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 閱讀課教學是將聽說讀寫緊密地結合起來,是訓練學生各種技能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學思路是否明確,直接決定著一堂課能否成功。因此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創(chuàng)新的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是英語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關鍵詞: 英語閱讀課教學教學設計有效性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閱讀課教學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我們這個地區(qū)的中考試卷中閱讀的分值(完形填空、閱讀理解、信息填詞、任務型閱讀)占了55分,幾乎一半的分值。在2013年的中考英語的分值提高到140分,我認為閱讀比例可能還會加大,可以顯而易見地看出,要想學好英語,上好閱讀課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要想上好閱讀課,首先要有明確的思路,教學思路是否明確,直接決定著一堂課能否成功。一節(jié)好的英語課,不在于教師講得如何精彩,而在于教師的相機誘導,啟迪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之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學生廣泛、積極、自覺的參與程度是衡量一節(jié)課的“試金石”。因此閱讀課的教學設計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創(chuàng)新的教學設計是教學有效的保證。如何設計有效的閱讀課呢?下面以牛津版初中英語9A Unit6 Reading部分為例談談我的看法。
一、讀前(pre—reading)激趣,激發(fā)閱讀動機。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國內外的知名人士來看,在學習之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共同認可的真理,因此教師應根據英語課本的內容和初中生好奇、好動的天性,在教學中設計一些教學活動激趣,采用角色扮演式、猜想式、討論的方式等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激發(fā)學生想了解學習內容的濃厚興趣。比如:本單元的這一部分重要的教學目標一是了解關鍵詞匯,二是學習如何找案件的線索。為此目的,我在閱讀前設計了一個找破案線索的討論活動,先用多媒體出示一張謀殺的圖片,然后出示fingerprints,a gun,a knife,evidence of a struggle/fight這些詞組,讓學生討論哪些可以作為破案的線索。同學們看到圖片后馬上來了精神,互相討論著哪個是線索。學生在好奇、興奮中進入了“悅”讀課堂。
二、讀中(while-reading)搶答競賽,培養(yǎng)自主閱讀的能力。
閱讀課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力的同時也是訓練聽力的途徑之一。因此我在上閱讀課時刻意地訓練學生的聽力。如在學習9A Unit6 Reading這一部分時把這一篇文章當做一篇聽力材料進行訓練,并在播放錄音前,先出示這樣幾個問題:(1)Where was the victim killed?(2)Who was murdered?(3)Who was the only suspect?然后,把學生分成兩組,男生女生各一組,告訴同學們聽完錄音后,就到黑板上寫出答案回答正確率高的、數量多的為勝方。通過這一步,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接著把錄音放慢速度再讓學生聽一遍,接著讓學生做題,還是采取競賽的方式完成更深一步的問題。第三遍聽錄音,檢查做題效果。評出優(yōu)勝方。同時對錯誤的問題再聽,得出正確答案。全體同學都積極參與,認真聽,認真思考,人人學有所得,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力水平。
讀是發(fā)展英語的永動機。在聽之后,我先讓學生默讀文章,加強自學能力,鼓勵在默讀時猜測單詞找出難以理解的句子,并使用詞典找出生詞在文章中的意思,找出難以理解的句子及生詞。兩組互相挑戰(zhàn),有些男生認為難理解的句子,認為不是給予解答。相反男生給予釋疑,互補信息差。學生一個個思維敏捷,分析到位。老師在旁邊指導,講解一些學生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這樣課堂教學不僅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主動學習的機會,而且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能力。然后讓學生分段朗讀,在讀時讓男生組合女生比賽,哪組聲音大、發(fā)音準確,哪組為勝者。在朗讀每段后回答相應的問題。題目類型可以采用問答題、判斷題、選擇題等形式檢查學生對課文理解情況。同學們在閱讀中參加了一系列的競賽活動,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閱讀能力,也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讀后(post—reading)角色扮演,創(chuàng)新使用語言。
課程標準指出,任務型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設定一個學習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得、體會、任務運用語。在文章通過聽、讀做練習后,為了進一步理解與鞏固所學語言,為了調動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把教室當做采訪室,創(chuàng)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然后把學生四人一組,一名學生扮演Detective lu,其他學生扮演記者對其進行采訪,了解謀殺案的情況。老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客觀地評講每個學生,幫助學生獲得成功。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而且使閱讀變成了一個有準備的、自覺的過程,學生在采訪過程中不僅提高了閱讀能力,而且領悟到了探索和發(fā)現(xiàn)信息的能力,更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活用了語言,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言語實踐的機會。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合作能力,也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使用語言的能力。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把自己設想成學習者,著眼于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放飛學生想象的空間,設置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激活學生思維,充分調動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參與,英語閱讀教學將會取得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侯渝生.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初中英語.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3]盛群力.教學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魯子問.中學英語教育學.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