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紅梅 潘景副 李小英
湖南農業(yè)大學圖書館
〔湖南省長沙市410128〕
聶紅梅女,出生于1975年,館員。
潘景副男,出生于1974年,講師。
李小英女,出生于1977年,助理館員。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過:一個生活在社會之外的人,同人不發(fā)生關系的人,不是動物就是神。顯然,社會中的每個人總是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的,大學生同樣離不開與人交往。大學生人際交往,是指大學生在校期間和周圍與之有關的個體或群體的相互交往,它是大學生之間以及大學生與他人之間溝通信息、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和協(xié)調行為的互動過程。健康的人際交往不僅體現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他們今后事業(yè)發(fā)展的基石,更是當代大學生探索人生、實現人生價值必須面對的問題[3]。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大學生中出現人際交往心理問題在所難免。但據統(tǒng)計結果顯示,當前,人際交往問題卻已上升為困擾當代大學生的第一大心理問題,這已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而農業(yè)院校大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從小生長的環(huán)境與城市有著較大的區(qū)別,進入高校后,在城鄉(xiāng)文化差異、經濟條件、社會壓力、生活方式、專業(yè)等因素的影響下,其人際交往方面出現的問題更為突出。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主要為自卑、自我中心主義、孤獨、嫉妒、自負、猜疑和報復等種種心理表現。以我們對湖南省某農業(yè)院校進行的調查顯示,49.4%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際交往心理問題,其中,9.6%的學生存在自負心理,46.8%的學生存在自卑心理,37.6%的學生存在孤獨心理,22.6%的學生存在自我中心問題,26.9%的學生存在嫉妒心理,11.8%的學生存在猜疑心理,8.7%的學生存在報復心理。顯然,在農業(yè)院校中,存在自卑、自我為中心、孤獨和嫉妒心理的學生要比存在自負、猜疑和報復心理的學生要多。這些表現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生活,如得不到及時的改善,必將影響他們今后的工作及事業(yè)的發(fā)展。
在此背景下,作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yōu)勢,尋找閱讀對農業(yè)院校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方面的干預作用及途徑,讓閱讀成為緩解或消除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良方。
美國精神醫(yī)學專家高爾特說:“圖書館是一座心智的藥房,存儲著為各類情緒失常病人治療的‘藥物’?!备咝D書館作為人才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義務和責任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出一份力,而且還有獨特的優(yōu)勢。
(一)圖書館具有獨特的資源優(yōu)勢
圖書館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它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圖書種類和數量多樣化,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源泉。這為閱讀療法的展開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同時,圖書館環(huán)境安靜、寬敞明亮,這些都為大學生的閱讀提供了便利。
(二)閱讀治療保密性更強
城投公司的出現可以說是時代的產物,順應了城市化發(fā)展的趨勢.作為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產物,城投公司在城市開發(fā)建設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不容否認.有專家指出,城市建設開發(fā)未來幾十年投資需求依然強勁,城投公司仍面臨難得的發(fā)展機遇.與此同時,城投公司如何更好更快發(fā)展,如何更好參與城市開發(fā)建設工作,也成為眾多城市的政府和城投公司領導所關心的問題.由于角色定位模糊、相關政策規(guī)定不到位等原因,在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城投公司也積聚了一定的風險.
針對農業(yè)院校大學生中表現出來的過度自尊與自卑心理,他們更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隱私。圖書館是大學生學習的公共場所,到那里進行“閱讀治療”,內心的隱私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三)閱讀治療適合農業(yè)院校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
農業(yè)院校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經濟條件相對較差,而圖書館的書籍及服務都是免費的。這可以為他們解決經濟上的難題,而他們又有較高的認知水平,能夠正確認識到自己目前的心理困惑,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更深入地思考問題,從書中找到一條正確引導他們走出迷茫和困境的道路,消除其心理困惑。
(一)成立閱讀治療小組,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
圖書館對學生心理問題實施閱讀治療,需要建立一支既具備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又熟悉館藏書目、文化修養(yǎng)好、人際溝通能力強、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復合型人才隊伍來從事這一項深層次的服務,以幫助學生重塑人格、調節(jié)情緒、釋放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心理問題。
針對農業(yè)院校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他們的心理隱私更加需要得到保護,圖書館應開設一間專用的閱讀治療閱覽室。室內環(huán)境要清新、整潔、柔和、優(yōu)雅。同時,還可以在室內開辟音樂角,播放輕松舒暢的音樂,讓整個環(huán)境輕松又充滿生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他們能夠更好地去了解人的整體面貌,冷靜地去思考人生,直面自身的內心世界。
(二)豐富館藏資源,優(yōu)化館藏結構
圖書館應不斷豐富藏書品種,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專業(yè)、興趣愛好及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不同表現,靈活自主地選擇書目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培養(yǎng)健康人格,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把自己融入到學校及社會中去。
1.專業(yè)知識的閱讀能提高自身能力,增強人際交往的自信心。農業(yè)院校大學生中存在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學生要想在交往中自在大方地與人交往,首先要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有一種為自己而驕傲的心情,這有助于克服自己內心深處的自卑情緒。這是增強人際交往自信心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
2.勵志類圖書的閱讀能開啟學生心靈,推動人際交往的良性發(fā)展。在大學階段,學校關注更多的是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而對學生的為人處世、心理健康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教育和指導,而無論學生哪方面出現不適,都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以及今后事業(yè)的發(fā)展。農業(yè)院校學生突出表現出來的過度自尊、自卑、孤獨等心理,致使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缺乏必要的自信心,阻礙了人際交往的良性發(fā)展。如果輔導他們適當地閱讀一些勵志類圖書,如《汪洋中的一條船》、《極限人生》、《阿甘正傳》《老人與?!?、《花逝》、《士兵突擊》等[4],可以為他們提供成功進取的范例,對他們的成功有一定的指導與借鑒作用,也無形之中成為了人際交往良性發(fā)展的推動力。
3.文學作品的閱讀能調適學生情緒,克服人際交往心理問題中的人格障礙。弗洛伊德曾利用寓言、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探討了詼諧故事中令人愉悅的心理機制,研究了文學作品對讀者心理產生的積極和消極的影響?;谛愿?、氣質等心理特點之上的人格差異是形成人際交往心理問題最關鍵的因素。相比之下,農業(yè)院校大學生承受著來自各方面更多的壓力,這對性格的塑造、氣質的養(yǎng)成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少數心理調適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形成自卑、孤僻、偏激甚至敵意仇視等人格缺陷,在人際交往中極易產生誤解和矛盾。針對這一具有較高認知水平的群體,輔導他們閱讀如《人性的弱點》、《自卑與超越》等文學作品[5],增長他們?yōu)槿颂幨赖慕涷灪湍芰Α亩喸靸?yōu)秀的人格,培養(yǎng)起積極健康樂觀的性情,達到修身養(yǎng)性、改變行為模式的作用,在與人交往中能表現得積極主動、落落大方,從而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
(三)建立網上閱讀服務,拓寬閱讀途徑
針對農業(yè)院校學生人際交往心理中表現出來的自卑與過度自尊等特點,圖書館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yōu)勢,開通網上心理咨詢熱線,在網上設置閱讀專欄,開設交流平臺,供讀者上網查詢、閱讀和討論,方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解答學生交往的心理問題。這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引導學生很好地把握自己,改善自我,以積極主動、樂觀的心態(tài)去與人愉快地交往。
(四)開展多項活動,豐富閱讀形式
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的人才資源,邀請社會學、心理學專家定期開展關于人際交往如何良性發(fā)展的有關講座,并就存在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學生成立"讀者俱樂部",要求俱樂部的成員定期對所讀書目寫讀后感。同時,可以組織俱樂部成員舉行各種團體活動,如“你我同行——人際交往技能訓練”等,以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去。
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認為,一個人的成功,15%是靠專業(yè)知識,85%是靠人際關系。人際交往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及今后事業(yè)的成敗。
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的心臟”,應當充分發(fā)揮自己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以書籍這把“鑰匙”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有交往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閱讀輔導,幫助農業(yè)院校大學生克服交往方面的心理問題,提高交往能力,形成一種和諧寬松、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和健康發(fā)展的個性品質,讓他們的學習更輕松,生活更多彩!
[1]沈固朝.西方對圖書治療的作用及其機制的探討[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6,(6):37~38,31.
[2]王波.閱讀療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12.
[3]徐濤.論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1):146~147.
[4]吳笑蘭.我國高校圖書館“閱讀療法書目”建設[J].圖書情報研究,2010,(3):29~35.
[5]王波.閱讀療法書目[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4,(5):14~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