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晴
今天是我們約定的時間。到點了,一個高大的男孩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
在咨詢室里,小方開始很是拘謹,也有些不安。我知道他很害怕我會給他扣一個類似“戀物癖”這一類的大帽子。我從詢問他絲襪的來源著手,得知,這些絲襪都是他在去同學家里時拿來的?!澳阒肋@些襪子的主人是誰嗎?”“知道啊,有些是同學媽媽的,有些是同學姐姐的?!本瓦@樣,他的話越來越多。從這些信息里我慢慢明白了這整個過程。他可不是什么襪子都拿,他拿的襪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襪子的主人,都年輕、漂亮、有氣質。我隨后又問到:“回到家后當你看到這些襪子時,會想到什么啊?!薄皶霈F(xiàn)那些漂亮阿姨、姐姐的樣子,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媽媽的影子?!蔽衣犆靼琢?,其實他戀的并不是襪子,而是活生生的人??墒撬麨槭裁床蝗フ遗c他年齡相仿的女孩子呢?為了解開這個問題,我就向他了解有關情感方面的話題。一講到這個話題,他就開始扭捏起來:“我們現(xiàn)在的任務是好好地學習,情感當然是不能碰的,會影響學習的。”
就這樣,他的整個心理的動力就慢慢地清晰了。小方從小就是一個好孩子,很聽父母的話。父母工作比較忙,再加上父母親有些粗心,所以與小方的溝通都是粗線條的,有時候也會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小方從小就希望媽媽可以更細心,對自己會更好。抱著這種愿望,他慢慢地長大了。父母雖說情感不夠細膩,但在物質,生活上對小方是沒得說的,所以到了初二,小方就發(fā)育得十分良好,也出現(xiàn)了生理變化??伤麖男∈且粋€好孩子,所以他不允許自己與女同學有過于親密的交往,因為這樣做的話,就會讓父母、老師生氣。可生理的成熟是不可阻擋的,當出現(xiàn)這種沖突時,小方就出現(xiàn)了愛拿別人絲襪的“癥狀”。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癥狀呢?可以把這個癥狀看成是:當小方面臨著生理成熟與要做好孩子的沖突之中,他找了一個小的缺口:那就是把對異性的好感轉移到了有女性特征的絲襪上。至于為何要拿成熟女性的絲襪,這與他渴望媽媽的愛是分不開的。他一直希望媽媽變得情感豐富。在那一刻,這兩個愿望都悄悄地滿足了。
所以在后面的咨詢中,我首先跟他說的是別著急給自己套上“戀物癖”的帽子。告訴他,其實他愛的是人,但他害怕自己早戀,如果對年齡相仿的女性感興趣,會讓他內疚,自責,再加上他內心還有對媽媽的一份依戀,所以就對與媽媽年齡相仿的女性的物品感興趣。當然也承認他對異性產生情感也是正常心理、生理的反應,建議他可以保有這份情感。但是,不要過多地沉醉于情感問題,以免影響學習。當咨詢結束后,他面帶陽光地走出了咨詢室。
之后,與他的母親通過幾次電話,她很開心地告訴我說,類似的情形再也沒有發(fā)生了。
點評:一個人的成長要經過口唇期(從出生后到一歲);肛門期(大約從一歲開始,持續(xù)到二三歲);性蕾期(從3歲到6歲);潛伏期(6,7歲到12歲);青春期(12到18歲)和生殖期。性蕾期也叫做“俄狄浦斯期”,也即大家比較熟悉的“戀父戀母期”。這是一個比較難以度過的階段,因為孩子對父母的愛是與生俱來的,可這個年齡的孩子又開始明白,父母不是屬于自己的,所以就學會了慢慢地控制對父母的那份愛。這本沒什么,因為到了青春期,隨著對異性的吸引,對父母的那份愛就很自然地過度到了對同齡伙伴的愛上。那一切就走上了正軌,什么都不用擔心。
本案例中的小方,就如所有的孩子一樣,對養(yǎng)育他的母親有一份與生俱來的依賴與渴望,可是因為媽媽的忙碌使得他的這一份情感沒有能夠得到滿足。那么怎么辦呢?只有先壓著,這本沒有太大問題,因為很多孩子都這么長大的。慢慢到了青春期,這時候因為身體的發(fā)育,使得他對于情感的需求再次被激活,本來也沒什么,他大可找那些同齡的異性伙伴,可是媽媽的“不許早戀”又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那怎么辦呢?于是他的這種情感對象就會轉化,最后就變成了絲襪。
經常有一些家長帶著成年的青年來找我咨詢,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在應該戀愛的時候,卻愛上了不該愛的對像:絲襪,內衣,鞋子,或者是同性。在與這些青年訪談的時候,都會發(fā)現(xiàn)與小方類似的情況,那就是想得到父母的愛、關心和認可,于是努力地去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學習期間不談戀愛,于是不敢把情感轉向太易被家長、老師發(fā)覺的異性身上。那么這些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又帶有性意義的物品就成了他們情感投注的對象,時間久了,就像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一樣,性快感與那些物品形成了牢固的條件反射,而現(xiàn)實中的異性就難以喚起他們的性趣了。如果這種情況持續(xù)太久的話(幾年),那么要糾正就成了一件十分耗時耗力的事情了。
每次,當父母得知因為時間過久,治療很困難時,他們的傷心與后悔總是會帶給我很大的沖擊。也總忘不了他們說的話:“早知道會這樣,當時我就鼓勵他(她)去早戀了,也總比現(xiàn)在好上百倍。”
其實要預防很簡單,并不是說要鼓勵孩子早早地戀愛,但是對于孩子出現(xiàn)一些對異性的好感時,可以抱有包容的態(tài)度,在一定的范圍內不支持、不反對,要求他們保持正常友誼。與此同時,學校、社會和家庭又能及時地進行一系列相關的青春期教育,這樣就可能讓我們的孩子正確地面對這份情感,從而更好地生活和學習,為以后成為一個符合社會主流的個體,過上幸??鞓返娜兆哟蛳铝己玫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