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廣奇 魏婷婷
摘要:信托在基建項目融資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介紹信托融資原理的基礎上,對現(xiàn)有基礎設施信托的運作模式進行梳理,分析了當前我國基建信托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國基建信托融資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基礎設施;信托;融資
中圖分類號:F8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2)06-0048-02
一、基礎設施信托融資原理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并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財產的行為。項目發(fā)起人通過專業(yè)機構搭建融資平臺來籌集資金,即信托機構設立信托計劃并公開出售,籌集到的資金通過信托機構投入到項目中。從融資的角度看,信托計劃購買者是項目的實際投資人,信托機構是代理人,充當?shù)闹皇侨谫Y過程的中介;從信托的角度看,信托計劃購買者是委托人,而信托機構則是受托人,出售信托計劃而籌集到的資金是信托資金,信托目的就是把信托資金投入到項目中以獲取收益。這種基于信托的融資方式就是信托融資。
信托機構根據(jù)基建項目的資金需求狀況,制定信托計劃并面向社會公眾和機構投資者公開出售,籌集到的資金由信托機構以自己的名義按投資者的意愿投資于交通運輸、能源設施、市政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中,并以基建項目的資產及其收益作為償還保證。此類信托計劃大多附有擔保協(xié)議,如第三方連帶責任擔保、項目建設方土地使用權抵押等?;ㄐ磐腥谫Y原理如圖1所示。
在實際操作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運作模式:
1.貸款信托。貸款信托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基建項目融資模式。信托合同明確規(guī)定信托資金的用途、貸款利率和期限,信托機構公開出售信托計劃,籌集資金后與基建項目方簽訂借款合同,信托機構將信托資金以貸款形式投入基建項目,以貸款利息(高于銀行利息)作為償還保證。貸款到期后,信托機構從基建項目方收回本息,扣除手續(xù)費及代繳稅費后,向投資者返還本金及收益。
2.股權信托。信托機構將信托資金以股權方式投入到基建項目中,信托資金由初始的資金轉換成股權,投資者轉換成基建公司的股東。信托機構為了降低投資風險,還事先與基建項目方或第三方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即項目完工后,以轉讓股權或者關聯(lián)方溢價回購的方式實現(xiàn)信托資金的安全退出。與其他模式相比,股權信托投資收益較高,但對信托機構本身的投資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
3.受益權信托。此種方式基于基建項目未來穩(wěn)定的收益,適用于電信、交通、能源等經營性基建項目。項目發(fā)起人以其所擁有的特許經營權或收費權作為信托標的,委托信托機構籌集資金。與股權信托類似,信托機構一般要求項目方提供到期回購該權益的承諾。受益權信托實際上是利用了信托的風險隔離原理,使信托資金和項目實現(xiàn)了時間上的重新組合,以被隔離的未來收益作為償還保證,風險大大降低。
4.融資租賃信托。這一融資方式往往用于基建項目中機器設備的購置。信托機構籌集資金后購買基建方指定的設備出租給建設方,以租金作為償還保證,租賃期滿后設備歸建設方所有。這一方式實際上包含了信托和租賃兩種融資機制,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信托公司既是受托方又是出租方,是信托和租賃這兩個運作過程的中介。
二、當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信托融資的特點
在國外,基建項目是信托投資的主要領域之一。我國自2007年信托業(yè)實施新“兩規(guī)”以來,基建信托得到較快發(fā)展。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fā)后我國政府推出了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基建信托規(guī)模在2009年和2010年創(chuàng)下新高。2011年是“十二五”規(guī)劃的第二年,規(guī)劃明確指出鼓勵民間資本進行基礎設施、公用事業(yè)、社會事業(yè)等領域的實業(yè)投資??傮w來看,我國基建信托融資呈現(xiàn)以下特點:
1.部分基建信托項目出現(xiàn)期限與收益倒掛和錯配現(xiàn)象。1.5年期基建信托預期收益率高達8.04%,為各項目期限中最高,這是因為1.5年期基建信托主要集中在能源等收益高的項目,而不像其他項目以民生工程和政府類應收債權為主。
2.以貸款為主向以權益為主轉變。首先,在政府債務負擔過重的情況下,國家已經全面禁止政府提供擔保,這使得基建信托要通過其下屬單位(如城建公司)進行融資,城建公司可能因擔保不足而避免使用貸款信托。其次,當前銀行信貸緊縮,銀行不太愿意把資金放在收益低、期限長的基建項目上,這樣基建項目使用權益信托融資的比例就增加了。
3.基建信托投資多集中于二三線城市。原因很簡單,這些城市的基建方不易獲得其他方面的融資。雖然政府鼓勵信托機構作為基建項目的主要參與方,但某些信托產品的風險狀況不容樂觀,特別是那些由地方政府提供擔保的信托產品。因此,2009年,銀監(jiān)會發(fā)布了《關于堅決制止財政違規(guī)擔保向社會公眾集資行為的通知》,禁止政府提供擔保。
三、我國基礎設施信托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1.信托計劃“短”期限與基建項目“長”周期相悖?;椖恐芷谳^長,而現(xiàn)有信托產品多以2~5年期為主,致使基建項目持續(xù)的長期資金需求與信托的短期獲利目標出現(xiàn)背離。信托機構局限于階段性工程和配套設施建設或選擇參與“短、平、快”的基建項目,其很難成為基建項目的主要機構投資者。
2.信托的高門檻限制了普通投資者,使基建類信托計劃的募集規(guī)模有限。2007年信托新“兩規(guī)”規(guī)定:信托計劃的自然人人數(shù)不得超過50人,個人投資者最低認購金額不應少于100萬元人民幣,但單筆委托金額在300萬元以上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數(shù)量不受限制。這一規(guī)定使信托產品的目標投資者發(fā)生了變化,由以往的普通公眾轉向高收入者,但是這類投資者往往是風險愛好型,他們更偏向高風險、高收益的股市而不愿投資于低風險、低收益,甚至接近零風險的基建信托計劃。這些風險非常低的大型基建項目,非常適合普通民眾投資,所以出資5萬到幾十萬的百姓一直以來都是基建項目的主要投資者,但如今的高門檻使得廣大投資者難以進入這一領域。所以,高端客戶投資意愿少、機構投資者的培育尚需時日、廣大中小投資者資格不夠,造成了基建項目募集資金規(guī)模有限,無法滿足其資金需求。
3.信托方式較為單一,貸款信托占比過大。從歷史數(shù)據(jù)來看,基建項目貸款信托業(yè)務歷來占比過大。由于貸款信托僅起著貸款中介的作用,對信托機構本身的投資管理能力要求較低,所以該業(yè)務具有很強的替代性和復制性。長遠發(fā)展來看,此業(yè)務不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性。
4.引進信用評級機制還不普遍,大多采用政府擔保的方式?,F(xiàn)有基建類信托計劃大多沒有引入信用評級機制,而是采取了政府擔保或政府背景濃厚的國有控股公司擔保。在短期看政府擔保增加了信托計劃的吸引力,但是長期發(fā)展中可能會產生諸多問題。如果信托計劃真的發(fā)生了信用風險,用什么資金償還,怎樣償還,對政府來說都是巨大的負擔。
四、完善我國基礎設施信托融資的建議
1.改變信托準入門檻“一刀切”政策。信托準入門檻的提高旨在降低投資風險,但是卻阻止了普通公眾的資金投資進入基建項目?;椖客顿Y收益穩(wěn)定、風險小,非常適合普通百姓的投資要求,所以改變信托準入門檻“一刀切”的政策,適當放寬基建項目信托的投資門檻,降低最低認購金額的起點,讓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基建領域。
2.培育和吸引機構投資者,引導社保等保險資金投資基建項目。長遠來看,股票、債券和信托等金融產品市場的健康發(fā)展都離不開機構投資者的發(fā)展壯大。因為只有機構投資者占主體地位,才能保證穩(wěn)定的金融產品需求,使得金融產品足額和快速發(fā)售。為鼓勵機構投資者投資基建項目,2006年保監(jiān)會下發(fā)《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試點管理辦法》和《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的通知》,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基建項目。從供求來看,保險資金數(shù)量充裕且規(guī)模巨大,能充分滿足基建項目對資金的要求;從投資風險看,基建項目收益穩(wěn)定、風險低,充分符合保險資金對安全性高的要求;從融資期限看,基建項目長周期能夠與保險公司負債的長期性相匹配;另外,保費收取與支付之間存在規(guī)模差和時間差,與基建項目資金和資產運用的時間差的特點十分吻合。因此,通過保險公司等社保機構購買基建信托產品,使社保資金進入基建領域,從而為基建項目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資金。
3.鼓勵金融機構或專業(yè)化的信用增級機構提供擔保。推廣引進信用評級機構對信托產品進行評級,促使政府淡出擔保市場。政府提供基建信托擔保旨在降低信用風險,提高信托產品的吸引力,但這會帶來許多問題,同時也違反了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推動專業(yè)化的信用增級機構為基建項目擔保,同時引進有影響力且信譽好的信用評級機構對基建信托產品進行評級,以填補政府退出擔保市場后留下的空白。但是目前國內擔保機構信用級別過低且傾向于小額間接融資擔保,不能滿足基建項目大規(guī)模直接融資擔保的要求;評級機構權威性較低且現(xiàn)有的服務領域相對有限,對基建信托融資的評級能力較弱。因此,應盡快啟動符合大額融資擔保需求的專業(yè)化信用增級機構的試點工作,逐步培育一批資信實力、資本規(guī)模較強,能服務于基建項目信托融資的專業(yè)信用增級機構。加快推進國內信用評級市場的發(fā)展,組建一批類似標準普爾、穆迪等權威性的專業(yè)化評級機構,不斷完善國內的信用評級體系。
4.受益權分級分層,滿足投資者的個性化需求。受益權分級分層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信托模式,即不同級別享有的收益和承擔的風險各不相同。優(yōu)先級受益權優(yōu)先享有分紅,投資收益相對固定且較低;次級受益權后于優(yōu)先級享有分紅,其投資收益比優(yōu)先級受益權高但也相對固定;三級受益權進一步承擔投資風險,其收益上不封頂,可以享受項目的所有剩余收益。
5.明確基建項目信托在運作過程中的稅收優(yōu)惠問題。目前,基建項目信托的稅收問題(如基建信托計劃資產轉讓過程中所涉及的稅收問題等)尚無統(tǒng)一規(guī)范,這可能成為信托在基建項目中發(fā)揮巨大融資作用的阻礙。國際上普遍為基建項目融資提供一定程度的稅收減免,因此,應盡快明確基建信托相關稅收優(yōu)惠或抵免政策。例如:發(fā)起人出讓基礎設施股權、收益權進行適當稅收減免;對公用事業(yè)型基建信托計劃采取一定的稅收鼓勵,加大扣除力度;對基建信托投資者免征所得稅,從而避免資產收益和投資收益重復征稅的問題。
參考文獻:
[1]JasonBedford. 2011年中國信托業(yè)調查報告——在中國金融業(yè)中開拓進?。跡B/OL]. 畢馬威中國, http://www.kpmg.com/CN/zh/IssuesAndInsights/ArticlesPublications/Pages/China-Trust-Survey-201107.aspx.
[2]用益信托工作室.“十二五”規(guī)劃下的信托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EB/OL]. 信托網,http://www.trust-one.com/index.do?method=newDetail&id=2c904fb72fc358c3012fc358caca2e01.
[3]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中國信托業(yè)發(fā)展報告2011[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4]宋耀,秦正云.關于信托公司開展基礎設施信托業(yè)務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9(10):80-84.
[5]陳紅.信托模式在海峽西岸基礎設施融資中的應用——基于2009年度信托公司年度報告分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8):89-91.
[6]趙永康.基礎設施信托創(chuàng)新亮點及發(fā)展趨勢[J].證券經緯,2010(3):72-74.
[7]金立新.基礎設施信托產品緣何裹足不前[N].金融時報,2009-09-11.
(責任編輯:盧艷茹;校對:龍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