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MG34/MG42機槍之附件(上)

      2012-04-29 00:44:03劉振波夏天
      輕兵器 2012年12期
      關鍵詞:箱蓋供彈機槍

      劉振波 夏天

      彈鏈箱

      MG34機槍是德國陸軍于一戰(zhàn)后開發(fā)的第一挺彈鏈供彈式機槍。為了便于攜帶裝有槍彈的彈鏈,特別為該槍制作了金屬制彈鏈箱。

      其中,步兵部隊等經(jīng)常使用的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與MG34機槍同時誕生的34型彈鏈箱,第二種是1941年問世的41型彈鏈箱。41型彈鏈箱問世后,34型彈鏈箱便不再采用,而41型彈鏈箱則使用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

      34型彈鏈箱

      34型彈鏈箱能收納300發(fā)彈鏈。早期的34型彈鏈箱采用薄鋼板沖壓熔接而成,除了鋼制之外,為了減輕質量、便于攜行,后期還有采用鋁合金材料制作的變型產(chǎn)品。二戰(zhàn)開始后,由于物資匱乏,鋁合金材料嚴重不足,因此又全部改為薄鋼板沖壓制作。但是與二戰(zhàn)前生產(chǎn)的鋼制彈鏈箱相比,此時使用的鋼板更薄。

      34型彈鏈箱由箱體和箱蓋兩部分組成,箱體與箱蓋的一側通過鉸鏈連接在一起。箱蓋四周折彎,其中兩側的折彎部分由后向前逐漸變窄。箱蓋中間有一個由粗鋼條制作的攜行把手,把手中間呈尖形設計。這個攜行把手偏于箱蓋一側設計,其目的是將兩個彈鏈箱反向放置在一起,兩個攜行把手就位于兩個彈鏈箱箱蓋的中間了,此時可以用一只手攜帶兩個彈鏈箱。箱蓋蓋在箱體上后,可用箱體一側的鎖扣鎖定。鎖扣的下方還設有一個小型攜行把手,其對面一側同樣帶有一個小型攜行把手。

      打開箱蓋后可以將彈鏈放置在箱蓋上,然后再安裝到機槍上,這樣可以避免彈鏈沾上地上的塵土。

      41型彈鏈箱

      由于34型彈鏈箱金屬板較薄,如果在戰(zhàn)場上反復使用,箱蓋邊緣很容易變形彎曲,且早期的鎖扣把手位置設計得不太合理,長期使用后,也會使箱蓋凹陷,因而對箱蓋的開合造成影響。于是在1941年8月,軍方將34型彈鏈箱更換成了其改進型41型彈鏈箱。

      41型彈鏈箱的尺寸與34型彈鏈箱相比并沒有改變,但箱蓋部分經(jīng)過重新設計。箱蓋四周折彎部分均等,其上的攜行把手取消了中間的尖形設計,簡化了鎖扣設計,將鎖扣下方的小型攜行把手增大。經(jīng)過這樣的改進,箱蓋凹陷問題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解決。此外,在箱蓋內側增設了一圈橡膠條封邊,可起到更好的防塵防潮作用。

      彈鼓及其攜行具

      34型彈鼓

      使用采用彈鏈供彈的機槍時,為了防止在射擊過程中彈鏈扭曲,還要配置一名彈藥手來保持彈鏈的平直。而使用彈鼓供彈就不會產(chǎn)生彈鏈扭曲的問題,僅一名射手就可以獨自操作一挺機槍。為此,德軍自MG08/15機槍開始生產(chǎn)專用彈鼓,遵循這一傳統(tǒng),MG34機槍也配備了專用的34型彈鼓。該彈鼓既可以在MG34機槍上使用,也可以在后來的MG42機槍上使用。

      為了配合槍彈的形狀,34型彈鼓采用倒錐形設計,上寬下窄,裝入彈鏈時彈頭在下、彈殼在上。

      34型彈鼓分為彈鼓蓋和彈鼓體兩部分,彈鼓蓋與彈鼓體通過一個鎖扣鉸接在一起,鎖扣采用鋼板制作,頂端呈鉤狀,可鎖定彈鼓蓋。彈鼓蓋上帶有一個鋼板沖壓而成的攜行把手,把手中間為尖形設計。攜行把手除了用于攜帶彈鼓外,還可以兼作彈鼓蓋鎖扣的鎖定桿。鎖扣頂端的彎鉤卡在彈鼓蓋上時,彎鉤正好被攜行把手底端卡住,從而防止鎖扣自行滑脫。將攜行把手向供彈口一側放倒,鎖扣的小鉤就會與攜行把手解脫,進而解除鎖定,可以將彈鼓蓋打開向內裝填彈鏈。

      彈鼓蓋上還設有一個裝卸桿,用于將彈鼓裝在MG34機槍上。其靠近攜行把手的一端向上翹起,此端上部還帶有一個凹坑,便于用手指按壓。安裝時,首先將彈鼓前方的鉤插入到供彈板一側,然后將彈鼓蓋上的裝卸桿插入到供彈板上,即可將彈鼓鎖定在槍上。拆卸彈鼓時,按壓裝卸桿翹起的一端,按相反的順序即可將彈鼓拆卸下來。

      為了增加強度,彈鼓側面沖壓有加強筋。供彈口上帶有一個滑動蓋,用于阻擋灰塵?;瑒由w上設有一個鎖扣,無論滑動蓋處于打開還是閉合狀態(tài),都可以將其鎖定。

      彈鼓內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只是一個設計簡單的容納空間。該彈鼓可以裝填50發(fā)彈鏈,比之當時各國主力輕機槍使用的20發(fā)或30發(fā)容彈量的盒式彈匣,其容彈量增加了1倍多。向彈鼓中放置彈鏈時只能采取順時針的方式,才能與供彈口的設計相吻合。彈鼓蓋內側還附有一層薄鋼板,這層鋼板與彈鼓蓋內側之間設有線圈式彈簧,給薄鋼板提供一定的張力,使薄鋼板將彈鏈壓緊、防止供彈過程中彈鏈扭曲,以保證供彈可靠性。

      為了便于攜帶34型彈鼓,特別設計了34型彈鼓攜行具。其采用鋼板制作,可攜帶2個34型彈鼓,結實耐用。但因質量很重,故在步兵部隊中很少使用,其一般搭載在戰(zhàn)車的專用托架上使用。

      34型彈鼓攜行具采用框架式設計,其左右兩邊各放置1個34型彈鼓,2個彈鼓的放置方向相同。底部的兩根橫梁設置不同。其中一根橫梁上左右兩邊各設有一個圓形凸起,正好可以卡在彈鼓供彈口旁邊的弧形凹陷內;另一根橫梁上的左右兩側各設有兩個斜向卷制的鋼片,用于卡緊彈鼓體的邊緣。此外,兩根橫梁的左右兩側各鉚接有一個豎直設置的梯形鋼板,用于卡住彈鼓,給彈鼓定位。為了減輕質量,每個梯形鋼板上都開有多個圓孔。

      攜行具的上方也帶有一根橫梁,橫梁一側帶有一個鎖扣,打開這根橫梁就可以取出彈鼓。為了防止橫梁與彈鼓蓋粘附,其內側左右兩側各附有一個圓形襯墊,正好可以分別抵在每個彈鼓蓋中間的螺栓上。攜行具的左右兩側各帶有一個攜行把手,設計得比較堅固、結實。

      鞍形彈鼓

      MG34機槍上除了配有專用彈鼓外,也設計了鞍形彈鼓。之所以采用鞍形彈鼓,是因為1934年德國尚處于凡爾賽條約的制約下,為了隱藏新型機槍的性能而特意為之。但由于其使用的時間較短,目前現(xiàn)存的實物已經(jīng)很少,成為收藏家眼中的珍品。

      MG34機槍使用的鞍形彈鼓有兩種,其中一種是為MG15機槍制作的15型鞍形彈鼓,另一種是在15型基礎上改進而成的34型鞍形彈鼓。

      15型鞍形彈鼓左右共能裝填75發(fā)槍彈。彈鼓體頂部用鋼片固定有一根攜行把手,攜行把手有兩種,一種為棉布制作,另一種則為皮革制作。左側彈鼓開有用于確認余彈量的小孔,小孔上方?jīng)_壓刻印有0、25、50、75的數(shù)字,表明剩余彈量數(shù)。向鞍形彈鼓內裝填槍彈必須使用專用的裝彈機,十分不便。

      左右彈鼓中間的頂部有一個彈鼓鎖定桿,用于將彈鼓固定在專用的供彈板上。當然,這個鎖定桿不是必須的,即使沒有鎖定桿,彈鼓也可裝在專用供彈板上。

      由于鞍形彈鼓特殊的供彈方式,因此必須配用專用的供彈板。其實,鞍形彈鼓是為避開凡爾賽條約而采取的一種供彈方式,但由于1935年以后德國背棄了凡爾賽條約,不再接受武器制作限制,因此鞍形彈鼓及其專用供彈板已不是必要裝備,生產(chǎn)數(shù)量相當少。專用供彈板共生產(chǎn)了兩種,特別是第一型供彈板,由于實物和資料都已缺失,至今無從得知其具體結構。目前存世的只有第二型供彈板。

      第二型供彈板采用長條盒式設計,分為三部分,前方為連接鞍形彈鼓的部分,中間為彈鼓卡筍,后方是與機匣相連接的部分。連接鞍形彈鼓的部分有左右兩個防塵蓋,取下彈鼓后,防塵蓋自動關閉,用于防止灰塵進入。供彈板上的卡筍用于固定鞍形彈鼓。供彈板后方刻有銘文,但由于其在二戰(zhàn)結束后也曾使用過,因此大部分銘文已經(jīng)被后人打磨掉了。

      為了便于攜帶鞍形彈鼓,特別制作了鞍形彈鼓攜行具。該攜行具采用上下兩根橫梁鉸接而成,下方橫梁的一端有一個攜行把手。使用時,將3個并排的鞍形彈鼓放在下方橫梁上,然后將上方橫梁折疊,并與下方橫梁鎖定在一起,即可一次攜帶3個鞍形彈鼓。

      猜你喜歡
      箱蓋供彈機槍
      基于Adams的供輸彈機構運動仿真分析
      發(fā)射箱前蓋外壓承載剛度評估及優(yōu)化方法
      基于高速供彈過程的桿式穿甲彈沖擊力仿真分析
      M240通用機槍
      M134 機槍
      玩轉百變機槍
      那些被“黑”的機槍們
      基于艦炮供彈系統(tǒng)控制時序的電氣化控制方案探究*
      電動車箱蓋纖維填充取向與澆口位置關系分析
      中國塑料(2016年9期)2016-06-13 03:18:55
      一種經(jīng)典的周轉箱蓋啟閉機構
      專用汽車(2013年2期)2013-12-10 06:49:46
      柳林县| 朔州市| 西乌| 历史| 通许县| 驻马店市| 通辽市| 长寿区| 岚皋县| 休宁县| 弥渡县| 南陵县| 西峡县| 潼南县| 肃南| 平度市| 大安市| 即墨市| 永济市| 观塘区| 西峡县| 泽普县| 翁牛特旗| 小金县| 吐鲁番市| 淮南市| 临潭县| 拉孜县| 新田县| 金堂县| 黑山县| 芦山县| 佳木斯市| 拉萨市| 嘉义市| 绍兴市| 灵台县| 临海市| 崇阳县| 密山市|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