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林 王桂君 王仲泉
·基礎與臨床·
老年人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37例分析
梁曉林 王桂君 王仲泉
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的46例標本中,有37例≥60歲的老年患者??赡苡捎诶夏耆似鞴賰涔δ艹霈F(xiàn)不同程度的衰退,免疫功能下降[1],ABO血型抗體也減弱,對血型的正確鑒定有一定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1 標本來源 來源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臨床輸血血型檢測中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老年患者血標本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齡60~91歲,平均(78.6±9.7)歲。內(nèi)科慢性貧血,血紅蛋白450~730 g/L 21例,冠心病7例,外科手術9例。所有患者均未使用免疫抑制藥物。
1.2 試劑和儀器
1.2.1 單克隆抗-A標準血清、抗-B標準血清及ABO試劑紅細胞均為上海血液生物有限公司產(chǎn)品。離心機為臺灣BASO 2005-2型臺式離心機。
1.2.2 使用血型血清學方法對患者樣本進行ABO血型正反定型。
1.2.3 ABO抗體減弱的判定:用標準ABO紅細胞與患者血清反應,凡室溫反應≤“+”凝集者(“+”:很小的凝集塊,肉眼還可見,背景不透明,游離細胞較多,常要用顯微鏡觀察)均為ABO血型抗體減弱[2]218。對與相對應的紅細胞無凝集反應的判定為無凝集反應,用(-)表示。
1.3 吸收放散試驗 患者紅細胞經(jīng)過3次洗滌后與抗A抗B標準血清進行吸收反應,吸收用的血清效價為1∶128,4℃放置1 h吸收,然后3400 r/min,離心5 min,分離上清液,即為吸收后血清。
2.1 ABO血型正反定型 使用血型血清學方法對患者樣本進行ABO血型正反定型發(fā)現(xiàn),血型反定中37例患者樣本的結果為:A型13例,其中抗B減弱10例,(-)3例;B型18例,其中抗A減弱15例,(-)3例;O型6例,其中抗A減弱3例,抗B(-)1例,抗A+抗B(-)2例。
2.2 吸收放散試驗 對ABO血型反定中應該出現(xiàn)凝集而表現(xiàn)為(-)的標本進行吸收放散試驗,用吸收后的抗A、抗B血清和標準A型、B型紅細胞反應,結果有8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凝集。
2.3 有1例較為特殊 正定型O型者,反定型與A型標準紅細胞凝集(+++),與B標準紅細胞凝集(-),將該標本送往北京市血液中心血型室鑒定,結果提示為B亞型。
血型是人類的一種遺傳性狀,受控于第9號染色體長臂的基因,一般不會發(fā)生改變。在尚未產(chǎn)生自己抗體的嬰兒或由母親被動獲得抗體的嬰兒或抗體下降的老年人,試驗時可能出現(xiàn)異常結果[2]165。
在本文的觀察中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的46例中,老年人占37例,比例較大,為80.4%,他們的共同點是用常規(guī)的檢測ABO血型的方法檢測,表現(xiàn)的是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但經(jīng)過吸收放散試驗絕大部分為血型抗體減弱或消失。
人進入老年后免疫功能下降,能引起老年人血型抗體減弱的因素除了免疫功能下降外,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藥物對血型抗體也有掩蓋作用,停藥后血型抗體又能被檢測出。當各種原因ABO血型抗原抗體減弱時,極易引起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給血型鑒定和輸血帶來一定困難,也極其容易與ABO亞型相混淆。然而ABO亞型的輸血與血型抗體減弱的輸血是完全不同的,血型抗體減弱的輸血仍需要輸同型血。上述的B亞型患者當需要輸血時,要輸O型洗滌紅細胞和同型血漿,如果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的結果不予進行分析,輸血原則被混淆,那是十分危險的。因此,血型鑒定一定要遵循正反定同時進行的操作程序,當出現(xiàn)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時,要進一步做吸收分散試驗等血清學試驗,以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必要時還可以進行家族血型調(diào)查。白血病、骨髓瘤、長期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以及燒傷、丙種球蛋白缺乏癥等都能導致患者抗體減弱,抗體水平下降或消失,都會造成血型鑒定的困難。
老年人機體大部分功能都會減弱,ABO血型抗原減弱和抗體減弱,這是自然規(guī)律,正確鑒定血型是老年人安全輸血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 李太勇,李曙平,姜輝.人血白蛋白對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礙伴低蛋白血癥病人的影響[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0,24(5):405.
[2] 王培華.輸血技術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
[中圖分類號]R 331.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9198.2012.04.028
收稿日期:(2011-08-15)
作者單位:100050北京市,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輸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