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先導。當學生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他們就會自主地、積極地、執(zhí)著地探索。因此,使學生喜歡數學,對數學感興趣,建立自信心,是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前提。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融洽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程倡導教師要真誠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坝H其師則信其道”,學生如果喜歡教師,那么他們對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就會產生興趣。
要想得到學生的喜愛,教師首先必須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事實證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容易受到挫傷。然而每個學生都希望被認可,即使常常受到批評的學生,也有表現自己才能的欲望,也有對成功的期盼和被肯定的渴求。如果教師能夠向這些學生敞開愛的大門,那么這份愛心對于他們來說尤為珍貴。例如,對問題回答得十分完滿的學生贊一聲:“你說得很好!”“你表現得非常出色!”對問題回答得不夠完滿的學生說:“你說得雖然不完全正確,但只要你再想一想,你一定能回答得更好!”對于想回答而又不敢回答的學生,教師應給予一個信任的眼神或一句“你能行”的鼓勵。學生在老師的贊揚聲中能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充滿感情色彩的語言,直接關系著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及和諧狀態(tài)的形成,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
二、通過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動手操作是啟迪學生積極思考、引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的重要手段。提供給初中學生暗含教育價值的操作材料,能夠讓學生在操作中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獲取知識。
利用數學學具進行操作實驗,讓學生動手動腦,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等,感知學習內容,動中促思,玩中長知,可使學生在有趣的實驗中牢牢記住學習內容。如一個做風車的手工活動?;顒娱_始時,先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和一張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或自己通過活動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各邊的特征,從而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紙做出一個風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體會了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們之間的關系。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三角形時,學生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學生又驚奇地發(fā)現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拼組中,學生在各種操作、探索活動中,觀察、感知、猜測、感受空間方位的含義及其相對性,激發(fā)出了探索數學的興趣。
生活中的生動場景,是數學課程資源的豐富材料。為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把生活場景移入課堂,進行數學內容的情境整合,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學生探索有價值的數學科學知識鋪平道路。
除上述方法之外,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進行成功體驗,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借助游戲形式和巧妙設計新課導入等教學手段,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 陜西省漢中市西鄉(xiāng)縣堰口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