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華魯家靜
詩歌賞析的一般步驟是敘、析、評?!皵ⅰ奔锤爬ǖ匾鲈?;“析”就是對作品的簡析;“評”就是旗幟鮮明地亮出觀點。
基本答題格式:
寫了什么內(nèi)容;寫出了什么樣的特點;運用什么技巧;表現(xiàn)了怎樣的主題思想。(從四大塊入手)
總體要求:
(1)基本描述——靠船下篙
(2)手法定位——名詞術(shù)語
(3)效果作用——主旨情感
例題示講:
虞美人(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把握內(nèi)容(寫什么內(nèi)容):寫作者面對美景懷念往昔帝王生活。
把握技巧(用什么方法):用了設問、比喻手法。
把握感情(抒什么感情):抒發(fā)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
高考詩歌鑒賞各類型答題格式如下。
1.意象分析——詩歌意象、含義:表層含義(即解釋詩句)+深層含義(比喻義、引申義)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旅夜書懷
杜 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請說說你對“天地一沙鷗”中的“沙鷗”這一意象的理解。
答案示例:(表層含義)天地之間一只孤單的沙鷗。(深層含義)以沙鷗自喻,既是杜甫一生的形象概括,也是他孤獨心情的真實寫照。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2004年廣東卷)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兩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示例:(表層含義)“片云”“孤月”,孤單的云和月,意境凄涼,(深層含義)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
2.品味關(guān)鍵詞:(含義)+描述+表達作用。
(1)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遼寧卷)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么?請簡要賞析。(3分)
答案示例:①(含義)+描述:“繞”字好,因為它切實具體地描繪出了綠水環(huán)抱人家的場景,表達作用生動形象,具有動態(tài)美。
②“曉”字好,因為它既點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
采桑子
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蒙蒙,垂柳闌干倚東風。
笙歌吹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始覺春空”是全詞表情達意的關(guān)鍵句子,請簡要談談對“春空”二字的理解。
答案示例:一切景語皆情語,(含義)+描述“春空”二字本指群芳落盡,楊花飄飛,風不停息的單調(diào)虛空的景象;表達作用在此“春空”的背后實指“情空”,即寫出了笙歌消歇,游人離去后的清寂。
3.鑒賞重要詩句:表象(解釋、描述詩句)+深層含義+(手法、作用)。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天津卷)
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①,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響入霜鐘③。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注]①綠綺: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鐘:《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載,豐山有九鐘,霜降而鳴。
結(jié)合全詩談談你對第四聯(lián)“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的理解。
答案示例:表象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深層含義寫出了作者沉醉于琴聲之中的狀態(tài),作用側(cè)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
4.體味主旨情感:通過某景、物、人、事,運用某手法,表達什么情感。
閱讀古詩,回答文后問題:
夏意
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注]蘇舜欽;北宋詩人,主張改革,被削藉為民,于蘇州修建滄浪亭,隱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時。
你認為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境呢?根據(jù)你的理解結(jié)合原詩,寫一段鑒賞性的文字,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這首詩取題“夏意”,展現(xiàn)的是清幽之境,表現(xiàn)的是內(nèi)心壓抑著痛苦的閑適寧靜?!皠e院”、“深深”、“清”,詩一開始即構(gòu)成清幽涼爽的氣氛,繼而以“石榴開遍”“樹陰滿地”“流鶯”時一聲“渲染”,無不給人清涼寧謐之感。削籍隱居的詩人內(nèi)心是痛苦的,但詩人沒有牢騷,對得失榮辱看得很淡泊,但沒有牢騷又不等于沒有痛苦,清幽之境恰恰反襯著詩人內(nèi)心壓抑著的刺痛,“夏意”“之意”,是值得讀者細細揣度的。
5.分析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手法)+為什么(描?。?怎么樣(作用)。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提問: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表達效果?
回答示例: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什么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步驟二:為什么有手法)。
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產(chǎn)生由漂泊引起的孤獨寂寞之感(步驟三:表現(xiàn)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