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思修
中外古今具有創(chuàng)新基因的精英,多有“古怪”的違世性格,用才者當對其寬容和包容。
柳傳志是位充滿“中國特色”的管理大師。盡管他喜歡用一些“軍事”術語諸如“戰(zhàn)略運籌”、“退卻比進攻更重要”等表述企業(yè)管理的真諦,用“準軍事化”組織諸如“斯巴達克方陣”、“艦隊結構”等來管理公司,可是在他“辦公司就是辦人”的理念中又處處充滿著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包容”就是“柳傳志時代”難能可貴的價值觀之一。古人云“有容德乃大”,聯想是體現“北京精神——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的典范。
聯想創(chuàng)業(yè)之初,柳傳志用“三顧茅廬”的真誠,邀請當時已竟是中國計算機行業(yè)頂級專家的倪光南走出“象牙塔”,編織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動人故事。倪光南先生是極具鮮明個性的中國當代知識分子代表,面對柳傳志的盛情邀請,他提出“三不”的要求:“我一不做官,二不接受采訪,三不出席宴請?!毙市氏嘞?,肝膽相照,柳傳志對中國的知識分子的書生氣感同身受。這“三條要求”昭示出中國知識分子的寶貴精神,他們惟一所求就是報效祖國,最為關心就是希冀研究出來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結出“經濟碩果”,服務人民,留名千古。柳傳志欣然允諾。于是,倪光南出任聯想的總工程師;于是,聯想“漢卡”一炮打響;于是,聯想的利潤扶搖上升,為聯想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柳傳志管理經典中,還有一則“開放‘牢騷市場”的案例,傳為美談,發(fā)人深思?!稗k公司就是辦人”的理念,讓柳傳志格外重視選拔“帥才”和用好“將才”。盡人皆知中科院是藏龍臥虎的地方,老柳獵才付諸行動,費盡心機從“體制內”覓得一位“人事干部”,就是胸卡編號為00011的王平生。此人絕非等閑之輩,在中科院循規(guī)蹈矩,官至黨委秘書、政策局總工程師,仕途一帆風順。燕雀焉知鴻鵠之志,這個王平生,雖然不能像郭為那樣“整頓公司”,也不能像楊元慶那樣振興“聯想微機”,可是他思維敏捷,是難得的管理“高參”。1990年是聯想的多事之秋,遭遇“孫宏斌挪用公款貪污事件”的影響,“大船結構”有被肢解的危險,公司風起云涌,議論紛紛,諸如“老柳用人不當”、“公司不能控制局面”的逆耳之言陣陣襲來?!敖洕系膿p失是看得見的;人心的損失,是看不見的”。“禍起蕭墻”,鑒于此,王平生建言,“以我看,干脆開放‘牢騷市場!”老柳,開始有些驚愕,心里嘀咕,“我最煩的就是企業(yè)的人‘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居然給我出這等招數?”冷靜一想,廣開言路,問題擺到明處,畢竟是體制內慣用的工作方法。于是老柳采納了“開放‘牢騷市場”的建議,連續(xù)召開了6次職工座談會,躬親會場,洗耳恭聽,坦誠相見。高管好像照鏡子,看到了自己的“尊容”——官僚作風、用人失察、是非不清、執(zhí)行不力;還有培養(yǎng)年輕人的問題和企業(yè)核心價值的理念;甚至于員工的班車、用餐、電話、煤氣等問題也都擺到了桌面。……面對著這些問題,柳傳志充分發(fā)揚“共產黨”的優(yōu)良作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虛心納下,自我批評,有問必答,殊不料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公司上下的緊張空氣就這么松弛下來,“聯想大船”又可以破浪前進了!
“聯想開放‘牢騷市場”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一是“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沒有任何一個企業(yè)是被“罵垮”的;二是“下下人有上上智”,相信你的員工,他們蘊藏著無窮的潛力,等待著你去開發(fā)。辦企業(yè)如是,成大事者辦任何事情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