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芳芳
英語作為外來語種,無論是語言環(huán)境還是學生對英語的認知程度,都需要我們研究、摸索出一條更加適應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生的教學思路。憑借自己對英語教育的實踐探索與研究,我歸納出以下心得供教育界同仁探討。
1.過三關
1.1語音關。
在預備課程中教授語音時,我花了很長時間讓學生認識并會讀每個音標,尤其是元音。現(xiàn)在學生看書后的生詞時,基本可以讀出來了?,F(xiàn)在再教單詞重音和音節(jié)時難度自然大大降低了,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會出現(xiàn)完全聽不懂的情況。平時在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多讀多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另外,我很重視每天的早讀?!耙荒曛嬙谟诖海惶熘嬙谟诔俊?,早讀課上,我要學生大聲朗讀,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又可增強記憶。
1.2詞匯關。
我認為詞匯是學英語的基礎,而學生多認為單詞太多,難記。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單詞時先讓學生自己讀,我主要教那些他們認為難讀的詞。這樣可以縮小生詞量,記憶起來也比較容易。課堂上講單詞用法時,我舉一些很容易的例子,讓學生自己翻譯。此外,我要求學生通過記句子記憶某些單詞的用法。例如let,我叫他們記住他們最熟悉的一句話Let me see,這樣就記住let的用法了。學好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死記硬背”?!八烙浻脖场彪m然不能說是好方法,但學語言卻離不開“死記硬背”,至少初、中級階段是如此。
1.3語法關。
上完預備課程之后,我沒有上英語課,而是上了一節(jié)語文課,主要講句子結構及形容詞和副詞的用法。學生對這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不至于一點不懂。現(xiàn)在我的學生一拿到句子基本上可以找到主謂賓,考試時也可以自己根據(jù)所學進行判斷來做題,因而做翻譯題的情況好了很多。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上語法課之前,我會做好充分準備,主要是備難點,備例句,備習題。因為這份教材我教過一遍,再講時便會把學生易犯錯誤的地方著重講解。語法課上我注重操練,并適當補充一些內容。
2.注重情感教育
2.1以情感教學促進學習動機的生成。
學習動機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關鍵因素,動機是人類思維和情感產(chǎn)生能動性的第一步。在英語教學中應當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必須先從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出發(fā),了解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以事實作為依據(jù)深入淺出地為學生講解學習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內容,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具有情感教學意義的課內外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教學中,只有使學生具有正確導向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文化和語言的積極情感,才可以將充足的學習動力貫穿于英語學習的始終。在認識到英語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而是將來發(fā)展和未來社會的需要時,才能喚醒學生對外語學習的內心愿望。
2.2通過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推動力,要實現(xiàn)對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除了使學生明白英語學習對于自身及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之外,還需要教師自身對先進教學理論和英語發(fā)展進行深入研究,保持英語教學與時代發(fā)展的一致性。教師需要了解當前環(huán)境下學生心理的特殊表現(xiàn),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拘泥于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保持學生英語學習中的新鮮觸覺,靈活運用征文、朗誦、歌曲等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合初中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運用英語語言功能的過程中獲得認可,找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3.運用歌曲教學
3.1使用英語歌曲導入新課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上新課前學唱一首跟所學內容相關的英語歌曲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好方法。動感的音樂、歡快的曲調,再配上幽默的歌詞,能深深地吸引住學生,使他們以最佳精神狀態(tài)進入課堂學習。如學習星期的名稱就選唱《The days of the week》這首歌;在教數(shù)字時學唱《Ten little fingers》。
3.2在課堂中途使用英語歌曲調節(jié)課堂氣氛。
中學生活潑好動,有效注意時間較短,興趣廣泛但比較短暫??菰锏慕虒W方法,單調的教學手段會阻礙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所以,在課堂中途使用與所授內容相關的英語歌曲,或一句,或一段,改變朗讀的方式,變枯燥為豐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習“I have ...”這一句型中,我在課堂中教唱《OH BEE, OH MEE》 這首歌并配上蜜蜂飛舞的動作,學生興致勃勃。在教“Is this a ...?Yes ,it is .No ,it isnt.”時,在教唱歌曲《Are you Betty?》后,讓學生填入歌詞,課堂學習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
4.課堂教學分層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層次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樣的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也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并靈活調整。
分層教學法,采取“大班導學,小組議學,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針。根據(jù)備課要求,授課著眼于B層中等學生,實施中速推進,課后輔導兼顧A、C優(yōu)差兩頭,努力為后進生當堂達標創(chuàng)造條件。具體做法是:上課時合為主,分為輔;課后則分為主,合為輔。做到對A層學生少講多練,讓他們獨立學習,注重培養(yǎng)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其解題的技能技巧;對B層學生,則實行精講精練,重視雙基教學,注重對課本上的例題和習題的處理,著重在掌握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上下工夫;對C層學生則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點,淺講多練,查漏補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時進度以A、B兩層學生的水平為標準,上課以A、B兩層的要求為公共內容。課堂提問要注重層次性,具有啟發(fā)性,及時點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跳一跳,夠得到”,只要努力,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課堂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積極引發(fā)各層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化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學生英語.淺論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2]詹雅琪.初中英語課堂分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