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1月生,遼寧臺安人
197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8年11月參加工作,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經濟系畢業(yè),大學學歷
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黨組成員,重慶市委書記
作為一個黨員,作為一個領導干部,做人要坦坦蕩蕩,做領導干部要干干凈凈,干工作要踏踏實實,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
——2007年5月25日,在新一屆中共廣東省委領導班子記者見面會上說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是全黨全國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任務。
——2010年10月22日,張德江在中國人才發(fā)展論壇致辭時說
全體市委委員都要帶頭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做到心口如一、言行如一、表里如一。
——2012年6月22日,張德江在中共重慶市第四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今天正好是第13個記者節(jié),我代表重慶團的全體代表,向記者朋友們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對中外記者來重慶團采訪表示熱烈歡迎?!?/p>
11月8日下午,重慶代表團全團會議向中外媒體開放,吸引了109家媒體共170多名記者前往采訪。面對記者的踴躍提問,張德江一一回答。
這讓很多人想起5年前的十七大廣東代表團分組討論會,在這次會議上,為給記者更多時間與代表交流,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張德江四次為記者“說情”。
當時,很多媒體評價稱,這讓人們感受到他流露出的“透明”與“開放”的行事作風,是具體而實在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當地小青年都沒有他這種吃苦的勁”
1968年到1970年,張德江是吉林省汪清縣羅子溝公社的插隊知青。
“這些小青年每天參加完生產隊勞動收工回來就到籃球場打籃球?!睋敃r的老會計邢錫國回憶,“張德江是七隊集體戶的戶長,他是這些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在知青中很有威望?!痹谛襄a國的印象里,張德江什么活兒都干:鏟地、割莊稼、上山冬采,趕車拉燒柴,放爬犁,“有些當地小青年都沒有他這種吃苦的勁頭”。
作為生產隊的政治隊長,張德江還常常代表七隊在大會上講話,“講得條條是理兒,比老百姓想得還周到。春節(jié)集體戶的同學們都回家和親人團聚去了,他就主動留下來看房子?!?/p>
在張德江的帶領下,太平七隊很快就走在了全大隊的前面。當時,每個社員每月平均收入就有100余元。
張德江因其表現(xiàn)出色,還成為當地100多名下鄉(xiāng)知青中,第一個入黨的人。
知青生涯結束后,張德江在1972年進入吉林省延邊大學學習,并隨后留學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入讀經濟系。當學成歸來,張德江被提拔為延邊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但他真正步入政壇,是在1983年。此后的12年內,他先后擔任吉林省延吉市市委副書記、延邊州委副書記、民政部副部長、延邊州委書記,并于1995年當選吉林省委書記。
帶領廣東“突圍”
2002年底,擔任浙江省委書記四年后,張德江調任廣東省委書記??简炿S之到來——2003年2月,“非典”疫情在廣東爆發(fā)。
不久,張德江率先公布了自己的電話,以便大家“可以直接打電話或是寫信”向自己提建議。他還指示稱,“要發(fā)揮主流媒體的作用,把真實情況告訴群眾,最大限度地減少社會恐慌。”
隨后,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和省衛(wèi)生廳召開記者見面會,向社會詳細公布“非典”疫情和預防知識。
這是1989年《傳染病防治法》頒布以來首次由政府正式發(fā)布此類新聞,并且罕見地邀請了外國駐穗領事館官員參加。
信息透明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廣東省本地的社會恐慌,也為后來的疫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抗“非典”成功后,廣東又開始面臨經濟領域的挑戰(zhàn)。當時,江蘇、山東兩省的GDP總量已迅速趕上,與廣東僅差幾百億元。在面臨可能丟掉經濟排頭兵的關頭,張德江主張大力發(fā)展民營經濟,力主將過去的外源型為主轉變?yōu)閮韧庠磪f(xié)調發(fā)展,廣東經濟繼續(xù)大步向前。
到了2006年,廣東宣布對欠發(fā)達地區(qū)的行政村,實行一村一站一醫(yī)、每年補貼1萬元的“民心政策”。這一政策被解讀為政府購買公共醫(yī)療服務,減輕農民看病負擔。此舉在當時被視為一個醫(yī)改亮點。衛(wèi)生部發(fā)言人毛群安評價說,衛(wèi)生部一直呼吁加強扶持村醫(yī),廣東堪稱全國表率。
多次臨危受命
2008年3月,時年62歲的張德江出任國務院副總理。
“我們還有兩位新任副總理,一位是張德江,一位是王岐山,他們都曾經擔任過‘地方大員?!痹诋斈甑娜珖皟蓵庇浾哒写龝?,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當時與中外記者見面時,這樣介紹他。
在張德江分管的幾個部委中,國家安監(jiān)總局是他第一個調研的部門。他經常對地方官員和礦主說的一句話是:“發(fā)展是硬道理,硬發(fā)展沒有道理,不顧安全的發(fā)展更沒道理?!?/p>
在一次事故現(xiàn)場,雖然事先沒安排采訪,他還是停下腳步,走到媒體面前。現(xiàn)場記者描述:由于風大,聽不清楚記者提問,他還伸出一只手作聽筒狀,并作了認真嚴肅的回答。
在幾次重大事故后,張德江都作為“救火隊長”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參與指揮營救。
作為分管工業(yè)的副總理,張德江多次到全國各地的企業(yè)調研。他每回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工業(yè)企業(yè)?!瓣P鍵在工業(yè),重點難點也在工業(yè)。保工業(yè)就是保增長,就是保就業(yè),保穩(wěn)定,保大局?!?/p>
2009年2月,張德江赴河南省調研時,在位于洛陽的國有企業(yè)中信重工,聽聞該企業(yè)當年生產任務飽滿,市場訂貨勢頭很好,他說,“這是我最想聽到的。”
今年3月15日,中央決定由張德江擔任重慶市委書記。這也是近20年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四次“空降”省部級單位。
資料來源:人民網、新華社、《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南方周末》、《小康》雜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