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明
為政的“加減乘除”
○劉建明
“加減乘除”是最基本的數(shù)學運算方法,對于領導干部而言,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想提高自身素質,提升領導水平,彰顯人格魅力,塑造良好形象,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領導者,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就顯得尤為重要。
勤做“加法”。領導干部作為一個單位、部門或地區(qū)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素質高低和能力強弱直接決定著工作成效,關乎著本單位、本部門或本地區(qū)的發(fā)展前景。因此,領導干部提高素質能力,就必須在學習上勤用“加法”。毋庸置疑,加強學習是增強黨性、增長本領、提高水平、做好工作的前提。作為領導干部,理應把學習當做一種責任、一種習慣、一種追求和一種使命,自覺帶頭深入學習政治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認真學習業(yè)務知識,力爭成為工作的行家里手,廣泛涉獵經濟、管理、法律、哲學等知識,努力拓寬視野,開闊胸襟,爭做學習型領導干部。同時,還要放下架子,不恥下問,拿出甘當小學生的姿態(tài),虛心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真正把學習的收獲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推動工作的舉措和提升工作的本領。
會做“減法”。一要減少應酬。領導干部身處領導崗位,難免會有各種應酬,如果應酬過多過濫,不僅影響集中精力抓工作,而且還會敗壞風氣,脫離群眾,有損形象,滋生腐敗。因此,領導干部要學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沒有任何意義的活動和應酬,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謀發(fā)展、保民生、促和諧、抓落實上。二要減少摩擦。能否團結共事、和諧共處,既是衡量領導干部黨性修養(yǎng)、領導素質的重要標準,也是增進班子合力、促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保障。領導干部只有學會與人為善,善于團結人、尊重人、理解人,真正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才能營造風清氣正、心平氣和的工作氛圍。三要減少干擾。領導干部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要學會抵制人情干擾,拒絕金錢誘惑,秉公用權,堅持原則,絕不拿原則做交易、換人情,切實做到不為情困、不為利惑,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善用“乘法”。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中,領導干部要想推動工作順利開展,就必須做好“乘”字文章。首先,要乘“時”。古人云:“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不再來。”在新形勢下,誰的機遇意識強,誰的思路新,誰就能發(fā)現(xiàn)機遇、創(chuàng)造機遇、把握機遇,從而把現(xiàn)有資源和發(fā)展機遇有效對接,將機遇轉化為發(fā)展的新優(yōu)勢。其次,要乘“勢”。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領導干部要善于蓄勢而待,順勢而動,注意把握好分寸,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消極等待。對條件具備、時機成熟的工作,看準了就放手去做,對條件尚不十分成熟的工作,要穩(wěn)中求進,逐步開展。再次,要乘“力”。眾人拾柴火焰高。領導干部要善于凝聚眾人之力,集中集體智慧,善于團結一切積極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形成干好工作的強大合力,不斷開創(chuàng)工作的新局面。
常用“除法”。一除私心,就是要凈化思想、廉潔自律。面對人民賦予的權力,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切不可把公權變私權,把職權變特權,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努力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經濟上的“清白人”和作風上的“正派人”。二除躁氣,就是要遠離浮躁,腳踏實地。心浮氣躁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大忌,是作風建設的大敵。領導干部崗位重要、責任重大,一定要防止和克服心浮氣躁,既不急于求成,也不好高騖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從人民利益出發(fā),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真抓實干之風,真正做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三除惰性,就是要勤政為民,銳意進取。領導干部擔負著穩(wěn)定一方、發(fā)展一方、致富一方的重任,就要樹立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時刻牢記宗旨,勤奮扎實工作,真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帶頭苦干實干,從而創(chuàng)造出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檢驗的實績來。
(作者單位 湖北省谷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責任編輯 楚 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