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媳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中,遇事斤斤計較、毫不忍讓不是上策,而懈怠被動、坐等對方發(fā)邀請函也是大忌。只有主動伸出“共建和諧婆媳關(guān)系”之手,積極溝通,親情才能由此及彼地流動起來,最終達(dá)到雙贏。
婆婆到來:生活變得“暗無天日”
我是個在吃上相當(dāng)講究甚至有些挑剔的人,自然廚藝也不錯。
婚后,我不僅憑著好廚藝讓老公汪東對我溫柔有加,還贏得了汪東的一幫狐朋狗友的心,他們隔三差五跟著汪東來蹭飯,交口稱贊我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人間少找”的極品大嫂。
然而這樣精致愜意的小日子,卻隨著婆婆的到來徹底結(jié)束了。
我和汪東都是上班族,平時很忙。婆婆一來,就自告奮勇地承擔(dān)了買菜做飯的任務(wù)。我樂得從廚房解放出來,做起了甩手掌柜??墒菦]多久,我發(fā)現(xiàn)煩惱也接踵而至。
早餐桌上,以往那些紅紅綠綠誘人食欲的豆粥、散發(fā)著濃郁香味的營養(yǎng)麥片、香酥可口的蛋撻和雞蛋餅統(tǒng)統(tǒng)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連續(xù)一個多月的面湯加饅頭,讓我吃得發(fā)膩。我不是那種輕易向人表達(dá)想法的人,就這樣,我常常敷衍地吃幾口,然后餓著肚子去上班。而汪東從小就吃慣了這些東西,婆婆能讓他重溫童年,反而感覺分外溫馨。再說晚餐,作為辛勤奔波于寫字樓格子間、中午在外只吃簡單盒飯的白領(lǐng),我一向把晚餐看成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總是“隆重”對待,無論多累,都雷打不動地做三菜一湯,葷素搭配。然而婆婆來后,晚餐怎么也隆重不起來了:一個人一道菜,三個人還是一道菜,只是在量上適當(dāng)增加而已。而且,所有的菜都是水煮,原本色澤鮮綠油亮的西蘭花、上海青,盛到盆里時,無不變成色澤黯淡的蔫黃色。有好幾次,當(dāng)我饑腸轆轆地回到家,看到餐桌上那孤零零的一盤素燜大白菜時,頓時胃口全無。
婆婆是農(nóng)村人,過慣了苦日子,勤儉持家、能省則省是她一貫的生活作風(fēng),廚藝上自然無從談起。為此我曾旁敲側(cè)擊地對汪東提起過,但他一聽到說他母親的不是,立馬豎起防御的盾牌,沖我嚷嚷:“我媽一輩子都這樣燒菜,我吃了這么多年,不照樣健健康康的?她現(xiàn)在都60多歲了,一個農(nóng)村老太太,識不了幾個字,連菜譜都看不懂,你讓她怎么改?”
我識趣地閉上了嘴巴。汪東的慍怒讓我明白,雖然我陳述的是事實,但在汪東聽來卻頗有挑撥離間的味道。顯而易見,指望通過汪東間接地讓飯菜豐盛起來是不可能的。但一想到以后漫長的日子里,自己每天都不得不吃這種難以下咽的飯菜,一種暗無天日的感覺便在我心頭油然而生。
更讓我難以忍受的是,婆婆到來后,汪東對我甚為冷落,好像我不存在一樣。我知道,汪東的父親去世早,婆婆為了汪東,一個人苦苦支撐,好不容易才把他養(yǎng)大,母子倆感情很深。但再怎么說,他們也不能無視我的存在??!每次看到他們母子倆一吃過晚飯,就躲到婆婆的房間里關(guān)上門,有說有笑地聊天,我心里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感覺婆婆就像一個“小三”,搶走了我的丈夫和我的幸福。一個人孤孤單單在客廳看電視的我,真想跑回娘家向母親哭訴。
母親說:別做EQ被卡住的女人
元旦,汪東和我終于得以回南方小縣城看望我的父母。一見面,母親便拉著我的手左瞅右瞧,嗔怪道:“丫頭,一結(jié)婚就把爹娘忘了。這么久也沒個電話,進(jìn)蜜罐了吧?”
母親一句話,勾起了我心里的委屈。我努力抑制住淚水,不讓它落下來。母親看出我的異樣,等父親和汪東進(jìn)了客廳,便拉著我到院子里的椅子上坐下來,聽我對婆婆的控訴……
本以為母親會傾向我這邊,誰知母親聽完我的絮叨和抱怨,卻像小時候我做錯了事那樣狠狠戳了一下我的額頭,說:“丫頭,你可真有耐性,竟然忍了一個多月!為什么不在第二個星期就對婆婆說,‘媽,咱早上能不能不喝面湯吃饅頭了?換個花樣吧!’你婆婆燒菜不好吃,你自己不是會燒嗎?可以教她呀!婆婆又沒從小看你長大,對你的喜好能了如指掌?婆媳相處,你事先什么都沒告訴人家,又怎么能假設(shè)婆婆什么都知道呢?”
一直以來讓我糾結(jié)的婆媳問題,在母親眼里竟然是沒什么大不了的事。這讓我無言以對。這時,我腦海里迅速閃現(xiàn)出婆婆和汪東關(guān)起門來聊天的情景,我趕忙說出來讓母親評判,心想這次你總不會說他們做得對了吧!
可母親聽完爽朗一笑,說:“丫頭,套用一句現(xiàn)在電視上的話,你是標(biāo)準(zhǔn)的結(jié)婚后‘EQ被卡住的女人’。你想想,在家里,你是主人,婆婆遠(yuǎn)道而來,是客人,你不主動加入他們的圈子,難道還要等婆婆給你發(fā)邀請函???”
我徹底無語了。也許母親罵得不錯:這些日子以來,我雖然內(nèi)心積攢了很多不滿,但從不曾對婆婆表達(dá)過,只是一個人獨自生悶氣……
正在這時,哥哥嫂子拎著剛剛從市場買回來的新鮮魚、肉和蔬菜回來了。母親隨即起身進(jìn)了廚房,跟我嫂子一起忙活午飯。我要去幫忙,嫂子硬拉我到一旁休息,對我說:“有媽給我打下手就夠了。”然后,她們婆媳倆有說有笑,配合默契地忙開了。很快,土雞煨上了,排骨也燉上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樣和諧融洽。我在羨慕的同時也暗自納悶:在家里是獨生女的嫂子剛和哥哥結(jié)婚時,十指不沾陽春水,不僅不會做飯,連廚房也懶得進(jìn)。母親是怎樣在不足一年的時間,把她培養(yǎng)成接班人的?
主動出擊,婆媳搖身變“母女”
過罷元旦,一個改造婆婆的大計劃在我心中形成了。
一天,當(dāng)婆婆和汪東又關(guān)起門聊天時,我關(guān)掉電視,大大方方地走過去敲門,主動加入他們。對于我的到來,母子倆顯然都很歡迎。就這樣,我們?nèi)齻€人有說有笑地閑聊著,從婆婆曲折的人生經(jīng)歷,到汪東和我單位里的趣事,海闊天空。不知不覺中:我和婆婆的對話越來越多,我每天叫她“媽”的頻率明顯增加。而婆婆更是悄悄省略了我的姓,直接稱呼我“翠”。這讓我感到異常親切——從小到大,疼愛我的父親一直是這樣稱呼我的。
有了這樣的親密關(guān)系做鋪墊,我覺得許多以前不好辦的事,如今都不是什么大問題了。我決定先讓婆婆改變早餐習(xí)慣。逛超市時,我看到家電區(qū)營業(yè)員正熱情地推介一款電餅鐺,幾分鐘就可以烙好一塊香酥可口的雞蛋餅,便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
回到家,我一邊指導(dǎo)婆婆使用電餅鐺,一邊親昵地說:“媽,明天早上能不能不喝面湯吃饅頭了?”婆婆笑著點了點頭,說:“我?guī)资陙砹?xí)慣了早上喝面湯,不過你們想吃什么只管告訴我,是該換換花樣了!”我趁機拿出那些麥片、玉米糝及紅紅綠綠的豆類,說:“那就熬八寶粥吧!”婆婆也附和道:“對,吃粗糧對身體好,營養(yǎng)豐富?!?/p>
首戰(zhàn)告捷,我開始實施第二步計劃:改變婆婆燒菜非煮即燜的做法。
雙休日,我去超市買來雞翅,體貼地對婆婆說:“您平日里為一家人操勞,也該歇歇了,今天我做飯?!比缓?,我系上圍裙親自操刀。香氣撲鼻的可樂雞翅端上桌,婆婆嘗了一口,立馬嘖嘖稱贊。我趁機將自己的廚房絕技傳授于她:油要幾成熱、什么時候放雞翅、什么時候放糖及蔥姜大料,我都耐心地教她。婆婆也認(rèn)真地學(xué)習(xí),不時在火候等問題上向我請教。
接下來的日子里,婆婆不僅跟我學(xué)會了如何素炒蔬菜才能保持其色澤和營養(yǎng),還先后學(xué)會了啤酒鴨、大盤雞、油燜大蝦等葷菜的做法。在我的帶動下,她變得越來越樂意嘗試一些新做法。她感慨地說,以前總覺得自己老了,不愿意嘗試和改變,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其實只要自己愿意改變,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就這樣,沒有汪東在中間穿針引線,我憑著自己的誠心和智慧,終于讓婆婆的烹飪水平突飛猛進(jìn)。如今,她煎、炸、炒、拌樣樣在行,做出來的菜品色香味俱佳。
那天,汪東吃著婆婆做的菜,認(rèn)定是我下的廚,逗得我和婆婆哈哈大笑。得到確認(rèn)后,汪東百思不得其解:母親的廚藝短期內(nèi)怎會有如此大的進(jìn)步?婆婆自豪地說:“還不是翠的功勞!手把手地教我。換你小子,會有那耐心?你小子娶了個好媳婦,是上輩子修來的福!”話音未落,汪東笑了,我和婆婆也笑了。
在一家人幸福的笑聲中,我感慨頗多:都說婆媳關(guān)系難相處??晌艺J(rèn)為,許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關(guān)閉了心門,不愿意向?qū)Ψ匠ㄩ_。一個聰明的女人,婚后絕不能坐視家庭成員之間危機四伏而被動懈怠,任其發(fā)展。在婆媳之間的微妙關(guān)系中,遇事斤斤計較、毫不忍讓不是上策,而懈怠被動也是大忌。只有主動伸出“共建和諧婆媳關(guān)系”之手,積極溝通,親情才能由此及彼地流動起來,最終達(dá)到雙贏。
(成榮摘自《婦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