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川 張榮榮 蘇俊杰
摘要:為加強采辦知識管理工作,在分析知識管理和搜索引擎技術的基礎上,對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進行了闡述,設計了系統(tǒng)架構,詳細說明了各子系統(tǒng)的功能以及用戶核心需求。
關鍵詞:采辦知識管理搜索引擎系統(tǒng)架構
中圖分類號:TP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c)-0005-03
現代化采辦過程涉及的知識領域不斷增多,對采辦實施知識管理已成為提高采辦效益的必然選擇。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能夠實現對知識的有效組織、管理和應用。隨著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內部知識的爆炸式增長,采辦人員極易迷失在海量的知識中,給用戶查找所需信息帶來了困難。知識管理系統(tǒng)必須為用戶提供有效的信息查詢手段,而知識搜索引擎作為知識管理系統(tǒng)中的核心組成,是采辦人員獲取知識、學習知識的重要工具。文章以知識流轉過程為依據,以搜索引擎為依托,分析設計了功能豐富的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
1知識管理的特點
知識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產物,知識管理專家Yogesh Mathotra認為:“知識管理是在日益加劇的不連續(xù)環(huán)境變化的情況下服務于組織適應、生存和能力等關鍵問題的活動。其實質在于信息技術處理數據的能力及人們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機配合的組織過程”[1]。知識管理是對知識的一種全新管理理念,知識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知識管理更加注重知識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知識管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點[2]。
(1)知識經濟的到來是建立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基礎之上,沒有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支持,知識的作用得不到體現。
(2)知識管理的作用不僅僅是對已有知識的共享和使用,而是通過知識的交流和沉淀,實現知識的創(chuàng)新并用于實踐,實現知識的價值。
(3)知識管理擴大了人們可利用知識的范疇,它不僅關注顯性知識,更重視隱性知識的收集和共享。知識管理的作用之一就是實現了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
(4)知識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人,知識管理的作用只有通過人的參與才能得以體現,人是知識創(chuàng)新的動力和源泉。
2知識管理系統(tǒng)分析
知識管理系統(tǒng)(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KMS)是實施知識管理的有效工具,是為保持某行業(yè)領域內的競爭優(yōu)勢而用來管理領域知識的綜合系統(tǒng)[3]。Alavi等人將知識管理系統(tǒng)定義為一個支持并注重知識的創(chuàng)新、存儲、檢索、流轉和應用的信息系統(tǒng)[4]。
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知識管理系統(tǒng)結構有所區(qū)別,但基本實施過程通常包括知識獲取、知識提煉、知識存儲、知識共享、知識應用和知識創(chuàng)新[5]。
知識獲?。褐R獲取是知識管理過程的基礎和前提,知識的來源包括系統(tǒng)內部和外部。
知識提煉:知識提煉是指對獲取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處理,主要利用一些數學的方法對知識進行過濾和挖掘,并對一些不確定的知識進行推理、判斷和分類。
知識存儲:知識存儲是指將提煉后的知識以一定的組織形式存儲到相應類型的知識庫中,以方便日后的管理和使用。
知識共享:知識共享是指利用搜索或推送等技術手段在系統(tǒng)內部實現知識的交換和討論,方便用戶對知識庫存儲知識的訪問。
知識應用:知識應用是指利用獲取的知識來解決用戶在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是知識管理概念應用價值的體現。
知識創(chuàng)新:知識庫中的知識需要不斷的更新以滿足業(yè)務需求。知識創(chuàng)新是指通過人員的實踐,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產生出新方法、新理念、新思想的過程。
3搜索引擎技術
搜索引擎通常由搜索模塊、索引模塊、檢索模塊三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不同的搜索引擎會根據自己實際需要進行模塊的變化和擴展,但都建立在這三個基本模塊的基礎之上[6]。
3.1 搜索模塊
搜索模塊的主要工作是在網絡中漫游,以便發(fā)現和搜索信息。搜索模塊通過一個稱為網絡爬蟲的程序從種子站點開始在網絡中自動爬行。首先讀取網頁的內容,找到在該網頁中的鏈接地址,然后通過鏈接地址再發(fā)現下一個網頁,一直循環(huán)下去。目前爬行策略分為兩種:一種是按照深度優(yōu)先、寬度優(yōu)先或者啟發(fā)式方式發(fā)現新的網頁鏈接;另一種是將網絡中的網頁信息按照IP地址或者域名劃分為幾個子域,然后多個爬蟲程序并行爬行各個子域中的網頁。
在應用中,可根據具體的應用背景對爬取網頁的類型和范圍進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發(fā)現和更新的速度。
3.2 索引模塊
文本索引模塊的主要功能是處理和分析非結構化文檔,索引器從原始文檔中抽取索引項,用于表示文檔,并生成文檔集合的索引表。
3.3 檢索模塊
檢索模塊的主要功能是根據用戶輸入的查詢請求在索引庫中快速檢索出文檔,進行文檔與查詢的相關度評價,并對將要輸出的結果進行排序。
在應用中,可采取一些措施來提高搜索引擎的性能以方便用戶,例如查詢擴展處理、智能代理、信息分類和摘要等。
4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設計
4.1 系統(tǒng)架構設計
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按照采辦業(yè)務需求分為知識資源層、知識產生層、知識處理層、知識應用層和知識匯聚層五個層次,其結構如圖2所示。
各層主要功能如下。
(1)知識資源層。
知識資源層是知識管理系統(tǒng)的知識來源,也是知識管理系統(tǒng)建設的基礎。知識資源層涵蓋采辦過程所涉及的各個領域,并覆蓋各種類型的知識,包括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
(2)知識產生層。
知識產生層也就是知識生命周期的流轉過程,實現方便有效的沉淀知識資源、提煉加工知識資源、建立知識點間的關聯,促進知識交互過程的創(chuàng)新行為。
(3)知識處理層。
知識處理層主要涉及到對知識資源的整理和價值分析,通過建立有效的知識分類,進行有價值的知識挖掘,通過知識評價促進知識的新舊輪轉和淘汰。
(4)知識應用層。
知識應用層強調與采辦信息化訓練與研究平臺中各個子系統(tǒng)業(yè)務的集成,促進業(yè)務和流程的執(zhí)行效率,并通過有效的知識獲取和交互渠道,實現自主的知識學習。
(5)知識匯聚層。
知識匯聚層通過建立統(tǒng)一和個性化的知識門戶,促進知識的集成,這種知識匯聚不僅能夠匯聚知識資源層的知識資源,還能夠展示各個子系統(tǒng)業(yè)務/流程的知識。
4.2 管理功能設計
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總體功能包括基礎管理功能和業(yè)務管理功能兩部分,其功能組成如圖3所示。
基礎管理功能為平臺各子系統(tǒng)提供基礎的數據管理服務,在這里不做贅述。各業(yè)務管理功能模塊實現功能如下。
(1)采辦知識庫。
知識庫是知識管理系統(tǒng)的基礎,知識庫能為用戶提供良好的知識共享環(huán)境并能動態(tài)地對其中的知識進行實時的更新和維護,是知識管理系統(tǒng)成功實施的關鍵。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建成結構合理、內容豐富的采辦知識庫,為平臺各類訓練系統(tǒng)的教學和訓練提供知識體系、知識推送、知識訂閱、知識協(xié)作、知識支援、知識學習和知識創(chuàng)新環(huán)境的支撐。采辦知識庫主要包括課程知識庫、教材專著知識庫、案例知識庫、研討知識庫、研究論文知識庫、采辦試題知識庫、采辦法律法規(guī)知識庫等專業(yè)知識庫。
(2)采辦知識門戶。
采辦知識門戶為采辦人員提供一種自主學習環(huán)境,也是一種知識的共享和應用機制。該模塊建立了多個專業(yè)領域的知識門戶,包括發(fā)展需求論證專業(yè)知識門戶,采辦費用管理和訓練專業(yè)知識門戶、采辦項目管理專業(yè)知識門戶等,集中匯聚本專業(yè)領域的知識,形成有效的知識群,能夠為相關崗位的工作人員提供第一手的、全面的知識支撐環(huán)境。
(3)采辦知識研討廳。
采辦知識研討廳模塊旨在建立采辦知識共享和交互機制,這同樣也是挖掘隱性知識的需要。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按專業(yè)設立項目管理、質量管理、合同管理、價格管理等領域的論壇和社區(qū),并建立合適的研討管理機制,一方面為采辦專家和教員與學員進行互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為采辦人員搭建基礎的知識交流、研討環(huán)境。
(4)采辦專家咨詢。
采辦專家咨詢是指當采辦人員遇到急需解決或困惑的問題時,可以在線向專家提問,或借此通過其它聯系方式同專家取得聯系進行咨詢求助。采辦專家咨詢模塊建立采辦專家名錄,搭建方便的專家咨詢環(huán)境,支持專家隱性知識挖掘,并在知識挖掘基礎上,進行知識梳理,知識沉淀。該模塊建立知識支援機制、促進知識協(xié)作和交流,并充分利用和挖掘采辦專家和相關領域人員的隱性知識資源來解決問題,促進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系統(tǒng)建立了專家知識庫,用戶通過訪問專家知識庫,了解專家的學科專業(yè)和經歷經驗等信息,可以有針對性地向專家獲取相應的知識,加速了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
(5)采辦知識搜索。
采辦知識搜索作該系統(tǒng)的一項基礎服務,主要為采辦用戶提供知識檢索功能。采辦知識搜索能夠實現查詢關鍵詞的自動查詢擴展優(yōu)化,并對返回的搜索結果進行聚類分析。采辦知識搜索更加注重搜索結果的準確率,加快信息的查找速度,使采辦人員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加速系統(tǒng)內知識的流轉、共享和創(chuàng)新。
(6)采辦知識應用。
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建立多種知識應用手段,包括知識推送、知識訂閱、知識推薦、知識點評等?;诙喾N應用手段,該系統(tǒng)將采辦知識庫中的海量知識活動起來,自動推送給所需要的人,使知識的價值最大化。
4.3 知識搜索引擎需求
采辦知識搜索引擎為知識匯聚、知識發(fā)現、知識聚類、知識門戶的構建等提供支持,通過搜索引擎技術完成知識管理的使命。知識搜索引擎建立在明確的知識來源基礎之上,根據用戶的身份與請求,回饋最準確恰當的知識,為特定用戶提供搜索服務,更加強調知識的準確性和標準性,強調通過互動機制,如評價、交流、修改、維護等進行搜索結果的自我學習,以達到知識搜索的智能化。
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建設的重要意義在于通過對采辦相關知識的有效管理,加速知識的流轉和使用,促進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化,從而提高了采辦工作效率。從圖2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模型中可看出,采辦知識搜索引擎作為系統(tǒng)知識應用的一種基礎服務,在采辦人員和所需知識之間起到了橋梁作用,是發(fā)揮采辦知識作用的催化劑。
通過項目前期對采辦人員進行的調研和需求分析,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目標用戶對知識搜索引擎方面的需求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搜索結果的查全率(Recall)和查準率(Precision)。
查全率和查準率是目前最常用的搜索引擎檢索質量評價標準[7]。查全率是指系統(tǒng)在進行某次檢索時,檢索出的相關文檔數量與系統(tǒng)中所有相關文檔數量的比率,反應了系統(tǒng)檢索的全面性;查準率是指檢索出的相關文檔數量與檢索出的所有文檔總量的比率,反應了系統(tǒng)檢索的準確性。
目前大多數搜索引擎采用基于關鍵詞匹配的檢索模式,用戶在進行檢索時往往只輸入少量的關鍵詞進行查詢。由于采辦人員的經驗不足等原因,往往輸入的關鍵詞不能真正體現用戶的查詢意圖,再加之中文詞語的多義性,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會表現出不同的含義,導致了檢索結果中充斥著許多與用戶意圖無關的結果,影響了搜索引擎的性能。
(2)搜索結果的結構化呈現。
搜索引擎為采辦用戶查找信息提供了便利,但隨著數據的激增,搜索引擎也暴露出許多不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搜索結果通常以一個線性列表的形式進行呈現,缺乏清晰的結構,用戶必須逐個瀏覽返回的查詢結果,不僅給用戶帶來不便,也削弱了搜索引擎的使用價值。
5結語
文章分析了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中關鍵技術的相關概念和特點,詳細描述了設計的采辦知識管理系統(tǒng)的層次結構和相關模塊的功能,最后對采辦知識搜索引擎的功能、特點進行了描述,總結了目標用戶對搜索引擎的功能需求。
參考文獻
[1] 樊治平.知識管理研究[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3:21.
[2] 姜媛.移動通信運營企業(yè)知識管理系統(tǒng)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09.
[3] Vizcaino.A multi-agent model to develop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C].Proceedings of the 40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2007.
[4] AlaviM,Leidner DE.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J].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MIS Quarterly,2001,25(1):107-136.
[5] 李緒成,王保,楊建安.知識管理研究[J].情報雜志.2005,1:114-117.
[6] 丁宬杰.搜索引擎技術的研究與發(fā)展[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6.
[7] 李新友.信息檢索中查詢擴展技術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