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卜雯
(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連云港財經(jīng)分院工商管理系,江蘇連云港222003)
基于女性角度的《傲慢與偏見》再解讀
胡卜雯
(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連云港財經(jīng)分院工商管理系,江蘇連云港222003)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汀的經(jīng)典代表作。這部小說運用反諷手法,呈現(xiàn)了不同的愛情婚姻觀。從女性角度出發(fā),重新解讀這部小說,可以為現(xiàn)代人的愛情觀及婚姻觀提供啟示。
女性角度;傲慢與偏見;再解讀
簡·奧斯汀是英國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共有6部作品,其中最為出名的小說當屬《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簡·奧斯汀本人也是個具有傳奇性的人物,一生未嫁。在她年輕的時候,有位富有的莊園主向其求婚,被她拒絕,而她與律師勒弗羅伊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最終也未能修成正果。簡·奧斯汀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傾注到文學創(chuàng)作中,《傲慢與偏見》就映射了她與勒弗羅伊之間的感情,是以她未出版的小說《初次印象》作為藍本再次加工創(chuàng)作的。《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體現(xiàn)了簡·奧斯汀的婚戀觀,從女性角度出發(fā),重新解讀這部小說,可以為現(xiàn)代人的愛情觀及婚姻觀提供啟示。
《傲慢與偏見》講述了貝內(nèi)特太太想把幾個貌美如花的女兒嫁出去的故事,以幾個年輕人之間的感情為線索,表達了簡·奧斯汀的愛情觀及婚姻觀。在小說開頭,作者指出:“有錢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是被公認的真理?!保?]從這段話里,我們看到了整篇文章的反諷基調,這也反映了當時英國的社會狀況。這段話放在我國現(xiàn)代社會也是很有折射意義的。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很多人中出現(xiàn)了拜金思想,有些年輕女性想找個有錢的丈夫?!案欢?、“官二代”以及“星二代”這些標簽性稱謂,成為幸福生活的代名詞,說明了現(xiàn)代人對這些人群的特殊看待。人們在談婚論嫁的時候,更多的是看物質基礎的豐富性,而不是看有無愛情,或者兩個人在一塊是否合適。貝內(nèi)特太太的話語,正好反映了現(xiàn)代社會的感情狀況。
貝內(nèi)特夫婦看上去更像湊合過日子的類型,他們的婚姻是現(xiàn)代人所謂的“橡皮婚姻”。從表面上來看,他們是一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并且盡職盡責地維護著家庭,但他們之間是貌合神離,并沒有多少感情,僅是麻木地捆綁在一塊兒生活。從貝內(nèi)特太太與其丈夫之間的對話我們就能夠感受出來,他們是兩種類型的人,貝內(nèi)特太太急功近利、頭腦簡單,而其丈夫則是位幽默、機智、有見識的男人。這樣的組合與英國當時門當戶對及功利色彩等觀念是分不開的,那個時代男方主要是看女方的外貌,而女方則更為看重男方的物質基礎。只要雙方一拍即合,就可結為夫婦,并不在乎有無感情基礎或婚后生活是否和諧、幸福。這部小說的女主角伊麗莎白也曾對父母的婚姻提出質疑。
夏洛特及柯林斯的婚姻是對貝內(nèi)特太太那段經(jīng)典話語的折射,對于這段婚姻,作者持諷刺、批判的態(tài)度??铝炙瓜壬哂序湴磷源蟆㈨槒闹t卑的雙重性格,他有一棟好房子和相當可觀的收入。他在向伊麗莎白求婚的時候,滿嘴滑稽口吻,除了為自己,結婚目的就是別人的勸告以及給社區(qū)樹立榜樣,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到結婚的前提——愛,并且屢遭拒絕還不知原因,以求婚失敗結束。夏洛特是伊麗莎白的閨蜜、好友,受過良好教育,年齡偏大,姿色一般,但是她很聰明,并且對愛情有自己的見解。這樣聰明的一個女子,卻選擇了柯林斯這樣呆板、狹隘、愚蠢、自傲自大且不會經(jīng)營愛情婚姻的人。[2]夏洛特對柯林斯是沒有任何感情可言的,她選擇柯林斯,不是從感情因素考慮,而是為了柯林斯的財產(chǎn)及身價,其婚姻選擇是置幸福于不顧的,奧斯汀對這段婚姻運用反諷口吻進行了批判。這種婚姻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尤其是“剩女”,或者大齡“圣斗士”,很多時候就抵制不住現(xiàn)實生活的壓力及周圍人的目光,最終選擇了一個沒有感情基礎,物質還可以的男方湊合嫁了。
威科姆及莉迪亞的婚姻,也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如果說對柯林斯與夏洛特的婚姻,簡·奧斯汀還抱有同情之心的話,那么,對于威科姆及莉迪亞的婚姻,作家則是持批判態(tài)度。剛開始,威科姆給人的印象是身材魁梧、眉清目秀、風度翩翩;隨著劇情發(fā)展,讀者發(fā)現(xiàn)他原來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3]威科姆剛開始關注的是伊麗莎白,后來關注的是比較富有的金小姐,在躲避債務的時候,他卻拐跑了莉迪亞。莉迪亞是伊麗莎白的小妹妹,從小被母親寵溺,是個愛慕虛榮、頭腦簡單、貪圖享受、愛熱鬧的人。后來,在達西的幫助下,威科姆還了債,并且還有了一筆錢,這時威科姆同意跟莉迪亞結婚。他倆返回家里的時候,竟然都沒有絲毫羞愧之情,可以說,他倆的婚姻是情欲婚姻和金錢婚姻。作家運用反諷手法對這種婚姻給予了嚴厲的批判,同時也給現(xiàn)代人敲響了警鐘。
簡與賓利的婚姻,從表面上來看,是理想、幸福的組合,是貝內(nèi)特太太所說的最漂亮的姑娘與有產(chǎn)業(yè)人士的組合。他們之間也有愛情,在很多人看來,他們是最幸福的一對。他們具有一定的魅力、判斷力及社會風度,但他們都缺乏自信和洞察力,常常會受到外界的影響或干擾。如果沒有伊麗莎白的幫助,他們是不可能走在一塊的。這對組合告訴我們,面對愛情,一定要勇于爭取,不能屈服于外部壓力。
伊麗莎白與達西是這部小說的主角,他們的婚姻是這部小說中最為成功的。盡管他們之間的感情發(fā)展并不是很順,充滿了誤會,可是最后這兩個人卻是真正幸福地結合了,這也正好符合這部小說的名稱。剛開始,達西傲慢,對伊麗莎白愛理不理;伊麗莎白覺得達西很自大,對其產(chǎn)生了偏見。并且,由于一些對達西不利的話語傳到了伊麗莎白的耳朵里,他們之間產(chǎn)生了更大的誤會,致使達西的第一次求婚并沒有成功。拒絕達西的求婚之后,伊麗莎白心煩意亂,對自己的偏見產(chǎn)生懷疑。由于傲慢,達西并沒有立即進行澄清,后來,達西通過一封信澄清了一切。伊麗莎白在收到信后,沒有任何懷疑地選擇了相信一切,并完全改變了對達西的偏見,重新認識了外部事物和自己。這封信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之前,伊麗莎白很容易產(chǎn)生偏見,可看完信后,她并沒有提出任何有價值的質疑,其判斷很容易被男性所牽引,這未免讓人覺得像伊麗莎白這樣有主張、能夠獨立思考的女性,最終也會受到男權社會的影響。[4]不過,他們最終還是摒除了傲慢與偏見,走到了一起。他們之間的傲慢與偏見,并不僅僅是因為其自身所造成的,還跟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有關。要想徹底消除傲慢與偏見,還需要社會變革。
《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不僅反映了英國當時的社會狀況,對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婚戀觀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通過這幾段婚姻來反觀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人應該如何對待愛情,如何選擇婚姻,或者說對待婚姻應該持有何種態(tài)度,凡此種種,值得思考。簡·奧斯汀為了追求愛情和理想婚姻,終生未嫁,她并沒有出于金錢和物質考慮,隨便找個人來湊合,而是選擇為愛情堅守一生,是一個令人敬佩的女性。
[1]厲彥花,王磊.《傲慢與偏見》的女性敘事視角解讀[J].今日科苑,2009(6).
[2]張靜.談《傲慢與偏見》中人物的對話所折射的愛情婚姻觀[J].語文學刊,2011(5).
[3]王丹.分析《傲慢與偏見》中的四種不同婚姻[J].青年文學家,2011(24).
[4]段麗麗.《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性格的重新解讀[J].青海師專學報,2009(1).
責任編輯 葉利榮 E-mail:yelirong@126.com
book=72,ebook=72
I 106.4
A
1673-1395(2012)09-0021-02
2012-05-30
胡卜雯(1980-),女,江蘇連云港人,講師,主要從事商務英語研究。