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潔
捷克首都布拉格以東約70公里的小鎮(zhèn)賽德萊克,有一座采用哥特式建筑造型的教堂,它的外表看起來十分普通,但這座教堂卻因其內部用數萬塊人骨做裝飾而聞名全球。它就是捷克的人骨教堂。
天主教把死亡視為一種喜悅,是“永生的開始”,所以,死亡并不可怕。因此,信奉天主教的人們會視死亡為神圣的事,死后將尸身獻給上帝,象征無上的贊美。數百年來,捷克的這座人骨教堂成了天主教教徒的“圣地”。
能夠累積這么多的遺骨,是因為這里撒有圣土。13世紀賽德萊克地區(qū)的修道院院長亨利,奉波希米亞國王奧克塔文二世之命,前往圣地耶路撒冷,回來一把泥土撒在教堂周圍的墓園里,認為埋骨于圣土就可上天堂的信念,吸引了波希米亞地區(qū),甚至中歐富豪紛紛將此地視為身后最佳福地。后來的黑死病、胡斯戰(zhàn)爭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墓園的規(guī)模也因此擴大。15世紀間,受限于墓園容納,修道院計劃另外興建一座禮拜堂,來容納百多年來荒廢的遺骨。1870年前后,一位受雇于Schwarzenberg家族的木刻師傅弗蘭蒂塞克?林特開始將人骨排列成各種圖案。
人骨教堂其實很小,兩三分鐘就能走完。教堂入口處有用120多塊人骨做成的燭臺,天花板上鋪的是四肢骨,墻壁上的花紋也用人骨裝飾,神壇由不同大小的人骨堆砌而成,圖案則由肋骨鑲嵌。令人驚奇的是這些骨骸均是成年男人的,而且上面有釘眼和被刀劍刺過的痕跡。
經過消毒和篩選,大小相同的4萬副骨頭,被用來細致地砌成燭臺、祭壇、圣杯、門楣、拱門、吊飾甚至十字架。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教堂正中央那盞由人體各部分骨骼打造成的“人骨吊燈”,以腿骨組成主架,下顎骨串成掛簾,主架又分成8個腿骨燈架,撐著一塊塊排成圓形的盆骨,上面又各自端著一顆充當燭臺的頭顱,仿佛附著死者的靈魂,詭異中帶著點懾人心魄的華麗。
殿堂的四周由4座由骷髏及大骨堆砌而成的類似灶的建筑,堆積這么多的人骨,據說代表著眾多的人們沒有一個人有資格面對上帝的冠冕寶座,直到死亡也沒有區(qū)別。其余還有用骨頭排列成的簾幕、十字架、教皇用的皇冠等等。
在虔誠的天主教教徒們看來,人骨教堂盡管以死亡為主題,但它是一片圣潔之地,是教徒們禱告、祈福和與上帝同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