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一天在路上看到一只蠶繭,就把它帶回家,想觀察蝴蝶的破繭而出。一天小蝴蝶終于開始蠢蠢欲動,這個人就坐下,細細觀察起蝴蝶用身體艱難沖破蠶繭的過程。
然而好幾個小時過去了,似乎還是毫無進展,小蝴蝶好像卡在繭中無法掙脫出來。這個好心人決定出手相助,他用剪刀剪開了蠶繭,幫助小蝴蝶順利的脫殼而出。
但它的身軀如此瘦小和卷曲,翅膀布滿褶皺。好心人繼續(xù)觀察著小蝴蝶,希望能看到它振翅高飛的那一刻。但事與愿違,小蝴蝶生命的剩余時間只能拖動著卷曲的身軀,根本無法飛翔。
這個人不明白的是,盡管他出于好心幫助小蝴蝶破繭而出,但其實逼仄的蠶繭和小蝴蝶掙扎破繭的過程正是大自然賦予其化繭成蝶的必經(jīng)之路。只有這樣它才能變得更強壯,為即將而來的自由翱翔做好充分準備,而只有抗爭才能獲得自由。
好心人無形中阻止了小蝴蝶的抗爭,小蝴蝶也因此失去了生命和自由。
對待孩子也是這樣,父母不能一味幫他們解決所有問題,生活就是有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孩子們學會克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很多時候,掙扎和磨難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