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fā)揮他們敢于探求的精神,在相互交流中內化情感,碰撞思想,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提高閱讀的審美能力。下面是來自《五柳先生傳》的課堂教學記錄,學生跳出了教師的教學預設,而課堂更自然、活潑,彰顯理性的思考和認識的升華。
【片段】
師:請同學們說說五柳先生的性格、愛好、志趣,并說說他是怎樣的人。
生:他的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非常實在,為人本分。和這樣的人交朋友很放心。
生:他平時愛讀書,也愛飲酒。讀書時“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可見其讀書是自覺的;“性嗜酒”且“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可見他是一個豪放灑脫的人。
生: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喜歡寫文章,自娛自樂。我看到了一個超脫世俗、淡泊寧靜的五柳先生。
師:是的,這就是我們大家喜歡五柳先生的理由。
生:老師,我有不同意見。五柳先生性格內向,又常醉酒,不善與人交流,很木訥,常發(fā)“酒瘋”,我不喜歡他。(這時,有不少學生愕然,也有部分學生點頭贊同)
生:我也有同感。文中寫得很明白:他家的生活狀況是“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而他的生活態(tài)度 “晏如也”。五柳先生過著靠親戚朋友接濟的日子,穿著滿身打著補丁的衣裳,吃了上餐盼下餐,卻沒半點羞愧而安然自若,時常沉醉于別人恩賜的美酒中。他這種生活態(tài)度對家庭是多么不負責任!這樣缺乏人格魅力的人也值得我們喜歡嗎?
……
師:是啊,五柳先生確實有許多缺點。但評價一個人,既要關注細節(jié),更要關注人的品質和精神。你們認為呢?
生:是的。世人都羨慕名利,害怕貧賤,追求富貴。但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蔽辶壬辉概c世俗同流合污,品質很高尚。
生:他家徒四壁,也不向權貴屈膝獻媚,“不為五斗米折腰”,精神可嘉。
生:文末稱贊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是有道理的。
生:“功”“過”比較,五柳先生是值得我們喜歡的。
【賞析】感知文本人物形象,重要的是通過對人物性格、愛好等作深層次的挖掘,讀出人物的品質,理解人物的精神內涵,從而提高人的思想觀、價值觀。《五柳先生傳》是一篇很短的文言文,作者托言為五柳先生寫的傳記,實為自傳。文章從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描繪了五柳先生安貧樂道、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特點,塑造了一位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作者寫《五柳先生傳》著重刻畫的是五柳先生的精神,顯然是欣賞這種生活態(tài)度和頌揚這種精神的。在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處理教學“生成”的細節(jié)是非常嫻熟的。教師的預設是為了完成課文后“研討與練習”第一題:說說你是否喜歡“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誰知課堂上有學生提出不喜歡“五柳先生”并說出理由,當這一生成跳出了“預設”而攪亂了課堂時,教師沒有措手不及,緊急剎車,而是巧妙點撥,指點迷津。學生受到啟發(fā),進一步的交流使模糊的感知漸漸清晰、不正確的理解得到糾正,在各抒己見中升華了認識,從而達到了“文以載道”的目的。(作者單位:江西省永豐縣佐龍二中 江西省永豐縣古縣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