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煙芬
一年級是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折點,他們天真、活潑、可愛,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集中、有意識記憶的能力正在發(fā)展,思維水平總的來說仍是非常低。面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怎樣才能在四十分鐘要質(zhì)量呢?怎樣成為學習型課堂?作為老師要提升自己的教學基本動,還要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作為學生注意力要集中,還要聽教師講課,更要積極參與思考、討論、解決問題,最后做好必要的筆記。我的做法如下:
一、創(chuàng)造“美”是學習之首
美,是指教師的表情美、語言美,更要教學基本功扎實。每次踏入教室,我都是臉帶微笑,和藹可親。在課堂里,老師的每一言都符合一年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如表揚學生的語言“棒、棒、棒,你真棒!”“你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恭喜你,過關了!”等。這樣老師和學生距離就拉近了,學生就越來越喜歡上你的課了。還有教師的課堂教學基本功,它包括教師的備課和講課,備課是上課的前提,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在備課時,我圍繞著“教什么,訓練什么,練習什么”等幾個問題深入鉆研教綱教材和教法。講課時做到教態(tài)自然,循循善誘;語言準確清晰,感情投入,形象生動;板書概括明確,條理清楚,講練結合,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在這愉悅的氣氛,加上教師出色的基本功,把課上得生動活潑,教師樂教,學生樂學,這樣學生掌握知識就事半功倍了。
二、創(chuàng)造“趣”是學習之重
趣,是學習興趣,它推動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倍韲逃覟跎晁够舱f:“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可見,興趣在學生中起著重要作用。一年級學生上不了幾分鐘的課就走神了,開小差了。這樣需要一些有趣的東西把他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立即變得精神抖擻,把要掌握的知識在不知不覺地牢記心中。如《四個太陽》要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還有背誦課文。我特請美術老師畫了四個“太陽”的頭飾,它們代表不同的季節(jié)。課上讓學生戴上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的“太陽”來朗讀課文,表演課文。學生們?nèi)の栋蝗?,一?jié)課下來,全班同學都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甚至能背誦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方法有許多,如“動物知多少”“猜動物謎”“我愛吃的水果”等活動,學生個個參與活動中,課堂效果能不出來嗎?
三、創(chuàng)造“意”是學習之精
意,是指在學習活動中,能美化學生的心靈,從而達到品德教育,性格塑造,情操陶冶。在人教版的教材里每篇一篇文章都有它的感情培養(yǎng)或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意義。如《平平搭積木》是一首詩歌,講的是平平用積木搭了四間房子,他想把房子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沒有房子的人住,還要搭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課文小中見大,揭示了平平“心中有他人”的美好心靈。怎樣使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呢?除了通過對課文的朗讀,自讀自悟外,我在拓展延伸中,讓學生交流、討論“在平平身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大家都紛紛舉起手來:“平平很關心別人!”“平平心里為別人著想!”“平平是個有愛心的孩子!”“我以后要多幫助同學”“我要主動做值日”。從而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也受到“心中有他人”這種美好品質(zhì)的感染。
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是不穩(wěn)定的,易變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外顯行為”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教學行為,為學生排疑解難。發(fā)掘?qū)W生的閃光點,哪怕是某個學生讀生字聲音響亮,讀得流利;某個學生對課文大膽質(zhì)疑,提出問題,積極思考;某次課后練習做得準確,快捷;說話有進步等等,都及時表揚、鼓勵。因為教師對學生做出及時的,正確的評價,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受到了別人的尊重,從而產(chǎn)生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這樣會使他們增強信心,受到鼓舞,學習滿腔熱情,這就是學習型課堂,也正是我們所期盼的。
綜上所述,創(chuàng)造“美、趣、意”相結合的學習型課堂,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能活躍課堂氣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感。
(責任編輯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