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合作不僅是一種能力,還是一個人素質(zhì)的體現(xiàn)。當今社會,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nèi)鄙倥c他人合作的意識,經(jīng)常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樣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素質(zhì)的同時,知道該如何與他人進行合作,為學生未來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一、對學生進行合作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
1. 對學生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隨著經(jīng)濟與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集體活動越來越多,在集體活動中,就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這樣在團隊中才會有良好的競爭力。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如何傾聽他人的意見,學會在團隊中不以自我為中心,尊重他人,樂于協(xié)作,只有這樣學生在走入社會后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才有利學生今后的發(fā)展。
2. 對學生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每個學生在各方面的素質(zhì)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對學生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使學生在體育課中得到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學生在與他人進行合作的過程中,能夠?qū)W會如何正確看待事物,理性地對事物進行評價,學會包容同伴在合作中的不足。同時,在團隊合作中,學生還能夠通過同伴獲取更多的信息,這樣就能使學生的心理和思維方式都有所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3. 對學生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提升體育課的價值
在體育課堂上,教師通過讓學生互相合作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做示范、學生模仿的教學方式,還能讓師生之間可以進行更好地溝通,使體育課的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活躍,學生之間可以更好地交流感情,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在合作中共同進步。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的同時學會如何進行合作,樹立良好的價值觀,這就更加凸顯了體育課的價值,提高了體育課的教學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方式
1. 創(chuàng)造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體育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的空間,讓學生自愿參加到集體活動中來,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輕松,這樣才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在集體中的合作精神。例如在練習跳大繩時,學生總會認為這是一項不需要合作的體育項目,這時教師就應該告訴學生在跳大繩這項運動中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知道如何進行良好默契的合作,才能讓這項活動達到更好的效果,然后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理解合作精神,明白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從而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2. 分組比賽,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
在課堂上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在小組間舉行一些體育比賽項目,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但是有的學生在比賽中會產(chǎn)生極端的好勝心態(tài),這就會導致在比賽過程中產(chǎn)生爭執(zhí)和矛盾,那么教師就應該適時地加以制止,然后向?qū)W生說明體育比賽的意義:結(jié)果并不是最主要的,比賽的意義在于享受比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性,不能為了取得成功,就破壞集體的團結(jié)。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及教師的正確引導,就知道應該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在集體中最重要的是合作意識,只有互相團結(jié)合作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好的結(jié)果。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競爭心態(tài),而且加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3. 變換形式,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
學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性格,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良好品質(zhì)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性格的培養(yǎng),讓他們具有善于溝通交流表達自己情感的性格,這樣才能讓他們擁有善于合作、尊重他人成果、樂于傾聽的良好品質(zhì)。有的學生性格孤僻,那么教師就應該采取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參加到集體活動中去,多給予這些學生一些關(guān)注,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以及教師的期待,這樣可以轉(zhuǎn)變學生的性格,養(yǎng)成學生積極的參與意識,對學生樹立健康的品格是十分必要的。
4. 鼓勵學生合作,感受其中的意義
在學生進行合作練習的過程中,總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有的學生身體不好,可能會對小組造成一定的影響,這時教師就應該告訴學生在一個集體中,大家要互相幫助,這樣才能讓弱者不斷地變強,集體的力量才會更強。讓學生在合作中享受分享,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都要共同承擔,不互相埋怨,而是相互鼓勵、相互包容,找到更好的方式,從而取得成功。這一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寶貴的,可以讓學生懂得幫助他人的快樂。例如在進行技巧教學時,教師在教授完基本動作之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如何能將這些基本動作串聯(lián)起來,學生通過討論、創(chuàng)新,在集體合作中共同努力,最后得出較好的方案。這樣的過程不僅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而且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體會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團隊的力量,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時應注意的問題
1. 教師不能作為旁觀者
在課堂上,教師采用合作教學的方式,增強了學生間的互動,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幫助和學習。但是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練習時,教師不應該只作為旁觀者,而應該注意學生訓練中的不足,也參與到合作中來,幫助學生糾正在練習中產(chǎn)生的問題。同時,對于練習好的小組要加以表揚、鼓勵,這樣學生會更加積極地進行練習,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
2. 確保合作練習的有效性
在進行合作練習的過程中,同一小組的學生難免發(fā)生矛盾與摩擦,尤其是小學的學生,由于他們的社會經(jīng)驗不足,不懂得如何包容同伴的不足,忍耐力不夠,這就難免會出現(xiàn)矛盾,這時候教師就要適時地進行調(diào)節(jié),告訴學生在合作中要互相包容,要傾聽同伴的意見,尊重別人的成果,讓他們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合作,使課堂合作練習能夠順利有效地進行。在課堂中,如果沒有教師的關(guān)注,學生可能會偷懶,不好好進行練習,那么教師就應該采取一定的辦法,讓小組之間互相監(jiān)督,杜絕這種因教師精神太過分散而引起的學生偷懶的現(xiàn)象,從而更好地保證課堂的質(zhì)量。
對于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對學生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小學體育教學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學會如何在團隊中更好地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從而提高學生的競爭力,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瑞金市怡安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