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龍
世界著名科學家、哲學家波普曾說:“正是問題激發(fā)我們去學習,去發(fā)展知識,去實驗,去觀察?!笨梢?,問題在人的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問題還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始至終地沉浸在對知識的探究中。因此,在教學中,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不斷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對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學科更是彰顯學生思維品質,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學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鎖定注意,積極思維,在問題情境中實現(xiàn)對知識的深層探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就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讓學生體會物理學習的價值
物理學科,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其實用性強,物理知識也滲透于日常生活的點滴角落。高中學生對所學知識具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判斷,對那些生活中有價值、很實用的知識充滿興趣。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將其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列舉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熱門科技話題,將其呈現(xiàn)給學生,為學生提供適量的感性知識,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超重與失重”的知識,為了讓學生對超重與失重有一個更深的認識,我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觀察:當站在磅秤上猛地往下蹲,再迅速站起來這一過程中,磅秤的示數(shù)是如何變化的?在此過程中,自己的重力改變了嗎?在學習“光的色散”時,讓學生思考:雨后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在晴朗的天空中能不能人工創(chuàng)造條件形成彩虹?從力與運動的角度去分析:為什么人不彎腿就不可能跳得很高?“神舟九號”飛船的成功發(fā)射運用到哪些物理知識?這一系列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問題,極易引發(fā)學生的關注與思考,使學生的思維在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中得以拓展,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也在這些直觀真實的現(xiàn)實問題中得到強化,從而在這些問題的解決中感受到學習物理的價值,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意義。
二、創(chuàng)設趣味性問題情境,讓學生感知物理課堂的樂趣
新課改后的物理教材,內容生動活潑,知識點呈現(xiàn)直觀靈活,可謂圖文并茂,莊諧并重。教師應充分把握教材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引入一些趣味性元素,如給學生講解趣味現(xiàn)象、有趣故事,或者呈現(xiàn)漫畫插圖,或者講解科學家的趣聞軼事,從而讓物理課堂一改過去單調枯燥的形象,讓學生產(chǎn)生對物理學習的強烈欲望。如在教學“電磁感應”的內容時,新課之始,我給學生講述了一則故事以導入新課:著名物理學家法拉第在奧斯特實驗的結論之后,他敏銳地感覺到既然電和磁不是彼此孤立的現(xiàn)象,電能產(chǎn)生磁,那么反過來磁一定能夠產(chǎn)生電。于是,他在自己日記的扉頁上寫下了“Yes,磁一定能生電?!钡窃诮酉聛硎甑臅r間里,他的日記本卻自始至終重復著一個“NO”。直至十年后的某一天,他的日記本上才最終出現(xiàn)了一個真正的“Yes”。通過這樣的故事,學生都驚嘆于物理學家執(zhí)著探究,不屈不撓的精神,也感嘆于物理學發(fā)展的艱辛,體會了只有經(jīng)過艱苦探索和不懈努力,才會達到成功的彼岸。
三、創(chuàng)設直觀性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實驗中激活思維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直觀形象是物理實驗的魅力所在。大量嚴謹深奧的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如果借助物理實驗來演繹,結果就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的思維得以展開。如在教學“自由落體運動”的內容時,我首先演示:將兩個形狀大小一樣的紙片和金屬片從同一高度靜止釋放,讓其自由下落,讓學生觀察,看哪個物體先落到桌面上。學生觀察的結果是金屬片先落到桌面。對此,很多學生會認為:由于金屬片質量比紙片大。針對這種觀點,我將紙片揉成很小的紙團,然后重復上述實驗,卻是紙團先落至桌面上。這種前后差異給學生的認知造成了強烈的矛盾沖突,也使他們在思維深處產(chǎn)生了疑問:究竟是質量大的物體下落快還是質量小的物體下落快?學生在這樣一種直觀具體的情境中自然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問題:物體下落的快慢到底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跟物體的質量有關嗎?假如沒有空氣阻力,物體下落的結果又會如何?在學生有了初步結果之后,教師再拿出一個幾乎被抽成真空的玻璃管讓一個學生來動手實驗,學生通過直觀的實驗形成了正確的認識,收到了相應的教學效果。
四、創(chuàng)設循序漸進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超越自己的快樂
初中物理知識點簡單,課堂容量也不大,對于教材中某些重難點,教師經(jīng)過反復強調,不斷訓練,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掌握。但到了高中,知識本身相對比較抽象,教學的內容又較為龐雜,題目難度加大,加之課時相對比較緊張,對很多重難點知識不可能像初中物理中那樣反復強調來強化,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內容,充分考慮學生認知實際,給他們創(chuàng)設循序漸進的問題情境,讓他們在由淺入深的思維過程中不斷克服疑難,超越自己,從而體會成功的快樂。
五、創(chuàng)設多姿多彩的多媒體情境,讓物理課堂靈動多彩
物理學科向來給人以刻板、枯燥的印象,物理課堂也因此缺乏生機與活力。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正越來越深入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手段,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情境,不僅能創(chuàng)設出逼真的教學情境,呈現(xiàn)動靜結合的圖像,而且能讓物理課堂充滿生動活潑的氣氛,使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變得意氣風發(fā),神采飛揚。如波、透鏡成像實驗等知識,在教學中通過計算機將其放大、定格。這些畫面清晰、直觀,可以重復播放,既讓學生一目了然,又給學生留下了足夠的思考余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吸引學生在觀察中自主探究規(guī)律,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總之,高中物理教學中,合理創(chuàng)設物理問題情境,將學生置于問題情境中,可以有效實現(xiàn)教與學的和諧同步,情感和認知的共同發(fā)展,既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上獲取知識,又讓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