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建立了海洋水體與沉積物中30種光合色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方法。海水濾膜和沉積物分別采用95%甲醇和95%丙酮超聲萃取。萃取液混合一定比例的超純水后,采用Eclipse XDB C8反相柱進行分離,以乙腈(A)、甲醇(B)和四丁基羥胺甲醇(C)混合液為流動相進行洗脫,檢測波長為430, 440和450 nm,柱溫為50 ℃。色譜分離梯度為:0 min, 100% C;22 min,25% A, 45% B和30% C;28~38 min,70% A, 20% B和10% C;38.1~40 min,100% C。對23種已知濃度色素的線性關(guān)系、檢出限和加標(biāo)回收率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相關(guān)系數(shù)范圍為0.9972~0.9998,檢出限范圍為0.0305~0.7740 ng,加標(biāo)回收率范圍為88.6%~103.3%。
關(guān)鍵詞 光合色素; 高效液相色譜; 海水; 沉積物; 海洋微藻
1 引 言
長期以來,海洋微藻分類主要以形態(tài)特征為依據(jù),依靠專業(yè)人員采用顯微鏡檢測。但這種分析方法具有專業(yè)性要求高,費時費力等缺點;同時許多微型浮游植物缺少明顯的分類學(xué)形態(tài)特征,或存在無法固定保存及固定后易變形等問題,容易造成漏檢和誤檢\\。光合色素是藻類重要的生物標(biāo)記物,不同種類的浮游藻類具有不同的色素組成和特征色素比值,以此為基礎(chǔ)的化學(xué)分類方法成為浮游藻類分類學(xué)的重要組成部分\\。光合色素種類多達幾百種,建立精確的光合色素定性與定量檢測方法是實現(xiàn)海洋微藻化學(xué)分類方法的關(guān)鍵,其中高效液相色譜方法(HPLC)是目前最成功的檢測方法\\。光合色素的HPLC分析在20世紀80年代獲得了快速發(fā)展,實現(xiàn)了葉綠素準(zhǔn)確定量分析(不受降解產(chǎn)物影響)\\。隨著HPLC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現(xiàn)場樣品的光合色素分析成為可能。
1991年, Wright等\\采用C18柱實現(xiàn)了40種類胡蘿卜素和12 種葉綠素及其衍生物的分離。但該方法對一些重要的特征色素,如單乙烯基葉綠素(Chlorophyll a/b)和二乙烯基葉綠素(DV Chlorophyll a/b), 以及葉綠素c2(Chlorophyll c2) 和c1(Chlorophyll c1)不能進行分離。Zapata等\\采用甲醇、乙腈、丙酮和吡啶的醋酸溶液為流動相,實現(xiàn)了包括葉綠素c類、Chlorophyll a和DV Chlorophyll a等色素的分離,但Chlorophyll b 和DV Chlorophyll b不能分離。van Heukelem等\\僅采用甲醇和水為流動相,并使用四丁基羥胺(TBA)作為修飾劑,改善流動相極性,Chlorophyll a/b和DV Chlorophyll a/b的分離效果良好,但葉綠素c類及胡蘿卜素分離效果欠佳\\。本研究采用C8色譜柱,以甲醇、乙腈和水為流動相,以TBA為修飾劑,建立了藻類光合色素分離新方法,對葉綠素c類、Chlorophyll a和DV Chlorophyll a等色素的分離效果良好。
2 實驗部分
2.1 儀器與試劑
高效液相色譜系統(tǒng)主要由Agilent1200系列組成,包括以下組件:G1311四元梯度泵,G1311自動進樣器,G1321A熒光檢測器,G1315C二極管陣列檢測器,Eclipse XDB C8反相柱(150 mm×4.6 mm,3.5 m,Aglient Technologies公司)。整套HPLC系統(tǒng)由Agilent ChemStation進行管理。針筒濾器(上海安譜公司)。
甲醇、乙腈(色譜純,美國TEDIA公司);四丁基羥胺(TBA,JT Baker公司)。實驗用水均為經(jīng)Millipore超純水系統(tǒng)生產(chǎn)的超純水。色素標(biāo)準(zhǔn)品(丹麥DHI公司),包括混合色素(含30種組分,未定量)和23種已知濃度的單標(biāo)色素。
2.2 實驗步驟
2.2.1 樣品采集 于2011年2月在珠江口海域(E113°37′0.0″, N22°6′0.0″)和海南省陵水新村灣(E109°57′44.0″, N18°24′35.0″)采集水樣,于弱光下過濾到47 mm Whatman GF/F 玻璃纖維濾膜上,濾膜于20 ℃下冷凍保存,待分析。
2.2.2 色素提取 濾膜和沉積物色素提取參考文獻\\的方法。將冷凍的濾膜剪碎,置于聚乙烯塑料離心管中,用3 mL 95%(V/V)甲醇提取色素。沉積物于
L。采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器(DAD)和熒光檢測器(FLD)并列檢測。流動相包括3種洗脫液:(A)乙腈,(B)甲醇和(C)四丁基羥胺
表1 HPLC 梯度洗脫程序
Table 1 Gradient elution program of HPLC
時間Time
(min)(A)乙腈Acetonitrile(%)(B)甲醇Methanol(%)
(C)TBA甲醇溶液TBAmethanol (%)00010022.025453028.0
70201038.070201038.10010040.000100 TBA: Tetrabutylammonium hydroxide.
醋酸甲醇混合液。洗脫液C配制方法:配制28 mmol/L TBA溶液(以醋酸調(diào)至pH 6.50),將TBA溶液與甲醇按體積比3∶7混合,過濾并超聲脫氣,可穩(wěn)定保存1星期。色譜梯度洗脫程序見表1。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 色譜條件的選擇
3.1.1 流動相的選擇與梯度優(yōu)化 藻類光合色素種類較多,可分為3類:葉綠素(Chiorophylls)、類胡蘿卜素(Carotenoids)和藻膽蛋白(Phycobilinrotein)。葉綠素包括葉綠素a, b, c和d等。其中,葉綠素a, b和d含有葉綠醇側(cè)鏈,使其極性較弱,在反相色譜柱中具有較長的保留時間;葉綠素c類(c1, c2, c3)不含葉綠醇側(cè)鏈,故極性較強,保留時間較短。類胡蘿卜素包括胡蘿卜素(Carotenes)和葉黃素(Xanthophylls)。胡蘿卜素具有較強的親脂性,但葉黃素類極性中等。葉黃素類成分復(fù)雜,色譜保留時間介于葉綠素a, b和葉綠素c類之間。藻膽蛋白僅存在于藍藻、紅藻、隱藻和某些原綠球藻中,與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等性質(zhì)差異較大,本實驗不予研究。
葉綠素c類化合物極性較強,保留時間較短,部分組分(如Chlorophyll c2, Chlorophyll c1和Mg2,4二乙烯基脫鎂卟啉a5單甲酯(MgDVP)等)色譜分離比較困難,但該類化合物含有COOH基團,可以考慮在流動相中添加四丁基銨離子作為離子對試劑進行分離。四丁基銨離子作為流動相修飾劑被廣泛應(yīng)用于液相色譜復(fù)雜組分的分離\\。研究結(jié)果表明,葉綠素c類化合物保留時間與TBA濃度成正相關(guān),但極性較弱的葉綠素a/b和類胡蘿卜素組分(無COOH基團)保留時間與TBA濃度相關(guān)性不強。隨著流動相TBA濃度增大,葉綠素c類化合物保留時間增加,但可以通過增大流動相中有機溶劑的比例(A, B洗脫液),控制其保留時間在10 min以內(nèi)。色譜分離首先考慮Chlorophyll c2, MgDVP和Chlorophyll c1的分離,同時兼顧弱極性組分的洗脫,所以在初始階段采用100% TBA甲醇溶液作為流動相,在0~22 min內(nèi),流動相中乙腈和甲醇的比例分別線性增加至25%和45%,TBA甲醇溶液降為30%。在此階段,流動相中甲醇的比例和增加速度均超過乙腈,否則容易造成葉黃素組分,如19′丁酰氧巖藻黃素(19′Butfucoxanthin)/巖藻黃素(Fucoxanthin)、辣椒紅素(Capsanthin)/硅甲藻黃素(Diadinoxanthin)、玉米黃素(Zeaxanthin)/葉黃素(Lutein)等色譜峰的合并。在22~28 min時,流動相中乙腈比例迅速增大至70%,甲醇和TBA甲醇溶液比例分別降至20%和10%,隨后保持到38 min,以保證非極性組分的快速洗脫,同時能夠改善α胡蘿卜素(αCarotene)和β胡蘿卜素(βCarotene)的分離效果。
3.1.2 色譜柱與柱溫的選擇 本研究對3種類型色譜柱的分離效果進行了比較,包括Protein and peptide C18 (250 mm×4.6 mm,5.0 m), 尤其是對出峰時間相近的葉黃素類組分的分離,填料粒徑較小的Eclipse C8色譜柱對該類色素組分的分離效果最佳。柱溫對色素的出峰時間影響顯著,柱溫低于40 ℃時,各化合物出峰時間明顯延長,導(dǎo)致樣品分析時間明顯增長。增加甲醇或乙腈比例,可縮短各組分的保留時間,但極易造成葉黃素類組分分離度變差。柱溫過高則不利于保護色譜柱。本研究柱溫選擇為50 ℃,以保證色素組分具有良好的分離度,同時, 樣品的分析時間控制在40 min內(nèi), 色素的色譜圖如圖1所示。
圖1 光合色素HPLC分析圖
Fig.1 Chromatogram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藍線: 430 nm; 紅線: 440 nm; 綠線: 450 nm, 峰序號同表2。Blue line: 430 nm, red line: 440 nm, green line: 450 nm, peak numbers are same as in Table 2.
3.2 進樣量與加水比例的確定
水體和沉積物中的光合色素含量一般較低,而對提取液進行濃縮則增加了色素測定的難度,同時可能導(dǎo)致某些易降解色素的分解和轉(zhuǎn)化。目前,水體和沉積物色素提取液多采用直接進樣(非濃縮),HPLC進樣量主要在100~900 L。由于濾膜和沉積物中色素提取分別采用了95%甲醇和95%丙酮,提取液進樣之前需要混合適量水,以改善峰形。本研究分別采用水與提取液的比例為10∶90, 20∶80, 25∶75, 30∶70, 35∶65和40∶60(V/V)的混合液進行HPLC分析。結(jié)果表明,水與甲醇提取液的比例大于25∶75(V/V)時,光合色素(主要是出峰時間較早的極性組分)峰形較好,否則具有較大的前拖尾,而水與丙酮提取液的比例則需提高到35∶65(V/V)以上。
3.3 檢測波長的確定
采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掃描得到各物質(zhì)在紫外可見光區(qū)的最大吸收波長。結(jié)果表明,藻類光合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長主要集中在可見光區(qū)(430~450 nm),但不同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長不盡相同(數(shù)據(jù)未給出)。為了能同時測定這些物質(zhì),采用3個波長檢測,分別為430, 440和450 nm,其中Pheophorbide a, Pheophythin a和Chlorophyll a在430 nm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所以這3種物質(zhì)的檢測波長均可采用430 nm,但其它色素的靈敏度相對偏低(圖1)。所以其它色素可以采用440或450 nm進行檢測。光合色素的熒光檢測對葉綠素c類和葉綠素a類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靈敏度,但不能檢測類胡蘿卜素類組分,所以熒光檢測主要應(yīng)用于樣品中色素的鑒別,不應(yīng)用于定量分析。本研究采用熒光檢測的激發(fā)波長和發(fā)射波長分別為440和650 nm\\。
3.4 檢出限與線性范圍
在已確定的色譜條件下,進樣量為100 g/L)關(guān)系進行線性回歸(表2)。通過逐步降低標(biāo)準(zhǔn)溶液濃度,以信噪比S/N=3作為基準(zhǔn),獲得23種光合色素的檢出限(表2)。由于標(biāo)準(zhǔn)品昂貴,本研究僅對GF/F濾膜進行了2個濃表2 光合色素的線性回歸方程、檢出限與回收率
Table 2 Regression equations,detection limits and recovery of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determined by HPLC
色譜峰
編號Peak
number化合物名稱Name線性方Linear regressionequation相關(guān)系數(shù)CorrelationCoefficient
(R2)線性范圍Linear 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