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巍
摘要 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具有“業(yè)務威信、道德威信、人格威信”等教師威信。師范教育中要注重學生“教師威信”的培養(yǎng)和形成。
關鍵詞 師范教育;教師威信;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5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489X(2012)12-0091-02
Attention Needed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Teacher Prestige in Normal School Education//Yang Wei
Abstract A competent peoples teacher should command prestige in, inter alia, professionalism, morality and personal quality. In normal school educ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haping and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prestige for its students.
Key words normal school education; teachers prestige; teaching quality
Authors address Physics Department of Hebei National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e, Hebei, China 067000
教師的威信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根基。教師的身份、學識、能力等方面,在學生心理上引起的是一種順從、接受支配的態(tài)度反映,這是威;教師以自己的良好的行為表現(xiàn),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尊敬、信任的情感反映,這是信。教師在威與信的結合中,表現(xiàn)出一種令學生感到尊嚴與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這便是威信。
教師威信高低,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德高望重的教師,假如要調入“老大難”的班級,人未到,而名先聞,渴望的眼神盼望早日到來,受到熱烈的歡迎,工作會事半功倍;而沒有威信的教師在教育學生工作中會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勞無益。有威信教師的贊揚,會使學生產(chǎn)生光榮和自豪感,并激起“更上一層樓”的信心;而威信不高的教師贊揚,則引不起學生心理震動。有威信教師只要用輕微言語譴責和眼神暗示,即可達到制止學生不良行為的目的;而缺乏威信的教師,有時即使用嚴厲的訓斥處罰,學生也無動于衷,由此可見教師的威信在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威信需要通過言傳身教來實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過硬的業(yè)務素質和完美的人格魅力,以樹立較高的威信。
作為師范院校,其任務是為各級各類學校培養(yǎng)合格的人民教師。在師范教育中,要注重學生“教師威信”的培養(yǎng)和形成。
1 業(yè)務威信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一些個性不同、求知欲望強的學生,教師在學生的印象中應是各方面知識淵博、多才多藝的。一個博學多才、教學能力強的教師會得到學生的敬佩。學生正處于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他們具有強烈的求知欲,興趣廣泛,總是想尋求自己學習、生活上所遇到的問題的答案,如果能較好地解答他們的問題,滿足學生對教師的角色期盼,那就會很快在學生中樹立起威信。相反,如果教師孤陋寡聞、知識缺乏、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久而久之,教師的形象在學生中會受到貶損,會失去學生的信任,威信自然下降。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有扎實寬厚的基礎知識、精深淵博的專業(yè)知識和豐富充實的新知識。師范教育中要強調學生知識的寬泛性和才藝能力的培養(yǎng)。
2 道德威信
教師的職業(yè)是既教書又育人,為此在師范教育中要注意對學生“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的培養(yǎng)。
注意學生“教師形象”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愛崗敬業(yè)的精神。教師的舉止言談、工作作風、道德品質直接影響學生,為此要起表率作用,樹立教師形象,要做到文明守紀、作風正派,對學生要愛,對同事要寬,對上級要尊,對榜樣要學,對晚輩要讓,對誤解要忍。另外要做到忠誠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這是教師神圣的天職;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是教師應有本色;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是教師必備條件;人梯精神、“蠟燭”風格,這是教師的高貴品質。
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精神文明傳播的建設者,教師的思品直接影響下一代成長,因此要強化自身素質,努力塑造教師形象,規(guī)范言行。俗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币粋€沒有威信的教師是難以勝任教育工作的,教師威信成為強大的教育力量。但是教師的威信不是自發(fā)產(chǎn)生的,更不是靠職務地位的“權勢”獲得的,而是靠自己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智慧,靠關懷和愛護學生和忠誠教育事業(yè)換取的,教師的高尚的品質、公正的態(tài)度、善良的心靈、頑強的毅力、廢寢忘食的工作,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這種作用比任何精彩的演講、說教都具有更為有效的作用。
在師范教育中,要把學生“教師形象的形成”“愛崗敬業(yè)精神的培養(yǎng)”落實在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地按照一個合格的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從點滴上形成自己的“教師道德威信”。
3 人格威信
要教學生知識,首先應該教學生如何去做人。教師更應首先形成自身的人格魅力,它包括個人思想態(tài)度、精神價值、人生哲學、儀表、態(tài)度等。教師要留給學生美好的印象,就必須有完美的人格。師范教育中更要培養(yǎng)學生下面一些“教師人格威信”。
1)活潑開朗而不輕浮。教師富有朝氣,活潑開朗能給人以朝氣蓬勃、坦率而豁達的良好印象。教師應精力充沛,意志頑強,生動活潑,反應迅速敏捷,同時還要沉著冷靜,但切不可輕浮,這樣才能具有文靜灑脫、質樸開朗、彬彬有禮、剛毅果敢、穩(wěn)重沉著的風度美。
2)熱情大方,而不做作。熱情是融化師生隔閡的陽光,教師如果總是一味地嚴肅,板著面孔,動輒訓斥,學生會望而生畏,收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
3)善良和藹而不怯懦。一個教師是否堪稱學生的師表,非常重要的衡量標準是對學生是否善良和藹。尤其對差生更要滿腔熱情地關懷、激勵、耐心幫助、發(fā)揚優(yōu)點。只有教師對學生是善良誠摯的批評,學生才容易接受。當然善良和藹并不是絕對的依感情用事,求穩(wěn)怕亂、膽小軟弱,實則是不負責任。
4)謙遜文雅而不庸俗。教師的主要勞動手段是語言,謙虛文雅的言談,能體現(xiàn)人的思想品質和文化修養(yǎng)。教師應和氣文雅,謙虛有禮,不講粗臟話,不強詞奪理、惡語傷人。
總之,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受到師生和社會尊敬和贊揚,要樹完美教師形象和較高威信,至少要具備業(yè)務威信、道德威信和人格威信,三者缺一不可。師范生要在校學習過程中就要注意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金霞.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2]石國興.現(xiàn)代教育理論與方法概要[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