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春蘭
摘要】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們用心觀察并努力創(chuàng)造出幾個精彩的、個性的教學細節(jié),就可能活化課堂,綻放精彩,提升課堂實效。一是課前預設,點燃快樂;二是課堂生成,啟迪智慧;三是課后反思,繼續(xù)精彩。
【關鍵詞】教學細節(jié) 精彩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18-01
面對復雜艱巨的教學任務、周而復始的課堂教學,也許我們的課堂教學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但細節(jié)決定成敗,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并努力創(chuàng)造出幾個精彩的、個性的教學細節(jié),就可能活化課堂,綻放精彩,提升課堂實效。
一、課前預設,點燃快樂
課堂教學由一個個教學細節(jié)組成,精彩的細節(jié)有動態(tài)生成,但也離不開課前精心預設。預設細節(jié),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
預設教師心情。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我們快樂是因為我們微笑,而并非因為快樂而笑。教師只有帶著愛心、激情與微笑走進教室,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快樂的課堂,讓學生有一個自由的天空,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預設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從學生已有的認知出發(fā),如在《政治生活》第二課《民主監(jiān)督:守望公共家園》中,課本的探究材料——劉某西瓜被劫案例,在情境設計上突出“劉某是個農(nóng)民”,一車西瓜對他很重要,為了自己利益,必然會勇敢行使自已的權(quán)利;在問題的設計上,劉某如何選擇行使監(jiān)督權(quán),考慮到高一學生大多對人大代表沒有太多了解,這部分知識要到必修2第三單元第五課《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才會系統(tǒng)學習到,我選擇今年兩會中人大代表如何征集提案內(nèi)容的一段視頻,提前讓同學了解人代會的有關知識,使他們認識人大代表聯(lián)系群眾制度的意義。這些問題課前預設到了,在課堂上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創(chuàng)造精彩。
二、課堂生成,啟迪智慧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jié),而是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
1.抓住細節(jié),彰顯智慧。課堂教學中,既有預設的精彩細節(jié),更有生成中的細節(jié)需要去捕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問題,一個亮點,甚至是一個缺陷,都有可能成為讓我們?yōu)橹徽竦木始毠?jié)。只要敏銳捕捉它,深入挖掘它,就可能找到突破口,課堂一定會生成別樣精彩。
比如,在一堂哲學課上,講運動與靜止的關系時,教師請一位同學談談對運動與靜止的理解。這位同學抓耳抓頭,顯然對內(nèi)容不懂。
師問:你的手在干嗎?你在思考嗎?
學生(臉紅):思考了,想不出來!
師:你的手在抓,臉在紅,大腦在思考,不正說明了事物是運動的嗎?
生(有所悟,笑):同時事物又是相對靜止的,因為我一直在座位上,雖然有坐有站,但我始終在座位上沒有離開過,說明事物又是相對靜止的。
師:馬克思哲學在確認運動絕對性的同時,也肯定相對靜止的存在。物質(zhì)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
與多媒體的圖文并茂、音畫交織相比,這位教師巧妙捕捉到同學窘境,靈活化解,引發(fā)學生思考,更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位教師的引導更樸實、更簡單、更自然。課堂中有許多這樣的細節(jié)需要教師發(fā)揮教學智慧和教學機智,去展現(xiàn)每一個細節(jié),甚至去打造每一個新的細節(jié)。
2.打造細節(jié),傳遞道德。有效課堂常常是教師善于利用特有的教學機智去捕捉課堂中的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從“小事”入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這個“小事”可能是學生的一個錯誤,一句善意的玩笑,甚至可能是故意的搗亂。但只要你善于抓住,認真打造,科學處理,這些細節(jié)有時可以點亮學生心中道德的明燈。
一位教師在講解《哲學生活》中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時,就如何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利用了課本上的探究案例:某兒童滑冰不慎落水,考驗在場每一個人。A.冷眼旁觀,幸災樂禍。B.撥打“110”報警,呼喊人們來救人。C.和求救者講價錢,給錢才救人。D.奮不顧身地跳入寒冷的冰水中,將兒童救出后悄然離開。問題: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大多數(shù)同學都在B和D中選擇,可突然一個不同聲音傳來,“我選A”,一下所有的同學眼光都循聲望去,原來是一個比較調(diào)皮的學生,他正在為自己的表現(xiàn)偷笑。按常理教師會大聲呵斥,可這位教師把問題推給所有同學,“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討論討論我們會不會選A,為什么?”平靜的教室一下子熱鬧起來,有同學從個人的角度(如果我是那個落水兒童,抑或是他的家人、朋友等),不希望有人冷眼旁觀;有同學從社會的角度,對社會風氣的不良影響,不該有人冷眼旁觀;有同學從“小悅悅事件”帶來的道德拷問,在危急時刻奮力救下墜樓嬰兒的最美媽媽吳菊萍的現(xiàn)實實例出發(fā),我們不會冷眼旁觀的。在同學們的討論中那位平時比較調(diào)皮的學生,低下了頭。這位教師的處理,讓人眼睛一亮,對課堂上這種另類觀點,加以開發(fā)利用,不僅理解知識,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課后反思,繼續(xù)精彩
美國學者波斯納曾提出這樣一個公式:教師的成長=經(jīng)驗+反思。他同時提出,沒有反思的經(jīng)驗是狹窄的經(jīng)驗, 只有經(jīng)過反思的經(jīng)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 并對后繼教學行為產(chǎn)生影響。要求一個教師不要僅僅滿足于獲得經(jīng)驗而是要對經(jīng)驗進行深入反思。進行教學反思,才能促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再好的課堂總會有缺憾,需要去反思,加以改進。反思是促進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課后反思是教師獲得教育經(jīng)驗、提升教學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課后反思要注意時效性、實效性,反思、理念、模式等大的方面問題,也要反思課堂細節(jié)。反思要呈現(xiàn)課堂精彩的片段,總結(jié)經(jīng)驗,仔細回味、利用和拓展;亦要回眸課堂遺憾,對失誤要反思原因、影響,以及補救措施。讓我們注重課后反思,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總之,細節(jié)決定成敗,精彩的細節(jié)能提升課堂實效。關注細節(jié),打造細節(jié),雕琢細節(jié),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教師成長的要求。唯有做一個永遠的“細心人”,才能使課堂更加精彩,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