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講到應用題的時候,我的心里就犯難。尤其是打折銷售這種既涉及到成本又涉及到利潤的題型。由于農(nóng)村孩子到商場的機會較少,自己參與買東西的機會就更少,因而一節(jié)課下來能把學生聽得暈頭轉(zhuǎn)向,不知所云。而這部分知識在每年考試時又是必考的知識點。那么用什么方法能讓學生真正弄明白呢?與其讓學生聽得一頭霧水,不如讓學生親身到“商場”真正體驗一回。因此,在那天的數(shù)學綜合課上,我大膽地在教室里設計了一個微型“商場”。
我將班內(nèi)學生分為四大組,一組為“批發(fā)商”,一組為“銷售商”,一組為“商場企劃部”,一組為“顧客群”,每組派三名代表進行現(xiàn)場買賣模擬。
第一次進行錄音機的買賣時比較順利,“批發(fā)商”趙陽批的價錢是108元,“銷售商”姜杰賣給“顧客”秀婷118元,姜杰從中還賺了10元錢,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次我將“商場企劃部”的曉玉叫過來,讓她宣布商場進行一次“節(jié)日大酬賓活動”,所有商品打九折,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下面的情景:
“現(xiàn)在商場要我們?nèi)可唐反蚓耪?,你批給我的錄音機再便宜點吧?!?“銷售商”姜杰說。
“開玩笑,你什么時候聽說過批發(fā)價降的,不能再便宜了?!薄芭l(fā)商”趙陽說。
“對,咱的批發(fā)價不能變。”底下的“批發(fā)商”也紛紛發(fā)話了。
這時的姜杰有點為難,和另外兩個代表小聲地商議著對策。而另一邊的“顧客們”也發(fā)話了:“如果不打九折的話就不買了。”語氣里帶著挑釁的味道?!芭l(fā)商”則在旁邊看“銷售商”怎么做賠本的生意,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只有下面“銷售商”的組員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看樣子是真著急,一個個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看法。
“要不咱就做一次雷鋒,賣給他們106.2元吧,咱第一次不是賺了10元嗎?”
“你腦子里裝的是漿糊嗎,如果他們再買10臺,咱不是賠大了嗎?”沒想到數(shù)學較差的包德帥還顯得挺有經(jīng)濟頭腦。
“對呀!雖然叫我們打九折,咱不賺錢,但也不能賠本叫其他同學看笑話!”
“咱把原價提高一點,讓打完九折以后的售價還是118元不就解決了嗎?”家里開雜貨鋪的趙宇鵬說??礃幼樱赣H對他的熏陶還真起了作用?!皩?,對,對,趕快算算提高到多少錢合適?!逼渌瑢W高興得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澳敲磻撎岣叩蕉嗌馘X?”“快算,快算!”接著,教室里安靜下來,只有唰唰的運算的聲音。
“131元。”包德帥大聲說,“咱們把售價重新標為131元就行了?!薄拔乙菜愠鰜砹耍 薄拔乙菜愠鰜砹?!”其他同學也紛紛嚷著。
“大優(yōu)惠了,大優(yōu)惠,原價131元的錄音機打九折了,只賣118元,快來買呀?!苯芨吲d地開始吆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銷售商”又成功地賣出了一臺錄音機。
……
這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真實的“商場”買賣,既弄明白了利潤和成本之間的關系,也看清了商場打折銷售的真面目。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使95%的學生掌握了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尤其讓人欣喜的是,一些所謂的“數(shù)學差生”掌握得反而更好。后來回想,同學們之所以能如此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認真地掌握學習內(nèi)容,不就是因為數(shù)學“走進”了他們的生活嗎?我們的數(shù)學教學往往是講30多分鐘的理論,再讓學生做枯燥的練習,這樣,即使是再有數(shù)理秉性的人也會走神或感覺乏味。如果我們教師每節(jié)課都能抓住學生的心,找到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實例,讓學生懶散的腦細胞活躍起來,那么,從我們課堂走出的將是越來越多的“會用數(shù)學知識”的優(yōu)等生。
(作者單位:山東煙臺市第二十一中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