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艷 沈惠芬 江瑞
[摘要] 目的 對臨床常見假性高血鉀的原因從護士因素、患者因素、標本運送三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護理對策。 方法 將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兩個病區(qū)的30名護士(每個病區(qū)15名)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研究組進行采血知識的培訓、強化護患溝通,加強標本運送的效果,比較一年內(nèi)兩組操作后假性高血鉀的發(fā)生率。 結果 研究組假性高血鉀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P < 0.01)。 結論 提高護士的專業(yè)知識及操作水平,做好患者評估和護理,可明顯降低假性高血鉀發(fā)生。
[關鍵詞] 假性高血鉀;原因分析;護理對策;知識培訓
[中圖分類號] R589.4[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1-0120-02
臨床采血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假性高血鉀時有發(fā)生。假性高血鉀的出現(xiàn),增加了測定成本,耽擱患者治療,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了排除標本溶血的影響,美國國家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推薦,當血鉀離子濃度≥5.5 mmol/L時應考慮有無溶血的干擾。為了減少此類問題的發(fā)生。現(xiàn)將本科2011年1~12月發(fā)生的假性高血鉀常見原因進行分析,提出護理對策,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科護理人員30人,按病區(qū)分為兩組。研究組15人:其中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1人,護師3人,護士9人,年齡20~45歲,平均29.5歲;對照組15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3人,護師3人,護士8人,年齡22~36歲,平均28歲。2011年1 ~12月研究組為住院患者進行血電解質(zhì)標本采集2020例次,出現(xiàn)8例次假性高血鉀;對照組為住院患者進行血電解質(zhì)標本采集2080例次,出現(xiàn)32例次假性高血鉀。本科使用BD公司生產(chǎn)的采血試管和采血針頭。
1.2 方法
對研究組的護士加強專業(yè)知識培訓,使該組護理人員熟悉各種靜脈采血項目、采血所用器具的性能以及具體的操作方法與步驟,熟知抽血部位的血管解剖結構,熟練掌握靜脈采血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1];培訓止血帶的使用方法、正確的進針方法及規(guī)范接真空管的方法;加強溝通能力的培訓,穿刺前需確定患者對疼痛刺激過于緊張、敏感的情況,在采血前應仔細觀察患者面色、緊張狀況等,如果有上述情況,則應與患者溝通,分散其注意力,指導患者正確呼吸,減輕緊張感。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l3.0統(tǒng)計軟件包,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采血2020例次,出現(xiàn)假性高血鉀8例,其中6例次由護士因素造成,2例次由患者因素造成,未出現(xiàn)因運送不當而導致的假性高血鉀;對照組采血2080例次,出現(xiàn)假性高血鉀32例次,其中20例次由護士因素造成,10例次由患者因素造成,2例次由運送不當造成。研究組假性高血鉀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1),研究組護士因素和患者因素造成的假性高血鉀均低于對照組(P < 0.01),兩組間由運送不當造成的假性高血鉀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采血假性高血鉀發(fā)生率及發(fā)生因素比較
3討論
血液檢測是臨床診斷和判定治療效果的一個重要方法,因此,對于護理工作來說,血液標本采集是一項主要的護理工作。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水平及心理素質(zhì)、真空采血系統(tǒng)的特點、患者的年齡、血管條件及心理狀態(tài)、運送不及時,都會對假性高血鉀的發(fā)生產(chǎn)生影響。而假性高血鉀的出現(xiàn),既增加了測定成本,又延遲了患者治療,還對患者的醫(yī)療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對護理人員專業(yè)知識及操作水平的培訓尤為重要,采取有效的臨床護理策略,可減少假性高血鉀的發(fā)生。
合理選擇采血時機,應避免在靜脈輸液補鉀時采血,這時,血標本受輸入液體中的鉀離子影響,不能真實地反映機體的鉀離子水平,誤以為是高血鉀。抽血時手臂上抬,真空采血管內(nèi)的物質(zhì)(如含鉀物質(zhì)EDTA等)會從收集的管子向導管逆流,并且攜帶進入接下去用于鉀離子測定的試管,應將手臂自然平放,并按一定順序抽血,抽血時按順序將血液分裝到不同添加劑試管的時候,如果添加劑包含有鉀離子(如EDTA-Kz),會導致假性高血鉀,真空采血管根據(jù)臨床檢驗的要求配置了不同的抗(促)凝劑,對多管真空采血時嚴格按先后順序,BD公司對試管排列順序如下:無菌標本管、枸櫞酸鹽抗凝管、血清管、肝素抗凝管、EDTA抗凝管、血沉管。采血時避免穿刺創(chuàng)傷部位的靜脈,因為組織創(chuàng)傷部位的靜脈血流相對緩慢,局部滲透壓改變,導致紅細胞破碎,使局部的血鉀離子濃度不能反映機體的真實水平。
在對皮膚進行消毒時,需待消毒劑完全干燥后方可進針,否則,消毒劑會通過針頭進入血液中,導致溶血,使得血鉀離子濃度升高[2]。壓脈帶在使用1 min之內(nèi)就應當解開,因為長時間的壓迫會導致靜脈壓力升高,血液濃縮,改變局部滲透壓,從而影響血鉀離子濃度。在抽血過程中緊握拳頭,會使鉀離子從前臂骨骼肌細胞釋放入血,引起假性高血鉀[3],正確的方法是在患者采血前,讓其擺動手臂1~2 min,采血人員輕拍患者靜脈穿刺點,使血管擴張,方便采血。采血量不足時,過量添加劑將改變紅細胞滲透壓,引起溶血,而采血量過多,添加劑量不足,達不到最佳測定狀態(tài),紅細胞易破裂,也會引起溶血,應按廠家要求采集適當量的血液進行測定。由于患者的血管條件差,護士經(jīng)常用5.5號的針頭改裝采血管路,改裝了的采血管路導致溶血的概率是靜脈穿刺采血的3倍[1],應避免改裝采血管路。采血過程中因為真空管內(nèi)負壓較大,血液流入管底速度過快,會造成紅細胞破碎,導致高血鉀。
為避免此現(xiàn)象發(fā)生,在穿刺針插入真空管時,應將針頭壓向管壁,避免血液直接撞擊試管底部,從而減少溶血現(xiàn)象[4,5]。部分患者對采血反應過激,表現(xiàn)出焦慮、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導致呼吸頻率加快,出現(xiàn)過度換氣3~6 min可使鉀離子迅速轉移至血漿中,形成呼吸性堿中毒,血鉀離子濃度升高;而過度換氣持續(xù)30 min,機體出現(xiàn)代償,鉀離子從細胞外向細胞內(nèi)轉移,血鉀濃度降低[3]。因此,采集標本前應耐心地安慰患者,尋求患者合作;老年人由于正常生理的退行性變,紅細胞表面負電荷減少,導致紅細胞的沉降率增加、血液的高黏滯狀態(tài),血液黏度增高會引起血流阻力增高,使血流速度減慢,從而導致溶血。標本的運送延遲,會增加鉀離子從血細胞釋放的可能性。因此對于送出的標本護理人員要跟蹤,確保標本的及時送檢。
導致假性高血鉀的影響因素都是在臨床操作過程中應當注意的,由于護士自身因素導致的假性高血鉀所占比例最大,所以對護理人員專業(yè)知識及操作水平的培訓尤為重要,而要降低患者自身因素導致的假性高血鉀,一方面是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就是做好有效的護患溝通,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解除他們的緊張情緒,這樣可以降低假性高血鉀出現(xiàn)的概率,節(jié)約成本,確?;颊哚t(yī)療安全,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何亞仙,董秀麗,施曉勤. 靜脈真空采血失敗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護理與康復,2010,9(1):5l-52.
[2]Baer DM,Ernst DJ,Willeford SI,et al. Investigating elevated potassium values[J].Med Lab Obs,2006,38(11):24,26,30-31.
[3]李云. 真空采血操作不當致誤檢高血鉀1例[J]. 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09,35(6):433.
[4]張倫平,鄭天燕. 兩種不同進針法采集靜脈血標本的對比研究[J]. 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09,32(4):410.
[5]韓靜. 淺談靜脈血標本的采集與檢驗質(zhì)量關系[J]. 臨床醫(yī)藥實踐,2009,(1833):18-19.
(收稿日期:201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