者和合作者。評價能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的自我調控能力的發(fā)展,明確努力的方向。適時、正確、靈活、有效地運用評價方式,會對教學成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全面地看待學生的發(fā)展,有利于教學順利進行,是評價必須遵循的原則。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師范教育中心.小學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