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我很喜歡、向往的一種狀態(tài),是安詳。為了安詳,我的經(jīng)驗是:
第一,多接觸、注意、欣賞、留戀大自然。高山流水、大漠云天、海潮洶涌、花開花落、月虧月盈、四季消長,萬物靜觀皆自得,世事動觀亦相宜。到了對大自然無動于衷,只知道斗、斗、斗的時候,您的細(xì)胞就要出麻煩了。
第二,多欣賞藝術(shù),特別是音樂。能不能聽得進(jìn)去音樂,這大體上是您需不需要咨詢心理醫(yī)生的一個標(biāo)志。
第三,遇事多想自己的缺點,多想別人的好處。不要鉆到牛角尖里出不來,不要越分析自己越對、別人越錯。不要老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不要像一個鉆頭一樣地鉆了一個眼就以為打通了世界,更不要把風(fēng)鉆的所有螺絲釘焊得死死的。那樣的話,您能不碰壁嗎?
第四,不管您是不是有一點點“偉大”,您一定要弄清楚,其實您百分之九十與常人無異。您的生理構(gòu)造和功能與常人無異,您的吃、喝、拉、撒、睡與常人無異(如果不是更差的話),您的語言文字與國人無異,您的喜怒哀樂好惡大部分與別人無異。您發(fā)火的時候也不怎么瀟灑,您餓極了也不算紳士……人們把您當(dāng)做普通人看,是您的福氣;您把別人看成與您一樣的人,是您的成熟。
第五,注意勞逸結(jié)合,注意大腦皮質(zhì)興奮作用與抑制作用的調(diào)節(jié),該玩就玩,該放就放,該趕就趕,該等就等……永不氣急敗壞,永不聲嘶力竭。
第六,幽默一點。要允許別人開自己的玩笑,要懂得自我解嘲。幽默了才能放松,放松了才可以從容,從容了才好選擇。不要把悲壯的姿勢弄得那么廉價,不要唬了別人半天沒成,最后嚇趴了自己。
第七,在小事上傻一點。該健忘的就健忘,該粗心的就粗心,該弄不清楚就弄不清楚,過去了的事就過去了。如果只會記不會忘,只會計算不會估摸……您的心理功能不全比二尖瓣不全還麻煩,您得吃藥了。
第八,也是最重要的,要多有幾個“世界”,多有幾分興趣。可以為文,可以做事,可以讀書,可以打牌,可以邏輯,可以形象,可以創(chuàng)造,可以翻譯,可以小品,可以巨著,可以清雅,可以不避俗,可以洋一點,可以土一些,可以惜陰如金,可以閑適如羽。尊重客觀規(guī)律,要求自己奮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您還要怎么樣呢?
害怕兒女失去他
玲瓏
多年前的父親,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口抽煙。突然有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父親戒了煙,眼睛都不眨地把冰箱里的兩條煙送人,而且對母親說:“以后,一天就吃一頓肉,要瘦的,多做青菜。”一天兩頓的白酒,也改成一天一小杯紅酒,還對我和妹妹說,讓我們定期供應(yīng)他紅酒。他放棄了長期以來早上跑步的習(xí)慣,改打太極拳了,因為醫(yī)生說,劇烈運(yùn)動對他的健康沒有好處。但是,我發(fā)現(xiàn),每次父親看到別人抽煙或者喝酒時,目光中流露出羨慕的神情。
母親告訴我,父親連脾氣都變了,出去不再和別人無端爭執(zhí),有話都是好好說。母親笑著說:“這個老頭,是怕死吧?”
對父親的變化,我們同樣不解。在父親過生日時,妹妹半開玩笑地問他:“爸,你怎么不過你以前的快樂生活了?”
父親說:“我想長命百歲唄?!?/p>
“您不是說不在乎活多少歲,只在乎活得高興不高興嗎?”妹妹說。
父親說:“幾個月前,我參加一個老友母親的葬禮。老友的母親去世時已經(jīng)89歲,按照風(fēng)俗,是喜喪,他仍然無比悲傷難過。一個60多歲的大男人,哭得像個孩子,邊哭邊說:‘媽,你走了,從此我就是孤兒了?!?/p>
父親說,那一刻,他的心里就像被針扎了一下,想起十幾年前,爺爺奶奶相繼離世后的感覺,也和老友一樣。當(dāng)時父親覺得,雖然自己有家,兒女雙全,可是沒有了父母,還是覺得心里的天塌了。參加老友母親的葬禮后,父親忽然醒悟:一個人想要好好活著,不是因為貪生;一個人為健康長壽努力,也不是單單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能好好地陪伴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更久,能讓孩子多得到一些愛。
父親說:“我想通了,我要好好愛惜自己,要多活很多年。我和你媽,不想讓你們兄妹倆變成孤兒?!蔽液兔妹帽ё「赣H,都哭了。
一個人小管多大,只要失去父母就成了孤兒。父親不怕死,而是怕我們失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