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白宮的網站上,被列為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夢之隊”成員的只有三位:一位是寫《夏洛的網》的E.B.懷特,一位是寫《戴高帽的貓》的蘇斯博士,另一位就是勞拉.英格爾斯.懷爾德。
勞拉于1867年2月7日出生在威斯康辛州丕平小村北部7英里處大森林中的一個小木屋里,在家中排行老二,她上有姐姐瑪莉,下有妹妹琳琳、葛麗絲和弟弟菲德烈克,姐姐瑪莉14歲時因感染猩紅熱而失明,弟弟9個月時夭折。勞拉的出生適值美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1862年,美國總統(tǒng)林肯出臺了《宅地法案》,美國公民只需繳納10美元登記費,便能在西部獲得160英畝土地,連續(xù)耕種5年之后就成為這塊土地的合法主人。在這一政策的號召和鼓勵下,美國開始了波瀾壯闊的西部拓荒運動。小勞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降臨人世的,當時的西進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勞拉的父親堅毅勇敢卻擁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在勞拉出生后不久,全家人就加入了拓荒者的大潮,開始了輾轉的拓荒生活,年幼的勞拉就是在顛沛遷徙的拓荒生活中成長起來的。
勞拉家威斯康辛州的小木屋的四周全被粗大、黝黑的樹木圍繞著,在這些大樹外面又有別的大樹,而在它們的外面還有更多的大樹。勞拉一天到晚看見的只有樹木和棲居在大森林里的野生動物,大森林里生活著狼、大懶熊和大野貓,溪流邊生活著麝香鼠、貂和水獺。狐貍在山上打洞穴,鹿群在大森林里四處游蕩。一天夜里,父親把勞拉從床上抱到窗前,讓她看狼的模樣,小木屋前面蹲坐著兩只狼,它們把鼻子揚起來對著又大又亮的月亮大聲地嗥叫著,幼小的勞拉以孩童的稚嫩眼光直接觀看大自然,感悟著其中的神秘與恐懼,新奇而又刺激。
后來,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威斯康辛州,伐木聲響徹勞拉家居住的大森林,大森林失去了昔日那份靜謐和安逸,勞拉一家搬離大森林,坐著篷車前往堪薩斯大草原。大篷車載著一家人奔駛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上,勾勒出一幅浪漫、唯美的畫面,然而,搬家之旅卻充滿了兇險。途中,一家人驚恐萬狀地渡過漲水的河流,到了大草原,他們遇到了印第安人,遭遇了狼群的包圍、草原大火以及熱病的侵襲。最后,他們終于住進了父親親手蓋的小木屋中,在草原上度過了一段以打獵為生的甜美時光。
勞拉13歲那年,一家人又遷到達科他州的銀湖岸邊,這一次,他們坐的不是篷車,而是火車,這是勞拉有生以來第一次坐火車。對全家而言,銀湖岸的生活給他們帶來了新希望——申請到一塊160英畝的土地, 并蓋好小木屋。然而,一場可怕的暴風雪將勞拉家住的小鎮(zhèn)封住,小鎮(zhèn)的對外交通中斷了七個月之久。在漫長的7個月之中,一家人只能靠一點麥粒糊口,他們沒有木柴,只能燒干草取暖。這一次,解決困難的是鎮(zhèn)里的兩個男孩兒,他們冒著迷路與被凍死的危險,騎馬出鎮(zhèn),帶回食物,其中一個男孩兒就是后來成為勞拉丈夫的阿曼樂。 隨著拓荒人潮的涌來,銀湖附近的小鎮(zhèn)逐漸繁榮,形成德斯密特鎮(zhèn)。
1882年,不滿16歲的勞拉成為一名教師,在只有一間屋子的學校里教了3個學期的書。勞拉后來承認她并不太喜歡這份工作,但是,她得幫助父母養(yǎng)家,在那個時代,女孩子找份合意的工作是非常困難的。勞拉18歲與阿曼樂結婚,離開父母,步入人生的另一階段,她的教學工作也隨之結束。
婚后一年勞拉生下女兒羅絲,后來又生了一個男孩兒,但是,這個孩子很快就夭折了?;楹蟮那皫啄?,勞拉與阿曼樂經歷了很多磨難,阿曼樂感染了白喉病,處于半癱瘓狀態(tài),他康復之后,還要靠拐杖度過余生。接下來,他們的房子和糧倉被燒毀,又遭遇了罕見的旱災,糧食顆粒無收,兩人負債累累,被迫離開了德斯密特,先去阿曼樂父母的農場居住了一年,之后,又去了佛羅里達。1894年,這對生活窘迫的夫婦來到密蘇里州的曼斯菲爾德,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在城外購得一塊未開發(fā)的土地,他們?yōu)槠淙∶麨槁浠睫r場。起初,這里只有大約40英畝的蓋滿密林和石塊的荒地,在半山腰上有一個沒有窗子的小木屋。接下來的20年中,原來的荒蕪之地被擴展成了200英畝良田,里面生長著家禽、畜類,種植著各種作物和果樹,原來那個搖搖欲墜的小木屋被換成了擁有10間屋子的大房子,還有糧倉等其它建筑。起初,這里唯一的出產物是一車車的木柴,運到城鎮(zhèn)去賣50美分每車,這些柴火是她們把原初的荒蕪之地改造成耕地和牧場時清理出來的。最初的7年間,樹木根本不結果子,艱苦的環(huán)境使他們很難在新的農場里生存下去,19世紀90年代末,兩人搬到了附近的曼斯菲爾德,在那里租了一間小房,阿曼樂做石油促銷員和投遞員,勞拉招收寄宿人員,還為當?shù)氐蔫F路工人做飯。慢慢地,夫婦倆的生活開始有了起色,逐漸地將他們的地產擴充到了200英畝。1912年,他們在自己的農場蓋了一幢10個房間的大房子,這時候,女兒羅絲已經長大、結婚,成為一名出色的新聞作家。勞拉受到女兒的影響,也嘗試著寫點什么。1911年,她接到約稿,要她為《密蘇里鄉(xiāng)志》寫篇文章,此后,她成為這個刊物的專欄作家和編輯,她的這份工作一直做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
1930年,懷爾德滿懷希望地將自傳《拓荒女孩》寄給出版社,卻遭到拒絕。女兒羅絲從小就愛聽媽媽講拓荒者的故事,她鼓勵勞拉把自傳改寫成小說。于是,兩人一起閱讀文學作品,討論寫作技巧。1932年勞拉的第一本書《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誕生了。小說一出版即引起轟動。讀者來信如雪片般飛來,他們懇請勞拉奶奶把故事繼續(xù)講下去,勞拉受到極大的鼓舞, 10年間,她寫出了9部《小木屋》系列小說,它們被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地發(fā)行,成為世界兒童文學寶庫中的經典、美國文學史上的里程碑。1954年,美國設立以懷爾德名字命名的兒童文學獎,即“懷爾德獎”。
《小木屋》系列作品是以小說形式寫成的勞拉前半生的自傳,書中的主角勞拉就是真實勞拉的化身。勞拉從她的出生地——威斯康辛州大森林寫起,以《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作為作品的序曲,描述了美國歷史上的一段特殊時期,折射了一代美國人的精神狀態(tài),那是一種勇敢、樂觀、不畏困苦、不懼挫折、朝氣蓬勃、永無止息地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這種精神就是“美國夢”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化。故事真實地描繪了一代美國人的生活,喚醒了蟄伏在美國人心底最深沉的回憶,引起了人們強烈的情感共鳴。《小木屋》還記錄了勞拉的個人成長,是一部個人的成長史。故事以孩子的口吻描述一家人的搬遷和他們之間的骨肉親情,用天真無邪的孩子的眼光來觀察大自然,觀看日月星辰、風雨冰雪、樹木花草、飛禽走獸,在宏闊空曠的背景中,在變遷不定的生活里,小女孩不斷接納、吸收、咀嚼、思索,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和善惡美丑觀,不諳世事的小姑娘最終成長為能夠吃苦耐勞,勇挑家庭重擔的成熟女性。故事還著力表現(xiàn)了人與大自然的關系,在拓荒者的心目中,大自然的美好與兇險并存,故事中有與大自然的搏斗,然而,更多的則是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在勞拉的筆下,即使是破壞力巨大的自然災變,也別具魅力,大自然變幻多姿,卻充滿著濃濃的詩意?!缎∧疚荨饭适伦肿仲|樸無華,卻句句詩意盎然,那里的生活單純、美好,讀故事的人仿佛步入一個烏托邦式的童話世界,這是一種簡單淳樸卻怡然自得的快樂生活。如今,昔日安詳、靜謐的大森林與原始草原已經被大都市的喧囂擾攘所取代,安逸悠閑的步伐變成生活的快節(jié)奏,人與大自然默契合一的親密接觸變?yōu)樾鷩挑[市里心靈的孤寂與隔絕,人際之間的濃濃情意變成了冷漠與自私,勞拉以她的故事挽留住了一種已經逝去的美。
1957年,勞拉在密蘇里州的落基山農場去世,享年90歲。勞拉生活過并在小說中描寫的地方——威斯康辛州大森林和堪薩斯州大草原上的小木屋,達科他州銀湖岸邊的農莊,德斯密特鎮(zhèn)的舊居,都成為歷史遺跡,每年接待成千上萬的來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