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藥學院圖書館〔廣東省廣州市 510006〕 梁映雄 麥淑平
為全面提高人才素質,特別是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原國家教委高教司早在1995年7月就印發(fā)了《關于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锻ㄖ访鞔_指出:“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就是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措施,使大學生在學好本專業(yè)的同時,具備專業(yè)以外的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文化藝術有關基礎知識的基本素養(yǎng),使專業(yè)人才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從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以更好地適應21世紀的需求”。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也是高等教育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也是學校的文化傳播中心。它集信息、文化、教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既能通過館藏文獻信息幫助大學生鞏固和提高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又能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在文獻信息服務中融入對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質教育。通過文化知識的學習、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文化活動的開展等各種文化教育活動,使大學生提高境界、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提高創(chuàng)造力,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知識、有文化、有學問、有修養(yǎng)、有理論、有實踐能力的實用型、創(chuàng)新型高素質人才。因此,高校圖書館在推行文化素質教育中肩負著神圣的使命,它作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理所當然地應成為對大學生實施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
隨著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水平評估的開展,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對圖書館的投入。各高校圖書館一般都擁有數十萬、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冊的紙質文獻和相當數量的電子文獻、中外文數據庫等數字資源。這些文獻信息資源都是圖書館經過精心挑選、認真整理和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它涵蓋了科技、社會、哲學、文學、史學、教育、藝術等各個領域。這些豐富的館藏文獻信息資源是高校圖書館實施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堅實基礎[1]。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人文景觀之一。走進圖書館,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往往是寬敞明亮的大廳,寧靜整潔的閱覽室,蘊含歷史的名人雕像肖像、名人字畫、名言警句,集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和欣賞性于一體的各種宣傳欄、宣傳展板,生機勃勃的綠色植物和花卉等。這些既美化了圖書館工作與學習環(huán)境,又營造了獨特的學術和文化氛圍。圖書館書香四溢,清新雅致的育人環(huán)境能激發(fā)大學生的求知欲和上進心,對培養(yǎng)大學生的氣質、情趣、審美素養(yǎng)等都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近十年來,受高校擴招、合并等多種因素影響,各高校為謀求更大發(fā)展,紛紛新建現(xiàn)代化的圖書館。館內設有電子閱覽室、學術報告廳、視聽欣賞室、展廳、咖啡廳、文化廣場等多功能文化設施,形成以史學廊、展示廊、影視廊、休閑廊、學術廊等為一體的文化活動場所。許多圖書館都建立了局域網,實現(xiàn)了文獻信息集成管理系統(tǒng)的管理,并通過校園網與國內、國際互聯(lián)網連接。這些良好的設施條件為開展大學生第二課堂和文化素質教育活動提供了基地保障。
為適應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更好地實現(xiàn)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素質教育等職能,各高校圖書館紛紛引進一些高學歷的人才,并注重館員的再教育,逐漸形成了一支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科結構合理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這些專業(yè)技術人員長期從事圖書館業(yè)務工作,熟悉館藏,精通文獻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掌握現(xiàn)代化技術,能夠根據各種不同的需求,對大學生開展各種形式和不同層次的文化素質教育活動。為了使文化素質教育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的軌道,有條件的高校圖書館還專門成立了文化推廣部等相關部門,并配備了專職人員負責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許多高校圖書館還紛紛成立了“圖書館學生協(xié)管會”等社團組織,協(xié)助圖書館開展各項工作,確保了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環(huán)境中有獨特的優(yōu)勢,是對大學生實施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圖書館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對大學生讀者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化、濡染和熏陶[2]。
1.發(fā)揮圖書館環(huán)境文化優(yōu)勢,實施文化素質教育。高校圖書館一般來說都是學校的標志性建筑,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象征。圖書館不論是內部環(huán)境還是外部環(huán)境,不論是建筑、設施、布局,還是美化、園林藝術等等,都應植入豐富的文化元素。這些文化元素既要表達出物質、精神和藝術的三重內涵,又要體現(xiàn)出儒雅、寧靜和質樸的文化氛圍。因此,圖書館要力求做到使館內外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字一畫,處處都能反映悠久的歷史、傳承古今的文明、感人的故事,使大學生讀者能深深感觸到文化的氣息、藝術的魅力和大學的精神,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激勵他們奮進向上[3]。
2.發(fā)揮圖書館精神文化優(yōu)勢,實施文化素質教育。高校圖書館作為一所大學精神的交融體和傳播者,具有積極的精神感染力和文化凝聚力,是高校師生精神交融的橋梁和紐帶[4]。圖書館精神文化是指圖書館工作人員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思想行為風尚,它包括館員的政治態(tài)度、精神風貌、思想情操和職業(yè)道德等各種群體意識和群體精神。圖書館員應具有高尚的人格、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應以讀者至上的奉獻精神、勤奮進取的工作作風、嚴謹求實的工作態(tài)度和團結協(xié)助的友愛精神做好各項讀者服務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去感染每位大學生讀者,使他們置身于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中,敦促他們嚴謹治學、努力進取,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良好的治學之風。
3.發(fā)揮圖書館制度文化優(yōu)勢,實施文化素質教育。圖書館制度文化是指圖書館健全而易行的規(guī)章制度,包括日常行為規(guī)范、部門崗位職責、獎懲制度、讀者借閱規(guī)則等等。圖書館應發(fā)揮制度文化的優(yōu)勢,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并使制度上墻,以此來規(guī)范圖書館員的服務工作,同時也向大學生讀者表達他們在圖書館需要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和制度要求,從而影響他們的道德意識和價值觀念,促使他們增強自主學習、自我教育和自控自律能力。
為了使廣大讀者能全面了解圖書館,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各高校圖書館應以各種方式對新生進行入館教育,并把新生入館教育作為一項專項工作來抓??蓪iT成立諸如“新生入館教育項目組”等臨時性或長期性的組織機構,對全體入學新生開展圖書館信息資源介紹、圖書館服務項目介紹、圖書館資源利用、文明讀者守則及圖書借閱制度講解等培訓活動。組織圖書館學生協(xié)管會的學生、志愿者為廣大新生開展如“圖書館之旅”等主題的參觀活動,由他們當導游向新生介紹圖書館的各種功能場所和如何利用圖書館資源等,讓新生讀者對圖書館有感性認識。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和教育,讓新生親身感受到圖書館濃郁的文化氣息,吸引更多學生到圖書館這個“第二課堂”來學習,讓他們從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教師講授轉移到學習與培養(yǎng)能力素質、課堂內外多渠道學習、教師講授和學生自學“三并重”上來,主動地接受文化素質教育。
1.開設文獻檢索課等相關課程。文獻檢索課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課程,既是大學生必須了解和掌握的一門基礎知識課程,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課堂教學,把傳統(tǒng)的文獻檢索知識傳授給學生,把國內外各種重要的檢索工具書及其檢索方法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文獻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源的意識和獨立處理信息的能力。除此以外,各高校圖書館還可以根據各自的辦學特色,針對不同的專業(yè)特點,為學生開設諸如信息檢索與利用、信息開發(fā)與利用、信息學概論、信息組織方法概論等課程。通過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文獻檢索知識的基礎上,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與本專業(yè)信息相關的檢索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專業(yè)信息的搜集、獲取和利用能力,增強信息情報意識。
2.開設科技講座??萍贾v座是高校圖書館課堂型教育的另一種方式。網絡信息時代的發(fā)展促進了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為了讓讀者能及時了解圖書館最新網絡信息資源,掌握科學的檢索方法和技巧,各高校圖書館應該開展如“每周一講”、“每月一講”等講座活動,由圖書館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根據不同板塊不同主題的內容,面向全校師生讀者開設相關的科技講座。重點向讀者介紹圖書館的各種數字資源和信息服務工作,介紹各種中外文數據庫的檢索方法和使用技巧等等。這對學生汲取新知識、改善知識結構、提高自學和研究能力、發(fā)揮創(chuàng)造才能及提升學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都將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為了使文化素質教育活動得以常規(guī)化開展,各高校圖書館可以紀念“世界讀書日”為契機,以“讀書文化節(jié)”等文化活動為載體,以不同的主題舉辦各種讀書文化活動。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實施文化素質教育。例如:利用圖書館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通過舉辦讀書會、優(yōu)秀書籍推介等形式開展讀書活動,讓大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汲取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和養(yǎng)份,完善知識和智能結構;利用多功能視聽欣賞室這個場所優(yōu)勢為大學生開展電影周活動,通過播放不同主題的高品位影視作品、舉辦影視欣賞講座等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藝術鑒賞能力;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專業(yè)人士,為大學生開展系列人文講座活動,提高大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提高人文素質;發(fā)揮圖書館多功能展廳的設施優(yōu)勢,搭建一個文化交流平臺,通過與兄弟院校、校內有關部門和學生社團合作,舉辦系列的書法展、攝影展、郵票展、油畫展等文化展覽活動,讓大學生在受到藝術熏陶的同時,不斷提升文化藝術的鑒賞水平;利用文化廣場舉辦高水平的音樂會,在咖啡廳舉辦讀書沙龍、英語沙龍等活動,讓大學生在這些健康有益的休閑文化活動中,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緩解壓力、增進友誼。此外,以“讀書文化節(jié)”等文化活動為載體,還可以通過開展優(yōu)秀讀者評選、爭當文明讀者、圖書漂流、征集文明標識語等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圖書館、愛圖書、愛讀書的良好風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升大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水平和道德情操,使“讀書文化節(jié)”等文化活動逐步成為圖書館的文化服務品牌,這將對高校圖書館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1]嚴秀芬.試論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J].經濟研究導刊,2008,(15):248~249.
[2]張金虹.高校圖書館文化環(huán)境對培育學生道德的影響[J].圖書館論壇,2002,22(6):96~97.
[3]王軍.淺談高校圖書館的環(huán)境文化[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3):85~87.
[4]黃薇.大學圖書館的文化功能及其實現(xiàn)途徑[J].文史博覽(理論),2010,(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