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君
摘要: 徐州工程機械飛速發(fā)展,應用各種先進的大型工程機械設備也日益頻繁,給機械設備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單位對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必須提上議事日程。作者對當前存在的問題調研,并對改善工程機械管理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問題完善措施
一、工程機械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1.相關的組織機構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一般好的工程類企業(yè)要想搞好機械設備管理工作,就需要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明確各級管理機構與人員的職責,這是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組織保證。工程項目繁多,設備與人員調動頻繁,而大部分企業(yè)卻普遍存在著管理機構不全,人員力量薄弱等現(xiàn)象。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工程機械設備管理是現(xiàn)場人員的事,管理部門與基層單位只局限于個別業(yè)務上的聯(lián)系,以致盲目地精簡機構、壓縮甚至取消設備管理機構及管理人員,或將其工作職能并入其他部門兼管。此外,相當一部分企業(yè)仍缺乏完整、嚴格的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對工程機械設備的臺賬、技術資料檔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無章可循、管理無序,有些企業(yè)甚至在購買了新設備后,沒有及時或根本不入賬,造成管理工作相當被動,設備糊涂使用。
2.保養(yǎng)制度不能落實,工程機械設備磨損老化程度加快。
企業(yè)在設備管理使用上常常是重使用輕保養(yǎng),雖然實行定人定機制度,卻忽視了工程機械設備保養(yǎng)制度對人的活動的制約性,沒有能明確落實到人。機械操作人員只是注重使用,對出現(xiàn)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另外,在工程機械設備出現(xiàn)故障需要維修時,許多維修保養(yǎng)人員責任心不強,不從根本上解決故障問題,從而造成設備故障的不斷擴大和發(fā)展。一般出現(xiàn)問題時,操作與維護人員往往互相推卸責任,不能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不僅影響到了施工的質量和進度,也增加了維修費用、運轉費用,致使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降低。
3.機械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不力,操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術素質較差。
雖然現(xiàn)在大部分單位根據(jù)自己工人的實際情況專門設立了機動管理部門,但由于機構、人員更替頻繁,機械設備管理及維修人員接受專業(yè)教育的時間較短,管理人員對機械設備管理的整體認識較模糊,技術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還未能很好地開展機械設備管理的工作。
二、完善機械設備管理的措施
1.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職能。
各單位應建立健全加強設備管理的規(guī)范和措施,做到“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結合”,維護學校設備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保證教學、科研、行政等工作的正常進行。學校的設備實行注冊到戶管理,各單位應明確分管領導和財產管理員(專職或兼職)負責本單位設備賬、卡、物的管理和日常的使用、維修、調撥、報廢等監(jiān)督管理工作。設備管理一般涉及采購、資產管理、生產和維修保養(yǎng)等部門,有的單位采用的還是傳統(tǒng)的分散管理,有的單位則將除使用外的職能都歸于一體,成立“設備管理中心”,后者是前者的發(fā)展,是設備科學管理的內在要求,應當成為一種方向。但無論采取哪種方式,明確職能、建立健全責任制都是必需的。設備的前期管理是指設備計劃、論證、購置、安裝的管理。有關研究表明,設備前期管理決定了其壽命周期費用的90%,設備安裝定位時,未來問題的70%已被確定。設備的后期管理是指設備的使用、保養(yǎng)、維修、調配和報廢等管理工作。設備的后期管理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和提高設備利用率有著重要影響。而設備管理軟件則能有助于企業(yè)建立這樣的一個“設備管理中心”。
2.建立完善的機械設備技術檔案。
每臺設備從購買到批準報廢為止,都要建立技術檔案、機械履歷表、臺班登記、維修保養(yǎng)記錄、交接班記錄、機械運行狀況,這些都將詳細記錄這臺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表現(xiàn),為將來對該設備進行維修提供依據(jù)。設備檔案指反映各種設備運動變化過程的檔案,是在設備的購置、驗收、安裝、使用、維修、改造、更新及報廢等全過程中形成的。根據(jù)我國各單位的實踐及國家有關規(guī)定,單位設備檔案管理應采用集中統(tǒng)一管理模式。這里的“集中統(tǒng)一管理”一方面是指將設備從購置到報廢全過程中形成的材料集中統(tǒng)一保管在檔案部門,由檔案部門對其進行管理,另一方面是指檔案部門要將設備檔案作為一個獨立的分類進行管理。這里的關鍵問題是:一是入檔設備的起始點,是以價值還是以稀缺性或其他指標;二是入檔的內容,是僅限于設備的基本情況,如設備類型、購置日期、價值、使用部門等,還是要求其購置過程材料、使用說明及其他隨機文件等全部材料;三是入檔的工作流程,各部門的義務;四是查閱檔案的權限和銷毀檔案的權限,等等。以上這些繁瑣的步驟,沒有超易設備管理軟件的協(xié)助是無法做好的。
3.大型儀器設備要加強購前論證。
內容包括:購置理由、設備選型、安裝條件、人員配備、機時利用、運行費用和效益預測等。大型設備的論證報告要作為考證設備利用率的重要依據(jù)。項目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要對學校投資購置的大型設備的使用、管理、維護承擔責任。大型設備建設要以構建學科研究平臺為準則,要避免因某個項目購進專業(yè)性較強的大型設備在項目完成后,沒有后續(xù)項目而使設備閑置。應了解企業(yè)或周邊單位同類設備的擁有情況,要避免設備的重復引進。同時對購入設備維持其正常運行費用和維修費用是否能有穩(wěn)定的經費支持也要考慮。
4.做好維修保養(yǎng)工作,加強機械設備的管理。
現(xiàn)在很多工程機械設備,一般都是集液壓、氣路、電路、機械自動控制于一體,元件眾多、品種繁雜,在使用過程中必然會發(fā)生磨損、變形、腐蝕等現(xiàn)象。如果不及時處理,久而久之就會使機械設備無法正常工作。因此,要做好機械設備定期的維修保養(yǎng)工作。機械設備管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主要解決各工地機械設備輕保養(yǎng)的問題。
(1)在時間上,維修保養(yǎng)工作要配合施工計劃,盡量不要影響工程施工進度。每天的保養(yǎng)都放在施工任務完成后及時完成當天的保養(yǎng)工作。
(2)在人員的安排上,要做到定人、定崗、定責任、定任務,寫在日常任務黑板上,豎在設備旁,讓機組人員每天上班、下班都可以看到,對照自己,檢查每天的工作。
(3)在配件更換的安排上,除常用更換的配件做到詳細登記,以舊換新,其余基本都要實行“零庫存”管理。庫存?zhèn)浼康氖且谏a過程中,設備需要修理時,不致因沒有配件而耽誤工作時間??蓭齑媾浼坏珪加么罅抠Y金,而且在地點轉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損壞、丟失,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結合這些情況,對主要的配件實行“零庫存”。其次是要組織幾名技術人員,要求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有一定技術專長和能力。當設備發(fā)生問題時,能及時會診,做到較準確地判斷。當配件到達后,會和技術人員盡快搶修設備,使設備能夠較短時間恢復工作,同時讓技術人員要做好詳細的維修記錄,以備存檔。
(4)控制好設備運行成本。根據(jù)每臺設備的新舊程度、性能、狀況,制定詳細的成本賬目和考核標準,核算工作量,維修費、動力消耗、配件消耗等,將考核結果與人員的工資待遇,獎金掛鉤,厲行節(jié)約,獎優(yōu)罰劣,使他們更關心愛護設備和設備的生產和使用成本。根據(jù)機械設備的構造、性能,配齊配足易損件,建立嚴格的配件、油料采購審批制度、嚴格執(zhí)行出入庫收發(fā)登記制度;堅持以舊換新,防止虛報冒領,增加使用成本。集中維修,養(yǎng)護、采購儲備配件和油料,不要為了買某個不重要的配件也要跑一趟,路費比配件還要貴。同時,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對維護好、保養(yǎng)勤勞、技術高的職工給予獎勵,使其起好帶頭作用。
5.引入現(xiàn)代設備管理機制。
建立設備管理資源電子數(shù)據(jù)庫,采用計算機輔助設備(如超易設備管理軟件)管理,開發(fā)設備管理信息系統(tǒng),是設備管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手段。要將設備管理的各個方面集成為一個規(guī)范化的體系,形成科學、高效的設備管理機制,使設備管理工作得到高效能的組織和實施。實現(xiàn)信息共享,從靜態(tài)管理轉向動態(tài)跟蹤和分析,達到設備物質形態(tài)與價值形態(tài)管理相統(tǒng)一的目標。簡化日常事務處理,快速高效地處理設備管理中的各類賬表。為設備投資和技術改造提供經濟分析和論證依據(jù),提高設備投資的科學水平。
設備的全過程管理是一個全新的理念,需要人們去不斷地探索,需要機械設備管理者認真對待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科學、合理地進行管理。只有加強機械設備的有效管理,相互協(xié)調,才能有效提高設備完好率、保證設備穩(wěn)定運行,提高設備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從而為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促進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