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杰
“登山,是因為山就在那里。”喚醒著他們身體里那“野性的精神”,讓靈魂跟上腳步。
“山在那兒,王石”。2007年7月8日,王石登上瑞士最高峰杜富爾峰。翌日,當(dāng)記者找他簽名時,他寫下了這六個字。
這個目前中國最大的房地產(chǎn)上市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這個被譽為中國房地產(chǎn)行業(yè)的領(lǐng)軍人物,為品牌做廣告代言的商界明星,王石在人們眼中無疑是個“傳奇”。不過,他的另一個標簽似乎更加搶眼——登山愛好者。
他的登山經(jīng)歷更像另一部萬科發(fā)展史。始終堅持而且心無旁騖,直至成為中國住宅地產(chǎn)無可爭議的老大哥:2003年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目前中國登頂珠峰最年長紀錄創(chuàng)造者。他又于2004年、2005年先后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穿越南北極的探險,是成功完成“7+2”的四個華人之一。
“登山,是因為山就在那里?!焙屯跏粯樱巧綈酆谜邆兌紴樯剿l(fā)的魅力所吸引,它那樣高大,那樣神秘,那樣危險。山的頂峰,也許是離死亡最近的地方。夢想與光環(huán),都讓這些勇敢者義無反顧地去挑戰(zhàn)山的極限。
路
杰克?凱魯亞克用《在路上》為世人展開了一場顛覆性的旅行。不停地穿梭于公路與城市之間,每一段行程都有那么多人在路上,孤獨的、憂郁的、快樂的、麻木的……紐約、洛杉磯、丹麥……城市只是符號,是路上歇息片刻的驛站,每當(dāng)他們抵達一個地點,卻發(fā)現(xiàn)夢想仍然在遠方,于是只有繼續(xù)前進。
如今,“在路上”已經(jīng)成為一種追逐精神自由飛揚的符號,背起行囊激動地上路,探求不可預(yù)知的旅途,似乎就可以“掌握開啟通向神秘的種種可能和多姿多彩的歷練本身之門”,“在路上”更像是一種自我標榜的儀式。
登山的人,一樣在路上。只不過,他們的路是山的脊梁。路在腳下,每一步都是未知。前一步是生,后一步或許就踏進死的深淵。這樣的路,對他們來說,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和難以抗拒的誘惑。征服一座山峰不是終點,還會有第二座,第三座……這樣的經(jīng)歷讓他們感受著來自靈魂深處的力量。頂峰的俯瞰固然讓人心潮澎湃,但沿途的風(fēng)景卻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麗。登山的人明白,這些美麗才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
“真正靠近自己,你明白那些融進你生命里的,不是萬科,不是珠穆朗瑪,或是乞力馬扎羅,而是走向他們和告別他們時留下的腳印……”王石用內(nèi)心獨白的形式表達著自己的信仰。走過城市,走過雪山,成功對于他來說,不是登上最高山的頂峰,而是讓靈魂跟上自己從不停下的腳步。他白手起家、創(chuàng)立中國房地產(chǎn)標桿企業(yè)萬科、繼而登頂世界最高峰,是永不止歇的開創(chuàng)精神;他身處事業(yè)巔峰,卻能不執(zhí)著權(quán)位、求學(xué)海外,又讓人感受到他對于自我內(nèi)心的忠實。
不是只有登上頂峰的人才是成功,也不論你攀登過多少世界高峰,如果只是為了攀登而攀登,為了登頂而一味向前,忽略身邊發(fā)生的一切。那么,到最后,你的記憶里,也許只有對死亡的恐懼和虛幻的自豪感。
對于50歲的英國登山家艾倫?辛其斯來說,“能從一座8000米高山上活著回來就算成功了,登頂則是額外的獎金?!?993年,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峰頂就在眼前,他卻臨時決定放棄登頂——為了折返營救一位垂死掙扎的登山者,此人的同伴已因力竭而墜山身亡。他知道,如果停下救人,就到不了山頂,所有努力和投資(2萬英鎊左右)將白費?!白钚腋5臅r刻是在回去的路上,在距離營地只剩半小時路的時候。我開始感覺這一次旅程將圓滿結(jié)束,那才是我真正感到滿足和充實的時刻?!?/p>
這條登山的路艾倫沒有走完,但他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他想去做的事情。這次是失敗,卻達到了人生的高點。他從登山路上得到的,遠比登頂更讓他感到滿足。
執(zhí)
“地球上有60億人,但在一些特定的時刻,只有一個人能站在地球的最高處俯瞰世界?!钡巧秸呦矚g這樣的評價。能夠登上頂峰,不只是金錢的全部功勞,敢于和死亡對話,或許才是征服一座山峰的關(guān)鍵所在。只有擁有足夠強大的靈魂,才能激發(fā)人生潛能,實現(xiàn)人生的無限可能。
他們是“偏執(zhí)狂”。他們相信,“頂峰是任何一個登山者都不能拒絕的,因為那里有美景和幻覺,有夢想和眼淚,有人生難求的體驗與收獲,有男人一輩子渴望的實現(xiàn)與證明?!彼裕惠呑右欢ㄒ幸淮蔚巧享敺?,“一覽眾山小”。
“我等待朝陽升起做證/在群峰點亮?xí)r我向它們致敬/第一聲冰川雷鳴是在我腳下響起/醒來的世界被朝霞染紅……”2010年5月17日,黃怒波從北坡登頂珠峰,摘下氧氣罩,哽咽地朗誦著自己的《珠峰誦》,成為在世界之巔朗誦自己詩作的第一人。為了成功,也為了2009年的沖頂失敗。這是一座險些奪去他生命的山峰,他發(fā)誓,再也不會有第二次??尚闹械哪欠萸榻Y(jié)怎會就此了斷。如果放棄,那會后悔一生。第二年,他食言了。此后竟連續(xù)三次都成功登頂珠峰。是怎樣一種偏執(zhí),才可以讓這個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商界詩人,一次又一次的挑戰(zhàn)著極限,帶給自己和企業(yè)平靜下來思考的空間。
登頂與放棄一樣不易,而在即將登頂?shù)臅r候放棄,更不容易。登山的人,就靠著那一股子偏執(zhí)勁,靠著希望,靠著超乎常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的創(chuàng)造著奇跡。
有人問王石:“你登那么高的山不怕死嗎?”王石回答說:“登不登山,人不都得死嗎?”登山,讓他學(xué)會了直面死亡。怕死,似乎是人的一種本性,但好像又總覺得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而每次的登山,就像是離死亡更近一步的攀登過程。一個不小心,或許就真的成為通往天國的階梯。山,是殘酷的,是無情的。生命在它面前,顯得如此脆弱,無助。死神隨時都可能會向你招手。
登過山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登山的感受不是冒險,而是要珍惜生命,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在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人都能挺過來,回到都市,還有什么不能容忍的?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難呢?“站在整個人生的角度,管理企業(yè)與登山不無關(guān)系,同樣需要堅韌的意志和不懈的精神。而登山,更如人生一樣,雖時常不能預(yù)知結(jié)果,但只要堅持,終會成功。登山是人生的濃縮?!蓖跏@個1999年曾被預(yù)言要坐輪椅度過余生的人,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人們心中的“傳奇”。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山峰,而人的一生就是一個攀登的過程。
“如果大山召喚我,我就走向大山;雙腳磨破,干脆再讓夕陽涂抹小路;雙手劃爛,索性就讓荊棘變成杜鵑?!蓖魢娴摹渡礁呗愤h》是勇敢者的時代強音。人生,只要有執(zhí)著的追求,還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毕裢跏?,黃怒波和張朝陽一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是成功的代言人,也是狂熱的登山愛好者??v然奢侈,卻不膚淺。登山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冒險,刺激,希望,挑戰(zhàn),征服……不斷喚醒著他們身體里那“野性的精神”,讓靈魂跟上從未停下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