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康有為從未有過的旅行體驗,不禁由衷嘆服:
吾游遍萬國矣。英國雖為歐土先驅,而以今論之,則一切以德為冠。德政治第一,武備第一,文學第一,警察第一,工商第一,道路、都邑、宮室第一。乃至相好第一,音樂第一。乃至全國山水之秀綠亦第一。
康有為對德國可謂情有獨鐘,自言“九至柏林,四極其聯(lián)邦,頻貫穿其數(shù)十都邑”。一方面因德國居歐洲中西部,地理位置的便利;另一方面則是康有為理解、消化德國崛起的經驗并以之為中國現(xiàn)代化的借鏡,在他心目中,后來居上、冠絕歐土的德國無疑是中國效仿的范例,因此他對德國的考察也最為用心。在他看來,德國的過人之處實在難以盡述,而飲食之中最吸引他的,莫過于獨步天下的貓匿(慕尼黑,Munchen)啤酒:
貓匿之啤酒名天下,吾飲歐美各國之啤酒矣,皆略有苦味,不宜于喉胃,惟貓匿之啤酒入喉如甘露,沁人心脾,別有趣味。德國人
的一面,成為象征德國富強文明形象的一個意味深長的文化符號。
康有為自詡遍嘗各國啤酒,此言不虛,英國“尾士竭”(威士忌)、法國葡萄酒等,他確實不止一次地品嘗過,對法國葡萄酒的產量和銷售情況也有細致的考察。不過酒雖美,但宜適量,過量飲酒不但傷身,更有損于社會文明。康有為多次對歐美國家的酗酒陋習提出批評:
今歐人無不好飲者,德、法尤甚,客店食桌中無有無酒盞者。
雖儉于食而嗜飲酒,德、法、美尤甚,四十余足多腫,已難工作,五十后無所歸,遂入院,以為俗焉。
吾觀歐美人醉酒之風,夜臥于道而嘩于市,歸毆其妻,而爭殺開槍致死者比比,閱報者日見之不鮮。所經小市大衢,賣酒店相望,竟日作工,所入盡付酒家,而導淫演殺,與酒為緣。若此敗風,惟吾國無之,歐美皆然,但法人為尤甚耳。蓋吾國酒俗為過去世矣。不知者開口媚歐美人為文明,視入賣酒壚,觀其亂狀,與我孰為文明哉?
德國人雖然好飲酒,但德國規(guī)定,“校尉正佐皆不許飲酒”,否則重罰。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