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影沉璧”一詞出自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教材《二泉映月》,學生在閱讀時較難理解。王文麗、王崧舟、薛法根三位名師依據(jù)學情,運用多種方式解詞,使“靜影沉璧”成為學生心中詩意、醇美的獨特風景。
【片段一】(王文麗)
師:對于“靜影沉璧”,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生:某個人的影子投射在墻壁上了。
師:他認為是影子投在了墻壁上。請你仔細看一看,是哪個“bì”?
生:帶有玉字底的璧。
師:這個“璧”字當什么講呢?
生:玉石。
師:誰如玉呢?
生:月亮。
師:請你看圖體會體會,到底什么叫“靜影沉璧”呢?
生: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里,就像一塊圓潤的碧玉一樣。
師:這般沉靜、這般美妙的景象就叫——
生(齊):靜影沉璧。
【賞析】王文麗老師的詞語教學形象細致,通過“璧”與“壁”的區(qū)別揣摩,學生自然理會“璧”的意思,整個詞語的字面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接著,王老師演示畫面,幫助學生進一步直觀感受詞語的美妙、詞語的意蘊。由詞及畫,課堂教學扎實而又純美。
【片段二】(王崧舟)
師:你看圖上,在泉水當中啊,你看到了什么?
生:月亮沉浸在水中。
師:月亮沉浸在水中?你是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
生:靜影沉璧
師:“靜影沉璧”指的就是——
生: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師:是?。∧阒滥莻€“璧”指什么?
生:“璧”指……老師,可以不可以請你告訴我?
師:哈哈哈,很好。其實啊,我不說,你也懂!你仔細看看這個字,“靜影沉璧”的璧下面是個什么字?(玉字)對,你猜一下,這個“璧”可能指什么?
生:我覺得可能指月亮像玉佩一樣皎潔,皎潔的月亮倒映在水中。
師:呵呵,太好了。掌聲!老師可沒告訴你啊,是你告訴老師的。厲害。那個月亮,是那樣的皎潔、那樣的清純,就像是一塊潔白無瑕的美玉一樣。這種感覺是如何來的?你能把它讀出來嗎?(生讀)
【賞析】王崧舟老師的詞語教學輕松智慧: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月景“靜影沉璧”的美好與詩意,接著在與學生巧妙“周旋”中,引領他們悟出“璧”的意思,獲取自我探究的快樂,培植獨立解題的自信,最后指導學生讀出詞語“皎潔清純”之味。在王老師的詩意課堂中,沒有枯燥的理性說教,有的是濃得化不開的情意與真切。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也在這如水的月色中流淌、浸潤。
【片段三】(薛法根)
師:誰來讀這個詞?
生:靜影沉璧。
師:誰的影子?
生:月亮的影子。
師:這個“璧”是什么意思?(生搖頭)“璧”字下面是個“玉”字,猜猜看什么意思?
生:璧玉。
師:璧是圓形的、中間有孔的玉。這個詞理解起來很簡單,中間加個“如”或者“似”字就可以了。知道整個詞語的意思了嗎?
生:月影倒影在水里就像一塊璧玉。
師:“靜影沉璧”美在哪兒?
生:美在那水中的倒影。
師:你能讀出那美感來嗎?(生讀)
【賞析】薛老師的詞語教學很干凈,不枝不蔓,從“璧”的字形入手得出字義。接著直接告訴學生解釋這個詞語的方法:在詞的中間加上“似”或“如”。簡單易學,學生一下子就悟出了詞語的意思。正如名家所言:真正的大師不是將簡單問題復雜化,而是將復雜問題簡單化。薛老師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師了,沒有刻意雕琢,沒有故弄玄虛,一切自自然然、渾然天成,簡單中顯現(xiàn)扎實,簡單中凸顯智慧。
置身于“花樣年華”般的語文課堂,我們有過“霧里看花”的茫然,也有過“前路迷離”的失落。上述三個教學片段,三位名師不約而同地抓住“靜影沉璧”一詞,不惜花費足夠的時間引領學生感悟體會詞語的內(nèi)在含義。這樣的教學給心浮氣躁的我們指明了方向:無論怎樣的語文課堂,都應該從讀準每個字音、讀懂每個詞語開始。正如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所言:“無論閱讀還是作文,最首要的還是字詞。”重視字詞教學的基礎性作用,夯實詞語教學的根基,才會有語文素養(yǎng)“茂盛的枝葉”。(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工業(yè)園區(qū)星灣學校)
責任編輯 徐純軍
E-mail:jxjyjxs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