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挑選出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年齡30以上、男性、本科教育水平”的一眾用戶做相對精準的投放,而Twitter不能。
事實上,在2009年5月與一家技術(shù)網(wǎng)站主編的訪談中,斯通就抱怨所謂“Twitter不會做廣告”是被媒體誤讀了。他認為自己說的是“橫幅廣告”并以為人們都理解他的這個意思??陀^地講,創(chuàng)立于2006年的Twitter,3年之后不商業(yè)化是不可能的,而以Twitter的特征來看,不做廣告,怎么可能?
關(guān)鍵是,是什么樣的廣告形式。
從最新公開數(shù)據(jù)推算,F(xiàn)acebook每個廣告客戶平均貢獻的收入不過千元當量級,而Twitter則在數(shù)萬之上——兩者差距應(yīng)該有10倍之巨。我們很容易得出Twitter的廣告客戶更愿意花錢的結(jié)論。然而,且慢,真的是這樣的么?
在我看來,F(xiàn)acebook和Twitter這方面的差距,就像搜索引擎和門戶之間的差距。搜索引擎擁有更多的廣告客戶,因為它們的進入門檻很低。百度的廣告客戶有40萬之多,平均一家只有2萬的收入貢獻。而門戶,顯然都是以大單為主。某種意義上講,F(xiàn)acebook的廣告盤子更扎實,它的商業(yè)模式更長尾,更受中小企業(yè)青睞。道理何在?就因為Facebook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挑選出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年齡30以上、男性、本科教育水平”的一眾用戶做相對精準的投放,而Twitter不能。正如論者認為微博帶有圍觀的性質(zhì),試問:馬路上車禍的圍觀者有啥動力告訴你我是誰呢?
既然無法獲知用戶屬性,如果要推廣告,就只能賣流量。而對高流量感興趣的一般是大客戶——比如可口可樂——這種企業(yè)也很難做什么精準投放。若不謹慎從事,Twitter的模式很容易走到門戶那條道上,而門戶的沒落世所共見,無怪乎斯通會說:我們不會做“傳統(tǒng)的”廣告。
按照貝恩的說法,Promoted Tweets的廣告和用戶的關(guān)注有關(guān)。比如張三關(guān)注了可口可樂,那么可口可樂的廣告就會出現(xiàn)在張三的時間線里,而不會出現(xiàn)在未關(guān)注的李四那里。這么做的原因在于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可口可樂早上10點發(fā)布廣告消息,張三如果下午3點再登錄,就有可能沒看到這條信息。只有Twitter自己動手設(shè)置,才有可能讓這條廣告信息以一種比較固化的方式確保張三看到,這也成為Twitter能收到廣告費用的理由。貝恩聲稱,傳統(tǒng)的展示型廣告的點擊率大概在0.05%左右,但是PromotedTweets的點擊比率達到了2位數(shù)。
廣告趨勢在我看來,大致有三代:基于高流量的廣播式廣告,基于用戶屬性的精準式廣告,乃至基于用戶興趣表達的服務(wù)式廣告。對接收者來說,前兩種都有明顯的“廣告感覺”,但最后一種,做得夠好,就會有“正是我要的服務(wù)而不是廣告”這種感覺了。
在2009年2月,斯通很明顯地意識到,有鑒于Twitter的高流量,廣播廣告雖然可以為之,但到底是門戶套路。到了2010年下半年,從“20%-40%的用戶都有關(guān)注一個或多個品牌賬號”這點出發(fā),Twitter才算大致摸著了一個值得一試的模式。
基于用戶興趣,如果能結(jié)合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本地化服務(wù)、位置服務(wù),這個模式理論上是成立的。只是,Twitter是否得到了中小企業(yè)青睞,是否形成了以興趣為核心的廣告業(yè)務(wù)模式,2011年收入數(shù)字尚不足證明。接下來的歲月里,Promoted Tweets,或可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