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慶國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基礎?!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識字教學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重點。小學語文教師掌握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遵循小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
識字教學的對象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動、愛玩,有意注意大約為20分鐘,喜歡接觸形象的、具體的、有趣的東西,記憶力比較強,但容易忘……即使是那些“神童”也同樣是通過與他們的心理特征相適應的內容和方法而獲得、產生興趣的。
小學生識字,切不可忽略這一普遍的、規(guī)律性的特點。識字教學要從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為兒童接受新知識提供方便。比如識字教學的內容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教學形式要生動活潑,教學難點要分散,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使兒童喜聞樂見,易于接受,易于記憶。
教材內容雖符合兒童認識規(guī)律,但教材要靠教師貫徹實施。如果教學中不遵循兒童的認識規(guī)律,則仍然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影響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機械地讀、抄、寫,小學生從精神到肉體都會感到疲倦厭煩,影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因此,越是在低年級,越是在學齡初期,越要講究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越要善于組織小學生學習,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要根據教材和小學生的實際,盡可能地采用實物、標本、模型、圖畫、幻燈片、錄音、動作、表情或語言描繪等手段,把生字詞的第一印象深深印在學生的腦海里;還要引導學生的眼、耳、舌、手等感觀參與獲得新知識的活動。瞧瞧、聽聽、聞聞、摸摸、嘗嘗、做做,有時候遠遠勝過單純地聽、記、背。因為這樣做,不僅能強化漢字音、形、義的聯(lián)系,而且符合兒童愛動、好奇、容易接受具體形象的事物等心理特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強寫字指導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是鞏固漢字的手段?!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小學生要“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能感受漢字形體美”。因此,教師指導學生寫字時,一方面要耐心細致,另一方面要特別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喜歡寫字,才能達到寫字的要求。
2.1加強寫字技能的訓練,確保寫字規(guī)范。
教學生寫字要靠指導,更需示范,教師要平時練出一手好字,在黑板上寫字更應注意規(guī)范,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要首先做到。還要注意教會學生寫字姿勢,包括怎樣執(zhí)筆、運筆,以及漢字的筆畫、偏旁、結構的寫法。學生書寫時,教師要巡回指導,隨時提醒學生的寫字姿勢,提醒學生注意整個字的結構特點和各部分的比例,發(fā)現(xiàn)共性問題重新指導,及時矯正。
2.2重視寫字的批改。
寫字批改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識字教學的繼續(xù)。部分教師對學生寫字的批改存在一種簡單化的現(xiàn)象,只看學生寫得對不對,不看學生寫得好不好,忽略了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神韻等是不是符合要求,這種做法嚴重影響了學生寫字水平的提高。教師的不認真批改導致學生作業(yè)中錯字、別字現(xiàn)象屢見不鮮。因此在寫字批改上,我們不僅要看學生寫得是否正確、端正,而且要從字的結構、筆畫方面研究品味,引起學生對寫字的重視。
2.3營造濃厚的寫字氛圍,把寫字教學推向新的高度。
寫字不僅是寫字課,它伴隨著小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注重寫字氛圍的營造,是提高寫字水平的有效途徑,如:在教室內開辟寫字專欄,每天安排10—20分鐘的寫字課時間,定期展出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鼓勵先進,營造比較濃厚的寫字教學氛圍,充分發(fā)揮其對學生寫字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用。
3.識字教學的內容和要求
漢語識字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識記漢字的字音、字形和字義。對于不同的學習內容,應明確相應的學習要求。
3.1字音。
對于生字的讀音,一要讀準字音,二要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三要準確地拼寫音節(jié)。在學習字音時,要多讀。教師要先范讀、領讀,學生聽讀、跟讀,然后過渡到學生獨立識讀。對于同音字、多音字,要聯(lián)系已學過的知識,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師給予必要的辨析和講解。聯(lián)系字形、字義的學習,或者同音辨形析義,或者同形辨音析義,將單個字的讀音放在詞、句中辨析,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分析。
3.2字形。
對于生字的字形,一要明晰漢字結構,二要弄清字的筆順,三要了解構造特點,四要字形書寫正確,努力做到端正、整潔、美觀。分析生字字形時,教師要講清漢字方塊特點及偏旁、部首組合漢字的造字特點。必要時結合具體生字的學習,了解一些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方面的知識,對一些典型的漢字進行拆分,了解其構造特點,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漢字的了解。
教師要加強寫字指導,做好寫字示范,一筆一畫地引導學生正確書寫,做到筆順正確,筆畫規(guī)范,字形美觀,執(zhí)筆方法、寫字姿勢合乎要求。還要注意漢字手寫體與印刷體在字形方面的細微差別。
3.3字義。
對于生字的字義,一要明確生字的基本義、常用義,二要了解其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在辨析字義時,宜將音、形、義三者結合起來整體把握,加強組詞、造句練習,在多種語言環(huán)境中比較字義的差別,求得對字義全面準確的理解。
4.多渠道拓展識字資源
學生很難通過40分鐘的課堂教學完成識字學習任務,所以教師要多渠道地開發(fā)識字資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充分利用課內外的一切資源幫助學生識字。如發(fā)動家長寫一些器具名稱的卡名,貼在相應的實物上,讓學生進行實物識字;收集學生吃零食的包裝,認識包裝袋上的漢字;讓學生輪流當小老師,將自己在課外看電視、看課外書時認識的字教給全班同學;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開發(fā)識字課件……這些都是好的識字方式,會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識字效果。
參考文獻:
[1]史美花.小學識字教學的途徑.
[2]秀容.小學低年級如何進行識字教學.
[3]貓樂園知識庫.小學識字教學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