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實施,教學的實質發(fā)生了變化,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那種只注重灌輸式語法教學,而忽視聽、說、讀、寫等其它技能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必將被淘汰。就英語教學而言,文本、作者、學生、教師等多元因素及其應用、審美、探究英語學習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將使英語教學方式呈現(xiàn)多元與開放。尤其是新課標對英語功能新解讀,引發(fā)了英語功能從知識到本位的變化,最終促使了高中教師更多地從學生和學法的角度思考和設計教學。怎么教、怎么學已成為高中教師教學中探索的核心問題。
目前,在基層教學單位呈現(xiàn)出一種涌動的改革潮,許多英語教師都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課堂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并能積極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基于這種教學思想,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逐步建立,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的多樣化課型已呈蓬勃發(fā)展的局面。本文就新課標下的創(chuàng)新課型綜述如下:
1.閱覽課
英語教師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讓學生獨立地去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每個學生都運用自己習慣使用的工具書或字典、或詞典、或其它資料。遇到不會的單詞自己查,遇到不懂語句、典故自己考證,遇到自己認為好的詞句摘錄到筆記本中,遇到哲理思想濃重的章節(jié)、段落反復閱讀品味,體會其奧妙,汲取其中的營養(yǎng)。將課堂設計為“此處無聲勝有聲”的閱覽室,創(chuàng)設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氛圍,提升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感受力與審美境界,逐漸塑造學生成為不但會閱讀而且會學習的人。
2.欣賞課
學生欣賞能力的形成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一首文質兼美的英語詩,一篇情文并茂的英語散文,一篇情節(jié)生動的英語小說,適宜讓學生輕松自如地、盡情酣暢地去欣賞。一般欣賞課的形式是借助于影視音響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手段,把學生帶到詩情畫意中,從而獲得美的享受和熏陶。如教師聲情并茂的配音朗讀、直觀影視的演示、調動聯(lián)想想象入情入境的講述。讓學生欣賞英語語言、品味美的意境、再現(xiàn)詩情畫意。通過積極有效地欣賞活動,煉就了高中生的審美體驗,培養(yǎng)了學生體會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以及探索作品中的蘊涵、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的能力。
3.書評課
學生讀了一本好的英語小說,或為人物的精神所感動,或被文章的情節(jié)所吸引,或對文章的開頭結尾贊不絕口……指導學生把閱讀后的點點滴滴的體會和收獲寫成文章進行交流,這便是英語書評課。平時教學中可選所學英語課文及有關的作品、周末或假期可自由選擇作品進行評論??瑟毩?,可分組,可全班集中,也可同作文教學結合起來,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經常有計劃、有目標、有任務地開設書評課,不僅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認真鉆研,勤于思考的習慣。這種課型既有利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又自然不自然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技能與素養(yǎng),改善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4.討論課
討論課是本著以學生為主體,全面提高學生個體的英語素養(yǎng),應用、審美、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fā)展的原則。以研討式為主,要求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引導學生對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有理有據(jù)、有因有果的分析,并提出有自己個性化的看法和見解。如在英語作文教學中,利用學生在??⒄Z角上發(fā)表的作品,將學生按同一期刊的同一作品分成小組進行討論,交流閱讀體驗。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師指導學生做好討論記錄,整理后由小組向全班匯報。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識,又促進了知識向縱深方向發(fā)展,激勵他們的寫作自信與激情。
5.表演課
中學階段的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英語作品,這些作品中有許多敘事抒情小說和戲劇文本,像諸如此類的作品,可以讓學生深入文本扮演角色進行表演。表演的形式可以是直接表演,即直接利用課文中的情節(jié)、對話進行表演。如表演由英國作家莎士比亞根據(jù)意大利民間故事改編的五幕話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Romeo and Julit)中第五幕的第三場,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The Old Man and the Sea)。也可以根據(jù)活動課的實際需要有所取舍的進行改編表演。如把法國優(yōu)秀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The Necklace)改編成話劇。通過表演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就不會停留在表層上,而對文本內涵有更深的體驗。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
6.展覽課
所謂展覽課,就是定期將學生英語學習方面的作業(yè)、筆記拿出來在全班展覽。展覽的項目有:英語練習本、作文、課堂筆記、讀書筆記、文本批注、英語學習成果(如校內外刊物上發(fā)表的作品,根據(jù)課文創(chuàng)作的情境畫、課件等)……展覽的形式或單項展覽,或綜合展覽,或部分學生的,或全體學生的。為了深化展覽課的效果,可進行評比,也可組織學生談感想,這對學生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鞭策。
7.競賽課
為使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競爭中的強手,必須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競賽這種形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手段。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增進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的形成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競賽課靈活多變,適用性較強。從內容而言,有查英語工具書競賽、朗誦競賽、速讀競賽、演講競賽、編手抄小報競賽、影劇評論競賽、講故事競賽、續(xù)寫作品競賽、文學知識競賽、文學社團競賽、作文競賽、解題競賽、制作課件競賽等。從形式而言,有口頭競賽、書面競賽、小組競賽、集體競賽等。
以上,是筆者從實踐教學中耳聞目睹所得的幾種新型的授課類型,正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對普通高中教育的影響和改革。當然,還有其它更為新課型。但不管什么樣的課型,都必須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都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都要有利于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