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紅
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為全社會共同追求的生活目標,而這一目標,為未來教育發(fā)展奠定了基本價值和方向。音樂教學能夠促進人際交流,讓人與人之間能夠和諧相處。和諧課堂是音樂教師追求的理想境界,我們必須努力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探究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在歌曲教學中,適當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時,先播放春天“鳥語泉鳴”的錄音,讓同學們想象春天的景色。再顯示春景幻燈片,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學生們看到了碧綠的田野、爛漫的山花、快樂的小鳥、飛舞的蜜蜂,聽到了潺潺的流水聲,仿佛如臨其境,感受到了鳥語花香等春的氣息,加深了對歌曲內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學生們很快進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學得主動認真,曲調學習也非常快。
利用導語激發(fā)興趣。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習興趣的陪養(yǎng)及養(yǎng)成已成為共識,興趣在教學活動中的意義和作用是巨大的,是人們力求認識客觀事物的最主要傾向。我把學生感興趣的流行音樂引入課堂,將學生喜愛的偶像正確引導,發(fā)揮那些優(yōu)秀的、向上的流行音樂作品的魅力,使我們的音樂課堂更充實,學生的眼界更開闊,思維更敏捷,使我們的音樂課永遠充滿新鮮感。我與學生一起不斷接受并創(chuàng)造音樂文明,使學生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為全面發(fā)展和身心和諧的人。
二、充滿愛心,笑對學生
讓微笑打開良好師生關系的大門。有一首我們非常熟悉的歌,名叫《歌聲與微笑》,歌詞的第一句是這樣的: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我的微笑留下。作為音樂教師,除了讓學生把歌聲帶回家以外,更要讓學生把教師的微笑也帶回家。因為微笑可以架起師生之間信任的橋梁,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讓音樂課堂更輕松、更愉悅!當我微笑著面對孩子們的時候,我看到他們臉上煥發(fā)著光彩。新學期開學時,我會微笑著向新同學自我介紹,和同學們討論新學期新的要求與行為規(guī)范,同學們會在我的微笑中快樂地渡過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開心地離開課室,并會期待下節(jié)音樂課的到來。慢慢地,教師和學生之間就會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良好、和諧的心理氣氛。這樣,音樂課堂就會在師生共同營造下有了一份和諧的融洽,一份愉悅的共鳴。
三、建立自信,適當鼓勵
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音樂潛能,建立自信,促進音樂感知,有利于學生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而建立自信的最好方法就是鼓勵評價。在音樂課上,我請同學自薦到講臺前面來演唱歌曲,唱完后,我進行適當評價,最主要的是鼓勵。在評價過程中,有學生自評、同學之間的互評和教師評價。在這樣融洽的課堂氣氛中,在別人的評價中總能得到一些對自己的肯定,所以也就緊張不再害怕,相反地,當他們站在講臺上,就會覺得自己成了學習的主人,有了一個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也許有時會為一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也許會為此而大笑不已。但他們在爭論中進步了,在笑聲中鞏固了知識,這樣,學生們學習音樂的效果也就更好了,并且在課堂上還不失時機的為他們叫好,告訴他們,只要你努力了你就是最棒的。記得在四四班一次音樂課上開展了“小歌星擂臺賽”,班上有一名膽子特別小的女同學叫李藍,平時不愛說話,要上臺唱歌就更別說了。針對這種情況。我特意安排她和一名歌唱得比較好的同學一起邊唱邊跳。當他們一曲下來,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時,我看見膽小的李藍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接著,我進一步引導,“既然他們的歌聲這么美,那么我們請她單獨再來一曲,好嗎?”面對同學們期盼的眼神,她漲紅了臉,但同時我們也驚喜地聽到了從她嘴里發(fā)出的甜美歌聲。
四、創(chuàng)設舞臺,秀出自我風采
舞臺能鍛煉人的能力,給自信的人帶來成功。因此在學生通過評價、競爭獲得發(fā)展的基礎上,我就發(fā)動學生自己去編排節(jié)目,在期末進行班級新年音樂會,進行匯演,也作為期末考試的內容。在匯演的準備過程中,在課代表的帶領下,學生自己商量要準備些什么節(jié)目、各個負責人是誰、由誰來主持臺詞如何串臺詞等等,爭取做到班上每位同學都有節(jié)目,都能參與其中。
在精心準備之后,我就利用一個時間,請同學們來展演自己的節(jié)目,每個節(jié)目結束時,我和其他同學都會給予熱烈的掌聲,加以鼓勵,在節(jié)目將近尾聲時,我會對他們的節(jié)目進行總結與適當?shù)狞c評,最后提出建議并鼓勵他們?yōu)橐荒暌欢鹊男@藝術節(jié)做積極準備,讓同學們的節(jié)目質量更提高一個檔次。它是我校為學生展示自我風采、體現(xiàn)自我價值搭建的一個平臺,在整個匯演活動中,學生們始終是組織者、策劃者和參與者。學生們得到了鍛煉,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才干。
(責任編輯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